第145章 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字數:6978 加入書籤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
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
國號大明,
建元洪武,
冊立馬氏為皇後。”
"馬秀英當上皇後後,
她並沒有被突如其來的富貴迷失雙眼,
而是一直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她屢屢勸說朱元璋施行仁政,不要濫殺無辜。
在馬秀英的勸說下,不知有多少忠臣良將得以死裏逃生。”
“眾所周知,老朱殺性極重。
在他當上皇帝後,
對曾經並肩作戰、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們,施以了極其冷酷的清洗。
其中,駭人聽聞的三大案件,
莫過於胡惟庸案、李善長案和藍玉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學士宋濂因長孫涉嫌胡惟庸案而受到牽連,被判處腰斬極刑。
宋濂是一代學問大家,是太子朱標的老師,曾參與修訂《元史》,與劉基並譽為‘一代文宗’。
可悲的是,
這位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文學泰鬥,
在晚年竟遭遇如此飛來橫禍,不得善終,
實在是可憐至極。”
“為了了營救宋濂,太子朱標和馬秀英使盡渾身解數。
但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上的態度異常堅決,絲毫不講情麵。
馬秀英在萬般無奈之下,心生一計。
當晚用膳時分,朱元璋地發現桌上擺滿了素食,既無酒也無肉。
他疑惑地向馬秀英詢問原因。
馬秀英眼中噙著淚水說道:
‘尋常百姓家請個老師,尚且終身奉行尊師之道,何況我們帝王之家呢?
若宋濂因此被殺,我的良心再難安定,因此要吃素食為他祈福。’
朱元璋聽聞此言,內心深感觸動。
經過慎重考慮後,
他最終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將其流放到茂州安度晚年。"
朱元璋的世界裏。
看到曆史上自己的凶險處境後,宋濂滿臉蒼白。
努力平複心中的驚惶後,
宋濂朝著朱元璋、馬皇後和朱標,分別躬身行了一禮。
他在替曆史上那個自己,
向馬皇後和朱標的仁義道謝,向朱元璋的網開一麵道謝。
蘇治繼續解說,
"除了宋濂之外,
首富沈萬三也因馬秀英的出手相救,而得以逃過一劫。
明朝剛建都集慶時,
沈萬三為了向朱元璋示好,
於是主動組織浙江、江蘇的大戶人家納稅獻金,
以支持新王朝的日常運轉。
修築南京城的時候,沈萬三更是慷慨解,自己一人就承擔了三分之一的築城經費。”
“在這兩項舉措都得到朱元璋的嘉許後,
沈萬三又想出了第三招:給軍隊發餉。
這一舉動卻,卻觸犯了老朱的禁忌。
皇帝的軍隊,哪裏是平民百姓有資格發餉的?
‘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將沈萬三處死。
馬秀英再次勸說道:
‘一個普通百姓竟然富可敵國,這對他自己而言並非幸事。
天道有常,自然會對其進行平衡。
陛下何必親自下令處斬呢?’
在馬秀英的力勸下,沈萬三得以逃過死罪,被流放到了雲南,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除了和朱元璋有共患難的情分,
又有著良好的道德修養外,
馬秀英的清醒通透也是她能夠善始善終的原因所在。
馬秀英一生共育有五個子女,
她對待每一個孩子都一視同仁,
既嚴格要求又充滿慈愛。
在她的精心培養下,孩子們都成長得十分出色。”
“對朱元璋,馬秀英更是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她堅持親自為丈夫打理一日三餐,
不求奢華的山珍海味,
隻追求簡單質樸的家常便飯,
將帝王之家的生活,過得如同普通人家一般溫馨。”
“對待自己的族人,
盡管朱元璋多次提出要為她的族人分封官爵,
但她每次都堅決拒絕,
不願引發外戚幹政的風波,
體現了她的深明大義和顧全大局的智慧。”
“洪武十五年1382年),
年僅五十歲的馬皇後生了重病,但她卻拒絕讓醫生診治。
朱元璋痛苦不安,命令各地為皇後祈福。
馬秀英卻說:"人的生死,都是命運的安排,祈禱祭祀又有什麽用呢?
你讓太醫給我看病,但醫生能讓人長生不死嗎?
如果治不好,你是不是還要治他們的罪啊?
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彌留之際,馬秀英留下一句:
‘希望陛下求賢納諫,子孫皆賢能,讓百姓有所依靠。’
然後就合上了雙眼,
結束了她偉大而光輝的一生。”
看到馬皇後離去時的蒼白麵容,
雖然早就從盤點視頻裏知曉了這件事,
但老朱雙手,還是止不住的顫抖。
然而蘇治還在繼續講解,還在繼續給老朱傷口上遞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人說,朱元璋與馬皇後愛的深沉。
可在我看來,他們之間又豈止是愛,更可能是一種深深的依賴。
朱元璋,
一個幼年全家差不多死絕的窮鬼,
做過和尚,
要過飯,
所謂人情冷暖對他來說,大概早就已經沒感覺了。
年輕時加入義軍,
居然走了狗屎運,被一軍主帥看中,還下嫁義女。
他入獄了,
主帥女兒來看他,
帶給他的大餅藏在胸口,至胸口燙傷,隻為給他吃口熱的。”
“後來,
他成功了,
登九五至尊,建萬世之功。
他坐上了最高的位置,
擁有了無可匹敵的權力,
掌握著大明所有人的生死。
他完成了自唐亡以來,
華夏第一功業,
煌煌功業,彪炳史冊。”
“他擁有了一切,
但對他來講,
馬皇後才是他的家,是他人生的全部意義。
他不隻是愛馬皇後,他更依賴她。
當她死後,
朱元璋便再次變回了皇覺寺中的那個窮和尚,
無依無靠,
孤家寡人,
冰冷麻木。
所謂‘天下於我何加焉’,
這時候,恐怕已經不再是純粹的自謙詞了。”
“馬皇後,是朱元璋最後的天真無邪。
朱元璋,隻是她的朱重八。
她走了,他的心也冷了。
兒子朱標再一死,
他就真的瘋了……”
看到這兒,馬皇後和朱標的眼睛,已經紅了。
老朱更是已經鼻涕眼淚糊了一臉。
蘇治的話,是真的說到他心坎兒裏去了。
妹子走了,他活著的意義就去了大半。
傾注畢生心血的大兒子再一走,
他就隻是一個帶著傳承執念的軀殼罷了。
不過現在好了,
蘇治的獎勵,已經完全改變了朱元璋的曆史人生軌跡。
馬皇後的獎勵,自然也值得期待!
最後,蘇治總結道,
"她生於亂世,有膽有識。
她是朱元璋的忠實伴侶,
是他在政治鬥爭中的得力助手,
是母儀天下的尊貴皇後,
更是直言不諱的諫臣。
她在逆境時能夠不卑不亢,殺伐決斷,淡然看待厄運;
順境時能夠不驕不躁,自律自省,不因權勢和富貴而改變自己的平民本色。
這樣的品性,曆史上實屬罕見。
朱元璋評價她:‘家有賢妻,猶國之良相。’
馬秀英死後,
朱元璋失聲痛哭,從此沒有再立過皇後。
有馬秀英這樣一位皇後,
是朱元璋的幸運,也是明朝的幸運。"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