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有些狗,就是改不了要吃屎

字數:4674   加入書籤

A+A-


    “朝堂之上主張南遷的聲音甚囂塵上,多數官員隻圖自保,全然不顧國家危亡與百姓死活。
    所以說啊,大部分當官的也都是混子,有當擔的,隻是極少數。
    哪管你滔天洪水,自己快活就行。
    老百姓在他們眼裏,也一樣,是隨時可以拋棄的草芥。
    彼時,於謙身為兵部侍郎,代理兵部尚書之職。
    麵對當前的危急局勢,他挺身而出,強烈主張堅守北京,並嚴詞訓斥那些主張南遷之人,直言其當殺。
    於謙知道,一旦南遷,大明將跟宋朝一樣,失去北方的大片疆土,後果不堪設想。
    在他一番據理力爭與精心運作之下,終於爭得了部分大臣的支持。
    朱祁鈺在關鍵時刻,站在了於謙這邊,放棄南遷的想法,決定堅守到底。
    而守衛北京的這一艱巨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於謙肩上。
    於謙雖是文官,卻懷大無畏的精神,毅然挑起了籌劃和指揮北京保衛戰的重擔。”
    “然而守衛北京,還有諸多難題亟待解決。
    首先便是兵力匱乏的問題。
    僅憑城內現有的兵力,遠遠不足以抵禦瓦剌大軍的進攻,急需調集更多部隊入京。
    於謙果斷下達第一道軍令,傳令山東、河南、浙江等地的預備役及後勤部隊,務必緊急趕赴京城,延期不到者立斬。
    軍令如山,各路人馬紛紛聞令而動,向著京城疾馳而來。
    其次,便是糧食匱乏的問題。
    通州就有一座大糧倉,其糧食儲量足夠京城百姓食用一年。
    但棘手之處在於,於謙手中沒有多餘的人手,可調配去運輸糧食。
    這時候,於謙又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智慧與謀略。
    他想出一計,令進京的各路人馬必須途經通州,取通州之糧後,再運往北京。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運糧人手不足的困境,又確保了進京部隊的糧草供應,可謂一舉兩得。
    最後,還有朱祁鎮這一‘肉票’問題。
    瓦剌首領也先,想效仿漢人‘挾天子以令諸侯’,‘攜朱祁鎮以令大明’。
    他沒事就帶著朱祁鎮到處轉悠,索要財物。
    於謙當機立斷,聯合其他大臣,將代理皇帝朱祁鈺扶正。
    群臣商議後一致認為,為避免也先以朱祁鎮為人質要挾大明,當務之急是確立新的皇帝,以穩定朝堂局勢與民心。
    如此一來,堂堂大明天子朱祁鎮,便被群臣果斷拋棄。
    於是也先手中雖然握著朱祁鎮這張‘皇牌’,卻因大明有了新帝,愣是沒撈到絲毫好處。
    可能唯一憂傷的,就是落在也先手裏的朱祁鎮了。”
    “麵對強敵,於謙竟然選擇了開門應敵,於城外與瓦剌大軍展開決戰!
    北京有九道城門。
    於謙下令,每個城門的士兵出戰後,便立即關閉城門,嚴禁撤回。
    若有膽敢放士兵入城者,格殺勿論。
    於謙更是親自擔任最重要門戶——德勝門的主將,親自帶兵出城迎戰。
    眾人見狀,都明白於謙此番是抱定必死決心。
    若戰勝,自是皆大歡喜;若戰敗,眾人便一同戰死在北京城外。
    於謙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大明軍隊選擇了一條決絕之路,
    背水一戰,不勝則死!”
    這時候,視頻畫麵裏,出現了北京保衛戰。
    戰場異常激烈,過程自然也十分殘酷。
    屍體堆積堵塞了通道,鮮血將地麵完全淹沒……
    “經過多日激戰,瓦剌大軍終因明軍的頑強抵抗而陷入困境。
    也先見久攻不下,損失慘重,無奈之下,隻得率軍撤退。
    最終,於謙大獲全勝,北京得以保全,大明王朝也成功度過此次危機。
    於謙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力挽狂瀾,成為大明的救命恩人。
    在這種重大曆史節點,能夠挺身而出的人,不僅挺身而出,還能力挽狂瀾,真的是有勇氣,有謀略,有當擔,有魄力。”
    聽到蘇治的讚揚,老朱嘴角忍不住微微翹起,說道:“老四選的人,還是不錯的。隻是一個於謙,還是不夠用啊!”
    視頻繼續直播,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於謙扶持朱祁鈺上位,立下汗馬功勞,自然成為新皇帝朱祁鈺的得力寵臣。
    朱祁鈺在位期間,對於謙極為倚重,言聽計從。
    但隨著局勢逐漸穩定,朱祁鈺心中還是生出了一絲隱憂。
    他擔心,如果迎回朱祁鎮,自己的皇位恐將受到威脅。
    因此,當也先有意送回朱祁鎮時,朱祁鈺就明確表示,不接納,你愛留就一直留著。
    也先這邊也被朱祁鎮這個‘燙手山芋’弄得頭疼不已。
    現在是想甩甩不掉,想送又送不回去。
    而且,朱祁鎮要是死在自己手裏的話,肯定不是什麽好事,要是送回去的話,說不定還能惡心一下大明的君臣。
    最終,還是在於謙的勸諫下,和朝中部分心善大臣的共同呼籲,朱祁鎮才得以返回大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實話,於謙這是幹了一件蠢事,朱祁鈺真的不該回來。”
    於謙的世界裏。
    此刻,他們正好正在商議要不要接回朱祁鈺,卻不料蘇治竟然明說接回朱祁鈺是個愚蠢的做法。
    這讓於謙等人,陷入了沉默,準備看看蘇治到底有什麽說法。
    “朱祁鎮回國後,被朱祁鈺軟禁起來。
    但朱祁鈺這種二貨皇帝,禍國殃民,的確也該吃點苦,不然對不起土木堡之變死去的二十多萬將士。
    他也不該回來,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回來後,隻會讓大明王朝更加難受。
    可世事難料,曆史總是充滿意外。
    朱祁鈺的太子朱見濟在第二年不幸夭折,緊接著,朱祁鈺又身染重病,臥床不起。
    朝堂局勢瞬間變得微妙起來。
    於是,在武將石亨、太監曹吉祥、文官徐有貞等人的謀劃下,曆史上著名的‘奪門之變’出現了。
    他們趁著朱祁鈺病重之際,發動政變,將朱祁鎮重新推上皇位。
    朱祁鈺因無子嗣,又重病在身,對於朱祁鎮的複位,心灰意冷,索性不再理會,悄然退位。
    果然,朱祁鎮重新登上皇位後,幹的第一件事便是秋後算賬。
    他對於謙懷恨在心,認為於謙在自己被囚禁期間,不僅沒有全力營救,還支持朱祁鈺稱帝。
    於是,朱祁鎮當即便下令,將於謙抓捕入獄。
    同時,那些曾經支持朱祁鈺的內閣成員,也全都沒能幸免,該下獄的下獄,該罷官的罷官。
    朱祁鎮壓抑多年,一朝得勢,迫不及待地展開報複,全然不顧於謙曾為大明立下的赫赫戰功。
    所以,於謙執意接回朱祁鎮,真的是一個愚蠢至極的行為。”
    喜歡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請大家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