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想要證明自己的李積

字數:5735   加入書籤

A+A-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說,
    李積並非天才型選手,
    他這一路走來,其實也有頗多的坎坷,也打過一些敗仗。
    後世甚至有人因此說他是‘常敗將軍’。
    早年時,
    李密率領的瓦崗軍老是打敗仗,
    後來更是被王世充打得血崩不得不投降李唐,
    但將這些失敗全部歸咎於李積,顯然是有失公允的。
    那時的李積尚且年輕,遠未成長為後來那位橫掃天下的無敵統帥。
    敗給王世充、竇建德這樣的梟雄,對他而言並不丟人。
    這些挫折不僅未將他擊垮,反而成為他成長道路上的寶貴經驗。”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稱帝,即唐太宗。
    為避諱皇帝名,
    李世積更名為李積,
    並受封為並州都督,享有九百戶的封邑。
    而這也標誌著李積正式進入貞觀朝,並開啟了新的軍事生涯。
    貞觀三年,
    唐太宗決定攻打東突厥的頡利可汗,
    由兵部尚書李靖統領,
    李積擔任通漠道行軍大總管,共同出兵雲中。
    李靖突襲定襄,嚇得頡利可汗出逃。
    但途中恰好遭遇李積率領的大軍,
    雙方在白道進行了一場激戰,
    頡利戰敗,突厥兵士四散而逃。”
    “頡利逃走後在沙漠入口處安營,並派出使者求和。
    朝廷隨後下詔,派鴻臚卿唐儉去赦免突厥。
    當時,李積與李靖的軍隊會合,他向李靖建議道:‘頡利雖敗,其眾猶盛,若走度磧北,保依九姓,道阻且遠,追之難及。
    今詔使到彼,虜必自寬,可選精騎一萬,齎二十日糧,深入追之,可擒也。’
    李靖深知突厥這頭餓狼絕對不能就這麽輕易的放走,
    於是當即便同意了李積的計策,出兵偷襲!”
    “李靖率兵連夜追擊,李積緊隨其後。
    李靖的軍隊迅速抵達磧口,成功截住了突厥大軍。
    經過一場壓倒性的戰鬥後,
    突厥軍隊四散潰逃,
    頡利與萬餘人企圖穿越沙漠逃脫。
    然而,李積早已事先在沙漠的出口設下埋伏。
    頡利眼見突圍無望,隻得率領其部落向李積投降。
    這一戰,
    李靖和李積聯手一舉覆滅了強大的東突厥,俘虜五萬餘人,一雪李淵稱臣及李世民渭水之戰的恥辱。
    大唐的威名因此遠播草原與西域,
    吸引了眾多國家前來朝拜,一致推舉李世民為‘天可汗’。”
    “要知道,
    玄武門之變那年,
    頡利曾率領十幾萬大軍大軍一路南下,
    如入無人之境一般,
    直逼距離長安僅四十裏遠的涇陽,
    讓李世民顏麵盡失。
    然而,僅僅兩三年後,
    李世民便派出大軍,一舉覆滅了強大的東突厥,洗刷了當年的恥辱。
    在滅亡東突厥的戰役後,李積在軍中聲名鵲起。
    李世民授李積為金紫光祿大夫,代理並州大都督府長史,並大讚道:
    ‘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其情頓拙,朕今委任李積於並州,遂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耶?’
    意思是diss隋煬帝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
    隻知道修築長城來防備突厥,對世事的洞察竟如此昏庸。
    如今我隻需委派李積鎮守並州,
    便能讓突厥因畏懼他的威名而退卻,
    邊疆因此得以安寧,這難道不是遠勝於修築長城嗎?”
    李二這番讚揚,既吹捧了李積,又踩了楊廣一腳,一石二鳥,酣暢淋漓!
    但楊廣看到這一幕,卻氣的嘴角的小胡子都在顫抖。
    他憤怒地指著光幕嚷嚷道:“好你個李二!曆代皇帝都有修長城的,你為何單單挑朕的不是?”
    確實,曆史上不僅是楊廣,
    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明太祖朱元璋等曾經也修過長城的皇帝們。
    他們看到李世民拿長城說事,此刻的臉色也都不太好看。
    嬴政眉頭緊鎖,說道:“朕修築長城,乃是為了保衛邊疆,確保國土安全。你李世民豈能因一人之舉,就全盤否定長城的作用?”
    ……
    “李積被李世民安排在邊關並州拱衛京師,
    而這一守,
    足足就是十六年!
    一直到貞觀十五年,
    在唐太宗李世民打算調李積入朝,接替李靖任職兵部尚書時,
    漠北的薛延陀部落突然發動二十萬大軍,南下進犯突厥!
    突厥首領俟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不敵,
    被迫退至朔方,
    無奈之下隻能向大唐告急,請求支援。”
    “當年,李世民派李靖領兵征討突厥時,
    薛延陀的首領夷男,便帶領其部落與大唐結盟,並肩作戰。
    為了表彰其忠誠與貢獻,
    李世民特封夷男為‘珍珠毗伽可汗’,並賜予他一把象征榮耀的佩刀。
    沒想到當突厥被滅後,夷男卻趁機擴張領土,四處征戰,逐漸崛起為一方霸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遏製薛延陀的野蠻崛起,並維護大唐邊疆的穩定,
    李世民這才選中突厥貴族李思摩,
    命其重返故地,重建東突厥,
    意在兩國之間構建一個緩衝地帶。
    但出乎意料的是,野心勃勃的夷男,竟然想滅掉‘奉旨重建’的東突厥。
    這其實已經不是滅不滅突厥國的問題了,而是在直接挑釁大唐的權威!
    李世民作為天下公認的‘天可汗’,自然不能容忍此類行徑。
    因此,大唐必須出麵幹涉,以扞衛其尊嚴與邊疆安全。”
    “大唐皇帝李世民親自布置,大唐將士兵分五路迎擊薛延陀。
    第一路大軍也即是主力,
    由李積統帥,兵力達到六萬之眾。
    其餘四路則作為輔助攻擊力量,
    分別由張儉、李大亮、張士貴、李襲譽等將領率領。
    五路大軍齊心協力,
    總計二十萬,奔赴薛延陀大軍所在!
    李積雖然被委以重任,
    但李世民內心深處,對他能否勝任大軍統帥還是有些擔心的。
    畢竟,畢竟李積不是李靖,他曾經留下過令人深刻的敗仗……
    故而李世民特意見了見李積,
    再三叮囑他定下的戰略:‘薛延陀自負強盛,逾漠而南,行數千裏,馬已疲瘦。
    用兵之道,見利則前,無利則止。
    薛延陀不能乘李思摩無備,急擊之,思摩入長城,又不即返,吾已敕思摩燒剃秋草,彼糧盡,自當引去。
    卿等當與思摩共為犄角,不須速戰,俟其將退,擊之必破。’
    李積在李世民麵前表現得十分恭敬,
    對李世民的囑托一一應允。
    然而,他內心深處卻憋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因為他看得出來,李世民明顯是在擔憂他挑不起大梁。
    但與戰功卓著的李靖相比,他自己的成就確實相形見絀。
    然而,他並不甘心永遠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現在,機會終於來臨。
    這是屬於他李積的時代,他將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一切。
    大幕即將拉開,他準備迎接挑戰!”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