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諸葛亮托付遺誌

字數:5248   加入書籤

A+A-


    視頻畫麵開始變換。
    蜀營之內,燭火搖曳,諸葛亮臥於病榻,形容憔悴。
    薑維侍立一旁,見丞相一夜之間,竟似老了十歲,滿頭烏發化作蒼蒼銀絲,心中悲痛。
    他輕聲喚道:“丞相……”
    諸葛亮勉力睜眼,欲言又止,聲音暗啞如漏風之笛,模糊難辨。
    薑維心急如焚,趕忙俯身湊近,隻聽諸葛亮斷斷續續,似在喃喃自語,卻終究聽不真切。
    那一刻,薑維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悲戚,淚水悄然滑落。
    薑維遍尋軍中軍醫。
    然而眾醫麵對丞相沉屙,皆搖頭歎息,束手無策。
    即便開了藥方,服下之後,亦如石沉大海,不見絲毫起色。
    可諸葛亮心係軍務,病情沉重,仍強撐病體,每日深夜,營帳之中,燭光映照著他疲憊至極的麵容。
    薑維瞧在眼裏,痛在心中,他深知丞相自出山以來,殫精竭慮,未曾有一日安閑。
    先主白帝城托孤後,蜀漢軍政重擔,皆壓於丞相一人肩頭。
    如今諸葛亮積勞成疾,病入膏肓,卻仍不得解脫,薑維每每聽聞丞相模糊不清的言語,談及的皆是蜀漢未來,憂慮的皆是北伐大業,心中愈發酸澀難忍。
    忽有一日,諸葛亮竟似回光返照,精神稍振。
    他平靜地看向薑維,緩緩開口:“伯約,此非病情好轉,乃大限將至,回光返照耳。吾命不久矣。”
    薑維聽聞,如遭雷擊,淚水瞬間模糊了雙眼,卻仍不願相信。
    視頻畫麵定格在諸葛亮與薑維雙手緊握之間。
    “諸葛亮召集眾將,囑托後事,安排軍中一應事務。
    眾人退下,又獨獨留下薑維。
    薑維滿心疑惑,卻見丞相目光殷切,似有千言萬語。
    諸葛亮緊緊握住薑維之手,神情莊重,仿若當年先主白帝托孤:
    ‘吾死之後,興複漢室之重任,便托付於你。此乃吾與先主畢生心願,雖曆經艱難,亦不可棄。望你日後能率大軍,出川北伐,克複中原,還於舊都。’
    言罷,淚水奪眶而出。
    薑維亦是泣不成聲,回道:‘您定要保重身體,待病愈後,我等仍隨您一同北伐。’”
    “諸葛亮自知天命,大限已至。
    他搖了搖頭,說道:‘生死有命,不可強求。漢中之地,北望中原,吾死後,可葬於彼處,即便身死,亦要望著你們北伐之路。’
    薑維重重點頭,淚流滿麵:‘丞相放心,維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丞相所托,必興複社稷,克複中原!’
    諸葛亮欣慰一笑,緩緩閉上雙眼。
    那一刻,薑維隻覺天旋地轉,悲痛欲絕。”
    諸葛亮的世界裏。
    看到此處,薑維已經淚流滿麵。
    他很難想象,諸葛亮真的離去那一天,他應該如何應對。
    “丞相……”薑維輕聲呢喃。
    關羽平生最欣賞忠義之人,
    薑維對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
    讓他刮目相看的同時,也極為欣慰。
    “伯約!”關羽喚道。
    薑維擦掉臉上淚痕,轉過身抱拳道:“關將軍!”
    “此戰過後,你隨我去拜見大哥吧。”關羽手扶長髯,嘴角噙笑。
    薑維聞言一愣,昭烈帝他祭拜過無數次……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
    這次不一樣,
    因為帶他去拜見劉備的是關羽,是劉備的二弟,而不是其他朝臣。
    這一次,關羽是想把薑維當做子輩介紹給大哥啊!
    “聽憑將軍安排!”薑維躬身行禮道。
