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三百對十萬!

字數:6168   加入書籤

A+A-


    “韓世忠、吳璘的軍隊與金軍陷入了僵持狀態。
    張俊則遵照趙構的聖旨,選擇班師回朝。
    嶽飛這一路,頓時便成為了孤軍。
    金兀術察覺到了這一戰機。
    他在發現張俊撤軍,嶽家軍孤立無援後,便立馬親率一萬五千精兵,直撲郾城。
    意圖給嶽飛來個斬首行動,以徹底消除這個心腹大患。
    然而,金兀術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
    因為他麵對的不是普通的宋軍,而是嶽飛和他的嶽家軍。
    雙方的軍隊在郾城北嚴陣以待。
    偃城大戰,一觸即發!”
    “金兀術中軍以‘鐵浮屠’為主力,左右兩翼輔以靈活的‘拐子馬’,擺出了一副要與嶽家軍正麵決戰的架勢。”
    蘇治解說到這兒的時候,
    視頻畫麵突然變換。
    原本的靜態背景圖被替換,映入大家視野的,是一隊正在緩緩前行的重騎兵——鐵浮屠。
    這些重甲騎兵,全身都被厚重的鐵甲包裹。
    每走一步,都伴隨著沉悶的金屬撞擊聲,仿佛是一群從鋼鐵熔爐中走出的怪獸。
    那些從未見過“鐵浮屠”的皇帝們,頓時被深深震撼住了。
    漢武帝劉徹更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喃喃自語道:“這得需要多大的人力馬力,才能馱著這數百斤的鐵甲作戰啊?!”
    衛青卻皺著眉頭,心道:“以速度換取衝擊力嗎?優點很明顯,缺點卻也同樣明顯。”
    乾隆帝不屑地冷笑了一聲。
    他瞥了一眼屏幕上的鐵浮屠,嘲諷道:“華而不實的東西,失去了速度和靈活性的鐵浮屠,不過就是一群移動的靶子罷了。”
    “金軍尋求正麵決戰,嶽家軍亦絲毫不懼。
    嶽飛派出自己的愛子嶽雲,
    統領八千背嵬軍與遊奕軍騎兵,直麵迎戰。
    《宋史》有載,嶽飛對嶽雲嚴令:
    ‘飛遣子雲領騎兵直貫其陣,戒之曰:不勝,先斬汝!’
    背嵬軍作為曆史上首屈一指的精銳兵種,人人勇猛無比,悍不畏死。
    他們手執提刀與大斧,上劈金兵,下斬馬足,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
    雙方鏖戰之中,數十回合下來,戰場上屍體遍布,戰況異常慘烈。”
    “就在此時,楊再興見戰局陷入僵持,
    於是孤身挺槍躍馬,直闖金軍核心,
    意圖生擒金兀術,以一己之力扭轉戰局。
    可惜金兵人數還是太多,楊再興雖勇猛,最終還是未能如願。
    麵對重重包圍,
    楊再興非但未退,反而在敵陣中左衝右突,連斬金軍數名大將,刺斃敵軍上百人。
    他最終負傷數十處,於血戰中奪路而出。
    由於被楊再興攪亂了陣型,
    嶽雲趁機大破金軍,
    金軍因此大敗潰逃。”
    旁觀這一幕的觀眾們頓時紛紛叫起了好,
    “楊再興,真英雄也!”
    “單騎闖陣,雖未斬將,其勇可嘉,實屬難得!”
    “原來宋朝也有如此多的豪傑啊!”
    “可惜趙構卻不懂善用,活該被罵成完顏狗!”
    “……”
    畫麵繼續變換,蘇治緊接著講解道,
    “金兀術在逃脫之後並未就此放棄。
    他很快又重整旗鼓,重新集結了十餘萬大軍,準備再跟嶽家軍來一場生死決戰。
    楊再興覺得金軍雖然表麵聲勢浩蕩,
    但實際上剛剛經曆大敗,軍心並不穩固,存在可乘之機。
    於是,他帶著三百騎兵,輕裝簡行,試圖在金兵立足未穩之際發動突襲,一舉生擒金軍統帥金兀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這次竟然站在了金兀術這一邊。
    當楊再興帶領著三百勇士來到小商河附近時,
    竟然意外地遭遇了金軍的主力部隊,他們瞬間就被金軍給包圍了。”
    “實際上,這支十萬人的金人大軍,是想悄悄繞過駐紮在潁昌北麵的嶽家軍主力,
    企圖從後方神不知鬼不覺地逼近郾城,給予嶽飛致命的一擊!
