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成也蕭何敗蕭何

字數:5931   加入書籤

A+A-


    “說起蕭何,就不得不說一說他流傳於後世最經典的故事——蕭何月下追韓信。
    “劉邦被項羽‘發配’漢中的那段日子,當真是過的百般聊賴。
    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環境,也勾起了漢軍將士的思鄉之情。
    劉邦憂心忡忡地發現,
    越來越多的將士開始逃亡,且逃亡規模逐漸擴大。
    更讓他無奈的是,
    他似乎無力阻止阻止這一愈演愈烈的逃亡風潮。
    可如果任由這種繼續發展下去,他很快就會成為光杆司令,
    劉邦其實心裏也知道,
    唯一能阻止士兵逃亡的方法,
    就是順應軍心從漢中殺出去,
    帶領將士們重新在中原大地上縱橫捭闔,建功立業。”
    “這一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足的難啊!
    劉邦他難道不想殺出漢中嗎?
    他心裏比任何人都想!
    可項羽所封的三王,像三座大山一樣,橫亙在漢軍麵前,讓他難以逾越。
    特別是雍王章邯,
    他被譽為大秦最後的名將,是一位深得用兵之道的名將。
    他曾以臨時組織的驪山囚徒,
    擊敗陳勝麾下的名將周文及其數十萬大軍,
    其軍事才能不僅讓劉邦望塵莫及,
    更是讓整個漢軍都感到無法匹敵。”
    “劉邦急需一把鋒利的‘刀’,
    一把能夠助他衝破三王緊密包圍的利刃。
    若無此‘刀’,他恐將永困漢中。
    就在劉邦苦惱之時,蕭何帶著這把‘刀’出現了。
    但在得知這一好消息之前,
    劉邦卻先聽到了一個令他心如死灰的噩耗——‘丞相也逃了!’”
    “軍吏的報告讓劉邦憤怒不已,劉邦‘大怒,如失左右手’。
    一兩天後,蕭何又從天而降般的回到了他身邊。
    劉邦見到蕭何後,
    頓時就像個差點兒父母拋棄的孩子般,
    既怒又喜的質問道:‘你為何也要離我而去?’
    蕭何卻笑著回應道:‘我從未想離開,隻是要去追回那個想要離開的人。’
    而這個他想去追回的人,
    正是將來被譽為兵仙的——韓信!”
    “韓信本是項羽麾下的執戟郎中,
    因不被項羽重用,才轉而投奔劉邦。
    沒想到來到劉邦這裏後,
    立邦也輕視他,
    隻給了他一個治粟都尉的職務,
    讓他負責漢軍的糧草後勤。
    心高氣傲的韓信一怒之下,決定棄劉邦而去。
    所幸蕭何慧眼識英雄,
    當他得知韓信出走,
    唯恐劉邦失去這位不世出的軍事奇才,
    於是連匯報也顧不上了,
    自己直接就跨上駿馬,一路狂奔而去,將韓信追回。”
    “不過一開始,
    劉邦對蕭何的先見之明和良苦用心,卻不怎麽理解。
    他覺得,‘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意思是:蕭何放著那麽多逃亡的將領不追,卻偏偏追趕韓信一個管後勤的,恐怕是在欺騙自己。
    可在蕭何眼裏,
    一百個普通將領,也抵不上一個韓信啊!
    他對劉邦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可與計事者。’
    也就是說:你劉邦如果還有心殺出漢中、爭奪天下,那就非得重用韓信不可!
    劉邦心裏還是不太相信,
    韓信這小白臉,一沒經驗,二沒背景人脈,能有蕭何吹的那麽牛逼?”
    “劉邦經過一番思考後,
    打算先看在蕭何的情麵上,隨便給韓信一個將軍職位,照顧照顧他們的麵子。
    萬幸蕭何並未退讓,
    他堅決地表示道:"韓信的誌向遠不止於此,如果隻讓他做將軍,他最終還是會選擇離開。如果大王真心想要留住他,就應該讓他擔任統領諸將的大將。"
    在蕭何的再三堅持下,劉邦終於決定拜韓信為大將。
    蕭何相始終相信,韓信,便是劉邦突破三王包圍圈的利刃!
    而韓信,也確實沒有辜負蕭何的這份重望!”
    “漢元年八月,
    劉邦采納了韓信的計策,
    用暗度陳倉之計,
    一戰擊敗雍王章邯。
    此戰不僅迫使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投降,
    還一舉平定三秦地區,
    成功奪回了關中之地。”
    “但奪回關中,
    僅僅隻是劉邦東出爭奪天下的第一步。
    而且因項羽入關後,
    出於對秦朝的仇恨,
    各種放火燒宮,縱兵劫掠,加上平定三秦時的戰亂,
    關中的民生、經濟早已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對於誌在爭奪天下的劉邦而言,關中對他無比重要。
    因為戰爭需要人力、財力和各種資源,
    而這一切,劉邦隻能從關中獲取。”
    “可千瘡百孔的關中,
    現今如何負擔的起劉邦,那源源不斷,鯨吞般的汲取?
    所以恢複關中的社會秩序和經濟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這副千鈞重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被蕭何當仁不讓地扛下!
    論治國,
    蕭何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即便是李斯或者諸葛亮,
    最多也就在伯仲之間,或者還略遜一籌。”
    “蕭何不負眾望,
    他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無與倫比的政治才能!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
    他就成功讓滿目蕭瑟的關中地區,再現勃勃生機。
    無數的士兵、糧食和各種作戰資源,
    如連綿不絕的黃河之水般,
    源源不斷地湧向前線,為漢軍提供持續的補給和保障。
    劉邦幾次大敗,竟然還能卷土重來,
    靠的,
    就是關中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戰備基地。
    因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項羽不是被打死的,
    而是被生生‘耗死’的。
    而耗死項羽的首功之臣,自然非蕭何莫屬。”
    “蕭何,是持續不斷給項羽加碼的人。
    韓信,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不是蕭何慧眼識英雄,
    劉邦不僅會錯失一位傑出的統帥,
    甚至可能會因此增添一個強大的對手。
    然而,
    盡管蕭何曾力薦韓信,
    但最終他也參與了韓信的誅殺。
    留下了那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諺語,
    傳頌千年。”
    看到這兒,蕭何無奈的苦笑了起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確實對不起韓信啊!”
    劉邦的怒氣此刻已經消散了大半,
    但他仍然有些不滿的嘟囔著:“蕭何可是老子最尊敬的人,
    而且他又不是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王,
    老子為何要忌憚他?迫害他?”
    旁邊兒的呂雉聽完了劉邦的滿腹牢騷,
    最後忍不住懟了一句:“你連樊噲都能殺,還有人是不被你猜忌的嗎?”
    劉邦:“……”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