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一年,收複失去200多年的疆土!

字數:5795   加入書籤

A+A-


    “鄱陽湖之戰前後共持續了三十六天,
    朱元璋與陳友諒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
    雙方鬥智鬥勇,
    在潘陽湖上上演了一出震驚曆史的水上大戰。
    雙方戰鬥進入白熱化時,
    朱元璋還曾一度陷入危機,差點兒就被陳友諒給一口氣吃掉了。
    那時,朱元璋的戰船尺寸較小,
    他利用這一點,
    派遣徐達和常遇春等猛將,迅速且靈活的突襲了陳友諒的船陣。
    但在激戰中,
    陳友諒麾下的第一猛將張定邊,發現了朱元璋的戰船。
    他果斷下令,讓自己的大船開足馬力衝向朱元璋。
    朱元璋大驚,試圖向淺灘撤退,但沒想到,小船竟然擱淺了。
    一時間,朱元璋陷入了絕境。
    就在張定邊即將擒獲朱元璋之際,常遇春突然殺了回來!
    他在遠處張弓搭箭,一箭射中張定邊!
    張定邊應聲倒下,敵軍頓時陷入混亂。
    常遇春趁機指揮水軍將領俞通海去營救朱元璋,朱元璋這才成功脫險。”
    “後來,陳友諒大軍在火攻中徹底潰敗,他隻得率領殘軍慌忙撤向湖口。
    但常遇春等將領緊追不舍,最終陳友諒被亂箭射死。
    此戰過後,
    朱元璋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強者,
    而常遇春也因功升為平章政事。
    武昌之戰中,
    陳友諒的丞相張必先率湖南軍來援,
    但常遇春抓住其立足未穩的機會,率軍突襲並成功擒獲。
    張必先的被擒使得武昌士氣大跌,
    陳友諒之子陳理在絕望中選擇開城投降。
    陳友諒覆滅後,
    常遇春又率軍連續攻占吉安、贛州、南雄、韶州、安陸、襄陽等地,
    為朱元璋攻取了荊襄、湖廣等大片土地。”
    “好一員虎將!”唐太宗李世民忍不住讚歎道,“從這些事跡來看,常遇春的能力遠比楊再興全麵。
    他不隻是一員衝鋒陷陣的猛將,更是能夠力挽狂瀾的大將!”
    “確實非凡……但我麾下如此將才,也不在少數。隻是不知能否上榜?”隋文帝楊堅喃喃自語道。
    漢武帝劉徹凝視著光幕,輕聲自語道:“不錯,堪稱人傑!”
    視頻繼續直播,
    “在擊敗陳友諒後,
    朱元璋終於可以掉頭向東,沿長江而下,攻打張士誠了。
    他派遣李文忠、朱亮祖、胡大海等人清除張士誠的外圍勢力,
    同時命令徐達與常遇春聯手攻打平江。
    張士誠在平江經營多,根基深厚。
    平江城牆堅固,
    徐達、常遇春二人圍攻了一年多時間,
    卻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一直來到七月,張士誠被困得幾乎糧絕。
    意識到再這麽下去隻有死路一條的張士誠,最終決定親自率兵突圍,目標則選定在了舟門。
    但命運似乎並不眷顧他,
    因為守在舟門外的,
    正是常遇春和他的副將王弼二人。”
    “常遇春和王弼在城外圍的都快長蘑菇了。
    他們正愁找不到突破口,卻沒想到張士誠竟然自投羅網了。
    於是,常遇春果斷出擊,
    將張士誠的大軍打得七零八落,
    其中‘三分被殺,七分溺亡’,甚是淒慘。
    張士誠本人也落入水中,險些喪命,
    他拚盡全力才逃回城內,
    之後再也不敢進行突圍了。
    兩個月後,平江城終於被攻破,張士誠被俘後選擇自殺而亡。”
    “隨著江南的平定,朱元璋的計劃得以進行下一步的實施。
    他派遣徐達與常遇春北上征伐,誓要收複華夏大好江山!
    在誓師大會上,
    朱元璋高舉‘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大旗,
    出師二十五萬大軍,北伐蒙元!
    而此次北伐的重任,
    自然就落在了他最倚重的兩位將領——徐達與常遇春肩上。
    麵對眾多將領,
    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並且說道:
    ‘今諸將非不健鬥,然能持重有紀律,戰勝攻取,得為將之體者,無如大將軍達。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無如副將軍遇春。’
    意思是:‘你們之中,雖然不乏勇猛善戰之士,但能沉穩持重、嚴守軍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真正具備大將風範者,非大將軍徐達莫屬。
    而在千軍萬馬之中,能一馬當先,衝鋒陷陣,所向無敵者,則非副將軍常遇春莫屬。’”
    “此時的元朝,其實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明軍與元軍在洛陽塔兒灣展開激戰,
    常遇春與徐達聯手,
    以雷霆萬鈞之勢,
    成功奪取了河南與潼關,
    為北伐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北伐軍的副元帥,常遇春與徐達並肩作戰,勢如破竹。
    洛水之戰中,
    麵對沿河的陣勢,意圖半渡而擊的蒙古軍,
    常遇春毫不畏懼,單騎突入五萬蒙古大軍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一己之力突破敵人二十多騎包圍,直衝敵陣核心。
    其麾下壯士緊隨其後,
    一舉擊潰敵軍,
    展現了其超凡的勇武與卓越的指揮才能。”
    “太原之戰中,常遇春遇到了一個麻煩。
    己方的騎兵已至,步兵卻遲遲未到。
    而敵方名將王保保率領的十萬大軍,卻已前來增援。
    但常遇春憑借敏銳的軍事直覺,捕捉到了稍縱即逝的戰機。
    在太原守軍鬥誌喪失、內部有應援的有利局勢下,
    他果斷親率精銳騎兵發動夜襲,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王保保的軍隊!
    此役,明軍收獲頗豐,俘獲甲士四萬餘人,可謂大獲全勝!
    隨後,常遇春統領九萬步騎,一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短短一個月內,
    他便摧毀了蒙元在北方的防線,
    攻破了其都開平府,
    並追擊蒙元皇帝數百裏之遙。
    開平之戰中,
    常遇春大軍俘獲了元朝宗室親王、平章大臣及官兵萬餘人,
    繳獲車輛萬輛、戰馬三千匹、牛五萬頭以及無數珍品!”
    “就這樣,
    常遇春和徐達一起統率的大軍,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便成功奪回了自靖康南渡以來華夏民族失去長達200多年的北部各省。
    他們二人更是400多年來,首次以勝利者的身份踏上大都的漢族將軍。
    如此功績,注定名垂青史,
    成為華夏民族自安史之亂以來,最為輝煌的時刻!”
    趙匡胤眼角微微跳動,咬牙切齒的說道:“靖康之恥,趙佶、趙狗!”
    “安史之亂!”
    李世民麵無表情,武則天幸災樂禍,李隆基則臉色陰沉。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盡管常遇春戰績輝煌、勇猛智謀兼備,
    但他也有著與霸王項羽一樣的缺陷,那就是喜好殺人!
    不過瑕不掩瑜,
    這並不影響他在大明江山建立過程中所立下的赫赫戰功。
    常遇春為大明打下的半壁江山,
    足以讓他名垂千古、永載史冊!”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