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南征北戰,勇猛無敵

字數:4295   加入書籤

A+A-


    “張須陀麾下有兩個最得力的驍勇戰將,一個是羅士信,另一個就是秦瓊。
    後來,李密投身瓦崗軍後,他率領瓦崗大軍擊敗了張須陀,張須陀本人也被瓦崗軍殺死。
    秦瓊和羅士信則帶領著殘餘部隊,轉而投靠於隋將裴仁基麾下,繼續戰鬥。
    裴仁基與瓦崗軍的交鋒中也是屢次失利,且與監軍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他選擇率部投降了李密。
    就這樣,秦瓊這位曾多次與瓦崗軍廝殺的猛將,竟也變成了瓦崗軍的一員。”
    “秦瓊加入瓦崗軍後,立馬就得到了李密的賞識和重用。
    李密特地在瓦崗軍中挑選了八千精銳,組建了內軍,秦瓊被委任為內軍四將之一。
    李密對這支精銳部隊寄予厚望,曾豪言:‘此八千人可抵百萬雄師。’
    隻是,即便是隋末聲名赫赫的瓦崗軍,在後來在與王世充作戰中依然吃了敗仗。
    而且隨著隊伍壯大,內部意見分歧也愈發嚴重,管理難度日益加大。
    連續的戰敗更是加劇了起義軍內部的矛盾。
    最終,酈元珍、單雄信等人選擇投降王世充,斷了李密的後路。
    心灰意冷的李密隻得入關投降李唐。
    而秦瓊、羅士信、程咬金等瓦崗將領,則選擇了歸順王世充。”
    “王世充最開始的時候,對羅士信、秦瓊等人極為看重,給予他們很高的禮遇。
    可秦瓊等人還是察覺到,王世充其實並非如他外表所展現出來的那般英明神武,反而隱藏著狡詐多疑的本性。
    因此,他們心中又萌發出了去意。
    最終,秦瓊與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等數十騎毅然辭別王世充,轉而投奔李唐。
    聽聞秦瓊等人來投,
    ‘高祖令事秦府,太宗素聞其勇,厚加禮遇。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
    從此,他就成為了李世民的親信之一,追隨其征戰四方、平定天下。”
    “秦叔寶、羅士信、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哈哈,我大隋又增添了數位猛將啊!”隋煬帝楊廣笑得合不攏嘴。
    與此同時,隋文帝楊堅也把這群人的名字記在心裏,準備把這群人提前找出來,好為自己所用。
    “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軍駐紮在柏壁,與宋金剛的軍隊形成對峙之勢。
    期間,雙方有過多次交鋒。
    十二月,宋金剛部將尉遲敬德、尋相二人聯手大敗唐軍。
    在唐軍撤退之際,李世民派遣殷開山、秦瓊等人在美良川進行截擊。
    最終,尉遲敬德大敗,‘斬首二千餘級’。
    此後,李世民又親自率領三千人馬,在安邑再次截擊尉遲敬德,將其徹底擊敗。
    尉遲敬德等人僅以身免,其餘部下悉數被俘。
    秦瓊與尉遲敬德在武德二年底的美良川之戰中曾有過一次交鋒。
    在這場戰鬥中,秦瓊大獲全勝。
    這一戰績甚至在秦瓊長子秦懷道的墓誌銘上也有所記載:‘擒尉遲,拜為上柱國’。”
    看到此處,
    程咬金忍不住指著尉遲恭大笑起來:“哈哈哈!尉遲老黑,看來你這輩子都要被叔寶壓上一頭了!”
    尉遲恭卻不以為意,冷哼一聲回應道:“那又怎樣?我和叔寶是英雄惜英雄,敗在他手上,光榮!再說,整個天下又有幾個人正麵幹得過他?”
    “……”
    程咬金感覺尉遲恭說得好有道理,他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事實上,在秦瓊病逝後,秦家開始逐漸沒落。
    而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尉遲恭,卻並未忘記與秦瓊的情誼。
    他把自己的孫女,即兒子尉遲寶琳的女兒,許配給了秦瓊的幼子,從而幫助秦家維係了下去。
    盡管在輩分上占了便宜,但尉遲恭這一雪中送炭的舉動,無疑還是彰顯了他與秦瓊之間的友情。
    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相愛相殺,既競爭又互助。”
    “哈哈哈,這兩家人也真是絕了!”觀眾們紛紛忍不住感歎起來。
    “一個在墓碑事跡上占便宜,一個在姻親輩分上占便宜。這兩家人確實絕了。”
    李世民也哭笑不得。
    他知道秦瓊和尉遲恭兩人平日裏雖然惺惺相惜,但暗地中又各自較勁。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這兩人居然會變著法子地占對方的便宜,
    於是情不自禁的笑著對長孫皇後說道:“這兩人也真是一對活寶了。”
    視頻繼續直播,
    “不過還有更絕的。
    因為他們兩人在後世被廣大百姓們貼在門上,並肩而立,成為了守護黎民百姓的門神!
    這也算是變相地成為了彼此千百年來最好的夥伴。”
    “公元626年,一場震驚朝野的政變在長安城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事件。
    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企圖聯手對付李世民,逼得李世民無路可走。
    而李世民自己對權力和皇位也懷有巨大的野心,於是毅然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很多人說秦瓊並未參與這場政變,但其實史料是能夠證明秦叔寶參與了其中的。
    《舊唐書》太宗本紀明確記載:‘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誌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由此可見,
    秦叔寶確實參與了玄武門政變,
    隻是他負責在外圍抵禦敵軍,並未直接參與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行動。”
    “關於秦叔寶在淩煙閣排名最末尾的原因,其實涉及多個方麵。
    淩煙閣的建立是在貞觀十七年,那時的李世民已經步入中年,四十六歲的他也時常懷念年輕時與他一同打天下的部將們。
    然而,歲月無情,
    許多昔日舊友都已先後辭世,尚在人世的也都是年邁體衰。
    為了表彰這些功臣,緬懷那段金戈鐵馬的歲月,唐太宗決定修立淩煙閣。
    而秦瓊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便因病臥床,這一病便是漫長的十二年。
    在這段時間裏,他逐漸遠離了朝廷的權力中心,也鮮有建樹。
    正因如此,當淩煙閣功臣排名時,
    秦瓊雖然以往功勳卓著,但因後期的沉寂和缺乏新的貢獻,最終隻能位列末席。
    這其中的無奈與遺憾,恐怕也隻有秦瓊自己能夠體會了。”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