    然而,這支金人大軍在行至臨潁縣境內的小商橋附近時,
    卻意外遭遇了楊再興率領的這支三百人的小分隊。”
    “當天下午,天氣格外的陰霾。
    望著前往一望無際的金軍鐵騎,
    即便是勇猛如楊再興,
    也難免出現了短暫的失神。
    他心裏其實很清楚,
    之前單騎闖萬軍的壯舉一是因為嶽家軍的牽製,二是因為金軍久戰疲憊、疏於防備,這才讓他有了可乘之機。
    然而此刻,
    對麵不僅是人數遠超以往的敵軍,
    更是士氣高昂、蓄勢待發的精銳之師。
    無論個人武力如何絕世,也難以無視這十萬金軍的存在啊!
    寡眾懸殊!
    到底是戰是退,
    楊再興實在難以抉擇。
    雖然轉身退走可以暫時避開金軍的鋒芒,
    可一旦他選擇避戰,
    那南邊郾城和城中的主帥嶽飛,恐怕就將難逃一劫了!
    因此,明知此戰必死,
    但楊再興還是選擇與金軍死戰到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候,
    視頻畫麵裏,楊再興隨手一指,對一名士卒命令道:“你立刻回去向嶽帥報信!要他做好迎敵的準備!”
    隨後他掃視了一眼其餘眾人,說道:“諸位,隨我一起迎戰金賊,為嶽帥爭取時間!”
    那名被選中的士卒,眼中淚水滾滾而下。
    他知道,
    這一別,
    或許便是與楊再興和其他兄弟們永別,陰陽相隔。
    “楊再興此刻無疑已經下定決心,
    哪怕是粉身碎骨,
    他也要盡量拖住敵人,
    為身後的嶽飛爭取一線生機。
    為了北伐大業,楊再興可以化身為無堅不摧的長槍,勇往直前。
    而為了保護他最尊重的主帥嶽飛,他同樣可以變成渾身是刺、堅如磐石的盾牌!
    報信的兄弟走了,剩下的299名勇士,
    與他們的主將楊再興一起,
    毫無畏懼地衝向了數百倍於己的敵軍!”
    視頻裏的這一幕,
    讓無數平行空間裏的百姓、士兵們為之動容,紛紛痛哭流涕。
    這些勇士們明知必死,卻依然用生命去為主帥、為大軍爭取時間。
    這種慷慨悲歌的精神,
    不正是華夏民族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象征嗎?
    “別去啊!你會死的!”有人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卻無法改變視頻裏的進程。
    “嗚嗚嗚嗚~~~太悲壯了,真的看不下去了!”悲傷的情緒開始在觀眾中蔓延。
    “楊再興!一路走好!你的犧牲,我們永遠銘記在心!”大宋百姓,朝著光幕捶足頓胸。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這是大漢百姓,為楊再興唱起的送別歌。
    血染小商河!
    這注定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
    雙方兵力雖然懸殊巨大,但大戰卻由弱勢一方主動發起!
    倘若此刻從高空俯瞰下去,
    那三百名宋軍士卒,在那浩渺如海的十萬金軍麵前,就如同狂風巨浪中掙紮的一葉孤舟,隨時都可被吞沒的危險。
    楊再興挺槍在前,身後的士卒們沉默相隨。
    他們明知此戰必死,卻始終無一人退縮!
    在楊再興的率領下,
    這支宋軍猶如一柄出鞘的利劍,
    以無可匹敵的氣勢,狠狠刺向了金軍的前陣!
    金軍將士望著前方那如飛蛾撲火般衝過來的宋朝軍隊,
    臉上不禁流露出嘲諷與不解的笑容。
    這群宋軍竟以區區數百人,來衝擊他們十萬大軍?
    是他們瘋了,還是我們看起來軟弱可欺?
    然而,楊再興和他的勇士們用行動回答了金軍的疑問。
    他們以生命為賭注,
    用熱血和勇氣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戰歌,
    向世人展示了華夏兒女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