    關羽丹鳳眼流露出了一絲欣賞,微微頷首,輕聲自語道:“大哥,我蜀漢後繼有人啊……”
    視頻繼續直播,
    “諸葛亮剛剛病逝,軍中就開始有人發難了。
    一位資曆頗深的老將,乃荊州舊臣,追隨先主多年。
    在先主死後,又隨著丞相一起定鼎益州,這些年來,他南征北戰,出生入死!
    他自認為功勳卓著,向來對諸葛亮的行事方略心存不滿。
    如今丞相離世,竟公然主張繼續北伐,且與軍中長史爭權奪利,鬧得軍中人心惶惶。
    薑維悲憤交加,他萬沒想到,丞相屍骨未寒,軍中便已如此亂象叢生。
    然而,這一切還僅僅隻是個開端。”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魏延。
    就連一向喜歡魏延的關羽,此刻也是目光冰冷。
    魏延很想辯解兩句,可蘇治雖未指名道姓,卻幾乎已經坐實就是他自己。
    可諸葛亮卻依舊麵色不變,隻是說了一句:“有我在,魏延不會反。”
    魏延無語,最懂他的,永遠是丞相。
    …………
    “薑維料理完軍中事務,率大軍返回成都。
    朝堂之上,又因是否繼續北伐,繼承丞相遺誌,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
    往昔朝堂平靜,皆因有諸葛亮這般經天緯地之才,受先主重托,威望極高,方能鎮住各方勢力。
    如今諸葛亮一去,朝堂之上頓時暗流湧動,各種勢力紛紛露頭。
    蜀漢朝堂不大,卻分為四股勢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一為追隨先主的舊臣派係;
    其二是以丞相為首的荊州派係;
    其三是益州本土派係;
    其四則是薑維所屬的歸降派係。
    薑維知道他作為降將,在朝堂之上根基尚淺,威望不足,歸降係更是勢單力薄,幾乎毫無話語權。
    因此,主事的乃是兩位將軍,受丞相臨終囑托,掌管朝中大事。
    自此,蜀漢權力格局也發生變化,由丞相總領軍政,變為蔣琬與費禕分掌文武大權。
    而這兩人,在北伐一事上,意見截然相反。”
    “蔣琬認為,北伐乃蜀漢既定國策,丞相遺誌不可廢,必須延續。
    可費禕卻不以為然,
    他覺得丞相如此雄才大略,北伐尚且未能成功,
    如今蜀漢國力有限,他們也不如諸葛亮遠矣,繼續北伐不過是勞民傷財。
    他主張放棄北伐,裁減軍備,隻求保境安民即可。”
    “薑維卻知,蜀漢一旦放棄北伐,曹魏得以休養生息,以其強大國力,不出數年,雙方差距必將越拉越大。
    屆時蜀漢再想克複中原,無異於癡人說夢。
    薑維挺身而出,極力反對費禕的主張,言辭懇切,據理力爭,反複陳述丞相北伐方略的重要意義。
    怎奈朝堂之上,讚同費禕觀點者眾多,這些蜀中貴族,隻顧自身利益,害怕戰爭影響安逸生活,隻求偏安一隅,根本不顧及蜀漢長遠未來。
    薑維雖據理力爭,卻因身份尷尬,招來諸多嫉恨。
    朝堂之上,眾人雖未直言,但那一道道不善目光,如芒在背,讓薑維清晰感受到眾人敵意。
    ‘不過一介降將,也敢在此妄言朝堂大事!’
    ‘昔日有丞相護著他,如今丞相已去,他還能如何?’
    麵對種種冷言冷語,薑維不為所動。
    他以丞相口吻,引經據典,一次次上書陳詞,力主北伐。
    然而,他的努力終究未能改變局勢。
    最終,薑維被朝堂諸臣排擠,外放至邊境,擔任刺史。
    名為戍守邊關,實則是將這個主戰派遠遠逐出朝堂中樞。
    由此觀之,薑維北伐時的條件,比之諸葛亮惡劣了不知多少倍。”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