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金軍攻汴京
字數:4426 加入書籤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該說是癡還是傻……”
“我漢人曆經無數黑暗,終能重獲新生,所恃者,不正是此等‘癡傻’之勁麽?”
“所言極是,縱前方艱難險阻重重,吾等亦當奮勇前行!”
“……”
在宋徽宗趙佶的世界裏。
眾人正在看著直播,忽然有飛馬來報,
“報!!!”
一名斥候如疾風般飛奔而入,“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滿臉驚恐,聲音顫抖著稟報道:“啟稟陛下!金軍兵分東、西兩路,洶洶南下。西路由完顏宗翰率領,徑直撲向太原;東路由完顏宗望統領,進攻燕京。如今,燕京已然淪陷,完顏宗望旦夕之間便可渡過黃河,直逼汴京!”
話音剛落,那斥候便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為了盡最快的速度傳遞消息,他已近乎三天未曾合眼,已經疲憊到了極點。
趙佶見狀,連忙吩咐道:“速傳太醫,悉心照料這位壯士。”
隨後,他又看向自己為數不多可依賴的大將說道:“李侍郎、宗澤、嶽飛,朕不通軍事,接下來的戰事,便托付於你們了!”
李綱、宗澤、嶽飛三人整齊地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陛下但請寬心,臣等定叫那金賊有來無回!”
十萬金軍若一同進犯,嶽飛等人或許還會感到些許壓力。
但如今,金人兵分兩路,一路五萬人西進太原,想要截斷西軍的救援之路。
另一路五萬人直撲燕京,而後南下汴京,妄圖打大宋一個措手不及。
但即便在曆史上,宋朝在第一次汴京保衛戰中,由李綱率領的守軍還是成功守住了城池。
隻是第二次金軍再度來襲時,朝堂被主和派掌控,李綱遭到撤職,這才讓金人有機可乘。
一群腐儒,竟幻想著與餓狼般的金人講和,實在是荒唐至極。
不用說,北宋最終迎來的,隻有城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徽、欽二宗連同所有皇室人員皆被俘虜,成為華夏曆史上難以啟齒的奇恥大辱!
......
宗澤領命,率領十萬大軍即刻出征。
他的任務是截斷金人的退路,需爭分奪秒,刻不容緩。
嶽飛則作為誘餌,引誘金人上鉤,把他們牢牢吸引在汴京,因此守城兵力不宜過多,且不能一開始就暴露全部實力。
等金軍攻城時,再開始慢慢消耗金軍有生力量,從而為在一旁伺機而動的李綱創造更大的用兵空間,也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己方的傷亡。
金人的鐵浮圖、拐子馬,確實非常強大,但他們不善攻城。
但如果攻城戰總是差那麽“一點點”就能成功,說不定金軍會忍不住把這些人也派上去……
到了那個時候,才是收網的最好的時機。
隻是,對於守城者來說,火候的掌握就比較有難度了。
李綱隻給嶽飛留下了三萬人馬,加上城裏那幾萬禁軍,足夠守城了。
雖說這些禁軍戰鬥力著實有些拉胯,但協助防守、搬運物資等後勤工作,倒也能派上用場。
金人進軍的速度極快,僅僅過了數日,便已渡過黃河,攻下滑州,直逼汴京。
這一日,天剛蒙蒙亮。
完顏宗望所率領的五萬金軍,已經兵臨汴京城下!
汴京城無疑是這個世界裏,最大的都市,可容納百萬人口。
第一次見到汴京這般超級大都市時,即便是久經沙場的完顏宗望,也不禁為之震撼。
不過,汴京雖大,但其城牆卻並未比燕京城牆高大多少。
加之宋軍向來怯懦,十萬人竟擋不住幾千騎兵。
由此,完顏宗望心中篤定,此次定能一戰而下汴京城!
完顏宗望望著死寂的汴京城頭,準備下令發動攻城戰。
而城牆上的嶽飛,始終麵無表情,目光冰冷,死死地盯著城下的金軍。
如今的金軍陣容,比較駁雜。
他們在一路南下的過程中,還收降了不少其他軍隊,抵達汴京城下時,完顏宗望的士兵人數已增至六萬多人。
金軍率先從西水門進攻汴京,打頭陣的,便是降將郭藥師所率領的數千降兵。
郭藥師原本是遼國的大將,在金軍攻破燕京之時,他不願投降金國,便轉而投降了大宋。
然而,大宋斬殺同為降將的張覺,並將其頭顱獻給金人的舉動,徹底激怒了郭藥師。
故而,在金國大軍南下攻宋之際,郭藥師便毫不猶豫地帶著麾下兵馬投降了金國。
郭藥師雖是降將,但其手下皆是原來的遼軍精銳,戰鬥力不容小覷,至少遠超大宋禁軍。
西水門乃是汴河分出的一條支流,直接通向汴京城內,是水道,進攻西水門隻能以乘船為主。
一旦攻破西水門,便可乘船順著水道直衝入城內。
完顏宗望一聲令下,金軍開始從西水門發起進攻。
金人向來不把宋軍的戰力放在眼裏,遼人亦是如此。
有一個事例,最能凸顯金軍與宋軍之間的巨大差距:。
《三朝北盟會編》抄錄了一則戰役簡報:河北路兵馬鈐轄李侃,率領二千兵力與金人十七騎交戰,結果大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則戰事發生在宋靖康元年二月。
當時,宋欽宗割地求和,汴京城外的金軍統帥斡離不派了十七名騎兵,護送和議文書返回女真本土,途經磁州。
當地的北宋駐軍尚未接到議和的消息,見這金朝騎兵人數稀少,便以為有機可乘。
於是,兵馬鈐轄李侃,帶著二千名禁軍和民兵出城,宣稱要 “掩殺” 來敵。
來敵,僅僅十七騎......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整整”十七個騎兵!
金人說道:“無需動武,如今城下已然媾和,我等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國中辦事。”
李侃卻不信,執意要與之一戰。
於是,這十七名騎兵迅速分成三隊,七騎在前,另外兩隊各五騎,分別作為左右翼,稍稍靠後。
前七騎迅速馳進,宋軍見狀,稍稍後退。
左右兩翼的金軍騎兵趁機包抄掩殺,且一邊奔馳一邊射箭。
宋軍頓時陣腳大亂,四散奔逃,死者將近一半。
李侃有兩千人,金人隻有十七騎……
而且,李侃還敗了……
如此懸殊比例的敗仗,恐怕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都難以再找出第二例了吧?
而且,這起事件最為詭異之處在於,金軍騎兵自始至終都隻有十七人!
即便對方可能有重騎兵,但十七人擊垮兩千人這種事,不管放在其他哪個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吧!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