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嫌隙漸生,韓信的悲劇或許早有預兆

字數:5740   加入書籤

A+A-


    看到韓信“背水一戰”大破趙軍,覆滅趙國後,
    觀眾們忍不住紛紛讚歎起來,
    “背水一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韓信當真是世之奇才!”
    “韓信的布局大膽又精妙,確實高人一等。”
    “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兵仙韓信名不虛傳!”
    “不過這種戰術風險也太高了,萬一失敗了那可就是全軍覆沒啊,韓信是不是也太冒險了些?”
    “確實有些危險,我覺得韓信也有賭的成分在裏麵……”
    “不管怎樣,韓信都憑借此戰名揚天下,甚至名垂青史了。”
    ……
    “攻下趙國後,
    韓信的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緊鄰趙國的燕國。
    原本,他打算以雷霆萬鈞之勢,如同覆滅趙國那般一舉拿下燕國。
    不過趙將廣武君李左車在趙國滅亡後投降了韓信,讓韓信改變了策略。
    韓信知道李左車智計非凡,
    於是便在下一步行動前,首先征求了李左車的意見。
    或許有人會疑惑,
    李左車不是陳餘的部下嗎?
    為何會出現在韓信的營帳之中?
    這是因為在攻破趙國後,
    韓信曾懸賞千金,隻為活捉李左車。”
    “不過在李左車被俘後,
    韓信卻以禮相待,
    不僅親自為他鬆綁,
    更以尊師之禮來款待他。
    韓信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物?
    他驕傲,他眼光極高,甚至可以說他恃才傲物。
    但他卻對一個‘俘虜’表現的如此客氣和尊敬,
    隻能說明他對李左車的才華和智慧,給予了極高的認可。
    而李左車也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凡的人物!”
    這時候,有觀眾說道,
    “能被高祖用來牽製韓信的人物,自然非等閑之輩!”
    “以前從未耳聞過李左車的名字,沒想到他竟有如此深厚的背景和卓越的才能.”
    “曆史長河中,英雄豪傑如繁星點點,可惜時光荏苒,許多傑出的人物和他們的故事都被歲月的塵埃掩埋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隻待時機成熟,便能一展宏圖。”
    “可惜,曆史上被埋沒的英才何止萬計啊……”
    視頻繼續播放,
    “麵對韓信的詢問,李左車回答道:‘當今之計,不如按甲休兵,百裏之內,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北首燕路,然後發一乘之使,奉咫尺之書,以使燕,燕必不敢不聽。’
    若沒有李左車的解答,
    韓信或許真的會選擇直接強攻燕國。
    但在李左車的建議下,
    韓信最終采取了另一種更為高明的策略——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左車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基於韓信之前所取得的輝煌戰績。
    他進一步解釋說:‘今足下虜魏王,禽夏說,不旬朝破趙二十萬眾,誅成安君。名聞海內,威震諸侯,眾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偷食,傾耳以待命者。’
    正是由於韓信‘名聞海內,威震諸侯’,
    所以他即使按兵不動,也能對諸侯國產生巨大的威懾力。
    因此,在韓信的威逼和利誘下,燕國最終選擇了不戰而降。
    不得不說,
    李左車智謀過人,眼界毒辣,
    不愧是名將李牧之後。”
    “自漢王二年九月起,
    韓信獨領數萬精兵,
    曆經數月,便接連征服了魏、代、趙、燕四國,
    幾乎以一己之力穩定了整個黃河以北的局勢。
    但即便戰功赫赫,
    在麵對最後的東方大國齊國的時候,韓信仍然還是心存忌憚之心的。
    與此同時,
    西楚的威脅始終如影隨形,
    這使得即將到來的齊國之戰,注定將會是一場極其艱難的戰役。
    實際上,
    齊國之戰是韓信東征五國戰役的最後一戰,
    也是他軍事生涯中最為艱難的一戰。”
    “在發起對齊國的征伐之前,
    韓信與劉邦之間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段插曲,給劉邦心裏紮下了一根刺。”
    “漢王三年冬十月,
    韓信和張耳率軍攻滅趙國後,
    隨即在趙國境內設立了常山郡與代郡。
    依照常理,
    作為漢國的大將軍,
    韓信在全麵掌控趙國之後,
    應將趙國的行政權交還漢國中央政權,
    由漢王劉邦來進行人事任命。
    在韓信尚未攻陷趙國之前,漢政權其實就已經預先任命了張蒼,為常山郡的郡守。
    而後當張蒼協助韓信攻滅趙國後,
    漢政權便進一步任命張蒼為“代相”,
    以期全麵接管代地。
    所以,按照之前攻取代地的先例,
    新占領的趙國應由漢政權指定的“趙相”來管理。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
    在漢政權還沒有發話之前,
    作為趙國實際掌控者的大將軍韓信,
    卻主動向漢政權中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韓信的建議也是直截了當:
    那就是,他希望劉邦能夠恢複趙國的諸侯國地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並推舉原常山王張耳出任新的趙王。
    眾所周知,
    張耳乃是韓信的得力助手、心腹大將。
    這一建議,
    無疑暴露了韓信,並不願將趙地完全交予劉邦控製的內心真實想法。”
    “嗬嗬……韓信就是軍事滿級,政治白癡。”
    “功高震主了啊大哥!你這麽搞,不是把自己往死裏逼嗎。”
    “所以比起韓信,我還是覺得李靖應該排第一的。”
    “確實,李靖在政治和治理地方方麵,比韓信強了不知多少倍。可惜這個榜單是‘曆史軍神’榜啊!”
    “唉……好像看看那些被曆史埋沒的人才啊!”
    “……”
    視頻繼續直播,
    “劉邦在韓信提出封張耳為王的建議後,
    並未立即作出回應,
    這其實也能看出劉邦的猶豫不決,以及心中對韓信的不滿。
    然而,由於當時項羽正率領西楚軍隊猛攻滎陽,
    劉邦無暇顧及趙國的事務,
    隻得默許韓信進一步鞏固對趙國的控製。
    可這種情況實為大忌!
    不知韓信是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還是他已經洞悉了其中利害,卻並未放在心上。
    韓信的驕傲與自信也可能是真的政治白癡),由此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
    西楚軍隊一直在滎陽一線,對劉邦軍展開持續且猛烈的輸出,
    甚至一度將劉邦軍隊打回了關中。
    劉邦回到關中後,隨後繞道武關,轉至南陽郡,
    但很快就又被打回到了成皋一線。
    在劉邦灰頭土臉的的關頭,
    身處趙國的韓信和張耳,本應率軍前來增援的。
    但不知為何,
    他們的援軍卻遲遲未至,
    這無疑加劇了劉邦的困境,也加重了劉邦心中的疑慮。”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