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賈詡一言,李傕郭汜亂長安

字數:6045   加入書籤

A+A-


    “董卓高升之後,
    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老鄉賈詡,
    還提拔賈詡做了平津都尉,鎮守平津關,
    不久後又升為討虜校尉。
    此後,賈詡便在董卓的女婿、中郎將牛輔的軍中任職,
    因其精通兵法,深受牛輔器重,
    又被譽為牛輔麾下的四校尉之一,
    與李傕、郭汜和張濟齊名。”
    “初平二年191年),
    牛輔手下四校尉,曾聯手擊退了大漢名將朱儁。
    二月,牛輔派遣李傕、郭汜、賈詡等人攻打關東聯軍,
    他們在梁東大敗關東先鋒孫堅,孫堅最終隻率少數騎兵逃離。
    初平三年192年),
    王允巧施連環計,借呂布之手除掉了董卓。
    此後,王允開始清算董卓的殘餘勢力。
    有大臣勸諫王允不要過度牽連,
    但王允在一開始同意過後,卻又反悔。
    對於大臣們的困惑,王允卻說,
    ‘彼本無邪,脅從篡逆,情可憫也。
    今若因其惡逆而特赦之,適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猶乞與戮之。’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他們本來確實沒有重罪,隻是身不由己跟隨董卓。
    如果給他們加上了惡逆的罪名,再特意去赦免他們,反而會使他們猜疑恐懼,心理承受不了。
    所以,赦免他們無罪,不是使他們安心的上上之策,還不如讓他們承受懲罰來的更好。’
    不得不說,
    這腦回路頗為清奇。
    但也可能是王允為人太過正直,
    以己度人,把別人都想的跟自已一樣高尚了……”
    “王允這一番話,讓群臣們瞬間懵逼了。
    不大赦天下都算了,
    哪還有明知別人無辜,還要給別人強加罪責的道理?
    作為王允盟友的呂布都來勸王允,要妥善處理涼州舊部問題。
    可王允表麵答應會慎重的,
    心裏卻想著呂布一介武夫,如何敢對老夫指手畫腳?
    再次不得不說一句,
    王允確實立下了潑天大功,
    可也因此飄太高了,
    聽不進任何人的勸了。
    結果,正是因為王允對涼州問題的不夠重視,
    以及模棱兩可的態度,
    最終逼得賈詡等人不得不鋌而走險!
    也讓大漢最後的根基,被徹底破壞了。”
    “王允以一年不能兩次大赦為理由,
    拒絕赦免李傕、郭汜等人。
    作為董卓舊部的賈詡,
    對於王允的獨斷專行和剛愎自用,頓時感到危險將近。
    他覺得自己如果再不做點什麽的話,
    那自己恐怕將會步那些被處死的董卓餘黨的下場。
    因此賈詡下定了決心: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力一搏,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與此同時,
    李傕、郭汜等人也都是惴惴不安的度日。
    他們甚至都準備在王允清算之前,
    各自遣散部曲,逃命算了。
    也就是在這個人心惶惶的時候,賈詡說了一句話!
    賈詡對他們說,
    ‘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
    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
    賈某聽聞長安城裏正在商議如何殺盡涼州人,而諸位將軍卻要拋棄屬下獨自逃走。
    如果你們真的這樣做了,到時候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回來問斬。
    為今之計,你們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涼州餘部,一起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
    如果能夠僥幸成功,那麽你們也奉國家以征天下,完成董公遺願;
    如果不能成功,到時候再逃走也不遲。
    這便是賈詡‘一語亂天下’的由來!”
    有些觀眾們看到這兒,忍不住開始怒罵起來,
    “自私小人!”
    “無恥毛賊!”
    “為了保命,棄國家大義於不顧!!這就是賈詡被人唾罵的原因!!”
    “他隻是想活命,他有錯嗎?”
    “想活命,就能犧牲更多人的生命???”
    “我命都要沒了,哪裏還能管它洪水滔天?!”
    “……”
    視頻繼續直播,
    "李傕、郭汜等人一聽,
    覺得賈校尉說得非常有道理,
    於是便依照賈詡的計策展開行動。
    後人評述此事件,
    常言賈詡‘一語而亂天下’,
    其計策之毒辣,可見一斑。
    不過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後便能知道,
    當時賈詡若不采取反擊,恐怕自身難保。
    而且賈詡策動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
    初衷是希望他們能遵奉國家之命,平定內亂。
    然而,他沒預料到的是,
    自己為了求生之舉,
    竟會給長安和天下百姓帶來無比慘重的影響。”
    “根據賈詡的謀劃,
    李傕等人開始四處散播‘王允欲殺盡涼州人’的謠言,
    並積極聯絡長安周邊的涼州將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後他們日夜兼程,向長安進發。
    當李傕的大軍兵臨長安城下時,竟然已集結了十餘萬眾。
    李傕、樊稠、李蒙等人二話不說,對長安城發起了圍攻。
    但長安城防堅固,久攻不下。
    就在李傕等人想要撤兵之際,
    賈詡再次獻策,
    讓他們收買城中的士兵,以為內應。
    在長時間的圍困下,長安城內早已糧草枯竭。
    當李傕等人答應為城內士兵提供糧食後,
    城中守軍便立刻叛變了。
    他們打開城門迎接涼州軍入城,
    李傕率領的涼州軍衝入城中,並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
    呂布雖勇,但麵對涼州軍強大的兵力和戰力,
    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僅率領百餘名騎兵逃離了長安城。
    賈詡沒想到到,
    李傕、郭汜等人占領長安後,
    第一件事做的竟然是燒殺搶掠,
    完全忘記了之前對賈詡的承諾。
    長安城內吏民死傷慘重,屍體堆積如山,沿途道路被填滿。
    對於那些拒絕合作的大臣,李傕等人更是毫不留情地全部殺害。
    當他們率軍抵達南宮掖門後,也不是參拜天子,而是威逼獻帝和司徒王允為他們加官封爵。
    主謀李傕被封為揚武將軍,
    郭汜成為揚烈將軍,
    連協助他們的樊稠也晉升為中郎將。
    對於想要除掉涼州舊部的王允,李傕自然是滅了王允全族。
    一時間,京城陷入腥風血雨之中,朝野大亂。
    賈詡知道,
    自己闖禍了,
    闖大禍了!”
    “瘋狂過後,李傕等人終於想起了他們的大功臣賈詡。
    他們知道要是沒有賈詡的計謀,他們現在可能還在外漂泊著,惶惶不可終日。
    於是,他們打算封賈詡為侯爵,以表謝意。
    然而賈詡卻推辭道說:‘攻占長安都是將軍們的功勞,賈某隻是為了自保而出了個計謀,哪有什麽功勞可言?’堅決不受封賞。
    見賈詡不願封侯,
    李傕等人便隻好任命他當了個尚書仆射。"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