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足智多謀,計廢太子

字數:6090   加入書籤

A+A-


    “宋太祖趙匡胤收回了武將們的兵權,以文立國,以此來防止出現唐末的藩鎮割據。
    在這種社會風氣下,
    越來越多的人棄武從文,
    漢人身上的尚武精神也日漸衰弱,
    北宋的軍事實力也因此逐漸消退。
    然而就是這樣情況下,
    宋太宗卻還要一意孤行發動戰爭,結果導致宋軍接連慘敗。
    這一係列的失利讓官員、百姓,
    甚至是軍隊都開始懷疑自己的作戰能力,對與遼國的對抗失去了信心。
    這也標誌著‘大慫朝’時代,正式開始。”
    “大……大慫朝???”
    寇凖一臉愕然,
    宋仁宗臉色鐵青,
    劉娥則是一臉的嚴肅。
    往後一些的宋徽宗趙佶,臉上有些尷尬;
    而趙構,卻依舊是一臉的不屑,道:“慫能換來和平,何樂而不慫?”
    ……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中元節前一日,
    寇凖誕生於華州下邽的一個官宦之家。
    但寇凖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家境因此由盛轉衰,陷入貧寒。
    盡管家中日子過得艱難,
    但深受書香世家熏陶的寇母,對寇凖的教育極為重視,時常督促他勤勉向學。
    在五代後晉時中過進士,曾在一個貴族府第擔任秘書一類的小官。
    寇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家境中落,可是深受書香世家影響的寇母十分重視寇凖的學習。”
    “寇準年幼之時性格豁達不羈,
    熱愛武藝與狩獵,
    崇尚古時候那種豪縱的生活。
    但他的母親,卻對他很嚴厲,也對他寄予了厚望。
    一次,寇母在極度失望與憤怒之下,隨手抄起一個秤砣就向寇準擲去。
    秤砣重重地砸在寇準的腳上,頓時血流如注。
    經過此事後,寇凖竟然真的幡然醒悟。
    他一改過去的誌趣和行為,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書本中,發奮苦讀。”
    “日日夜夜,無論風雨雷電,寇準都堅守在書桌前。
    而寇母也時常陪伴在他身旁,
    一邊織布一邊關注著他的學習。
    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共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後來寇母為了激勵寇準更加努力地學習,畫了一幅畫,名為《寒窗課子圖》。
    畫麵上描繪的是母子二人相依相伴、共同學習的情景。
    而在畫作的上方,還題著一首詩:
    ‘孤燈課讀苦含辛,望爾修身為萬民;
    勤儉家風慈母訓,他年富貴莫忘貧。’”
    金光中,寇凖的靈魂跟著默念出了這首詩,眼中的淚水……哦,他已經死了,沒有眼淚了。
    回憶著年少時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
    寇凖心中既溫馨,又痛楚。
    “寇凖年少時便才智超群,
    年僅八歲,便作吟誦華山的詩:
    ‘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詩中可見其才氣和誌向。
    寇凖尤其喜愛《春秋》三傳,
    把它們讀得滾瓜爛熟,理解得極為透徹。
    這也為他以後入仕從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識基礎。”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十九歲的寇凖考中了進士。
    宋太宗對於進士的選拔極為重視,
    他常常會親自到殿前的平台看望並提問這些新晉的士子。
    由於年紀輕的人,
    往往因為經驗不足而難以得到錄用,
    因此便有人便勸說寇凖,讓他虛報年齡以增加被選中的機會。
    但寇凖卻拒絕了,並說自己剛剛準備要踏上仕途,又怎麽可以欺騙陛下呢?
    後來,寇凖憑借自己的真實才華和實力成功考取了進士,並被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
    他先是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任期屆滿後又改任成安知縣。”
    “寇準任成安縣令時,令衙役在衙前貼出告示:
    ‘本官初來乍到,暫停一切堂斷,訴訟一律造冊候處。’
    暗地裏,
    他卻化裝私訪,早出晚歸,
    調查、搜集黑紳惡霸罪證。
    那些嗅到危機的惡人,開始聯名上告大名府,
    參寇準終日遊逛,不務正業,當官不為。
    府尹聽聞後,派人前來調查。
    果見縣衙大門緊閉,案件堆積如山,
    不禁勃然大怒,
    決定親自前來督查。”
    “見大名府尹親臨,寇準當即在衙前貼出告示:
    ‘本官明日升堂,有冤訴冤,有仇訴仇,所有官司明過不候。’
    次日,縣衙內外原被告雲集,人聲鼎沸。
    寇準穩坐公堂之上,
    府尹則並坐於右,
    衙皂兩旁嚴陣以待。
    寇準一拍響木,大聲宣布:
    "本官審案不拘俗套,原告、被告一起陳述。"
    整個公堂之上頓時人聲鼎沸,震耳欲聾,府尹隻好掩耳呆坐。”
    “半個時辰狀詞方畢,寇準依次斷案。
    他法法度嚴謹,判罰到位,堂下眾人齊聲歡呼‘青天大老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府尹大人見狀轉怒為喜,對寇準連連讚許。
    接著,寇準又重拳出擊,
    懲辦了那些作惡多端的貪官汙吏、惡霸豪紳,大快了民心。”
    “在成安縣任上,
    寇凖恪守職責,嚴格按照朝廷議定的賦稅和徭役規章製度行事。
    他將應服役的百姓姓名、住址以及賦役數量,詳盡地張榜公布在縣衙門前,以供眾人查閱。
    百姓知曉後,
    紛紛主動前來繳稅或服役,
    使得縣內的賦稅徭役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
    除此之外,寇凖還積極推行獎勵耕織、鼓勵墾荒的政策。
    他深知農業是國家的根本,隻有農業發展起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因此,他不遺餘力地推動墾荒工作,
    使得昔日的荒野變成了沃野千裏的良田。
    在他的帶領下,成安縣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百姓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三年任滿之際,寇凖即將離任成安縣。
    消息傳出後,萬千民眾自發地組織起來,以傘為道具載歌載舞地為他送行。
    太宗皇帝終於知道,年少書生亦可辦大事。
    於是一紙調令下來,
    寇凖被升任為鹽鐵判官,
    從此踏上了新的仕途征程。”
    “寇凖為人足智多謀,他幫助太宗出謀劃策,成功廢除了太子。”
    “雍熙二年985年)重陽節時,
    太宗皇帝設宴款待諸王,
    然趙元佐因病初愈未能赴宴,
    他憤懣之下,竟然半夜把姬妾關在宮中,並縱火焚宮。
    太宗聞訊大怒,決心廢除其太子之位。
    當時,
    寇準正任鄆州通判,太宗特地召見他商議此事。
    太宗憂心忡忡道:"太子行為悖逆,日後恐成桀紂之禍。朕欲廢之,但東宮私兵眾多,恐生變故。"
    寇準沉思片刻,回道:‘陛下可命太子於某日代行祭祀,令其左右侍從相隨。
    屆時,陛下派人搜查東宮,若得不法之物,待太子歸來當麵出示,再派黃門侍郎宣旨廢之。’
    太宗采納了寇準的建議。
    待太子離宮後,
    果然在東宮搜出諸多殘酷刑具,
    諸如挖眼、挑筋、割舌等物。
    太子歸來,
    太宗當即將這些刑具展示給他看。
    太子無法辯駁,隻得認罪,於是成功被廢。”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