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轟然坍塌的大唐
字數:6095 加入書籤
李世民聽到自己的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下場,低著頭,良久不語。
一直過了一炷香,李世民才緩緩抬起頭來,眼神柔和的看了看劉君邛說道:“君邛,我要謝謝你啊,要不是你,我的這些孩子的下場真的難以想象。”
劉君邛道:“陛下無需如此,現在曆史已經完全發生了改變,相信以後高明絕對不會讓兄弟相殘和無法善終之事發生的。”
李世民點點頭,歎氣道:“是啊,是啊,要不是當年太上皇的決策失誤和優柔寡斷,哪裏會有玄武門那事呢?”
劉君邛說道:“也因為當年玄武門之事,每次大唐皇帝換屆,都是充滿腥風血雨。”
李世民尷尬的咳嗽了下,說道:“好了,你之前說了稚奴毀譽參半,他的過,應該就在於這個武才人吧,那你現在說說他的功吧。”
劉君邛說道:“他的功,嚴格的說來,是超過陛下你的。”
李世民聞言,精神一震,說道:“你詳細說說。”
劉君邛緩緩說來:“自從陛下駕崩之後,在長孫大人的輔佐下,迎來了永徽之治,大唐的國力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因為長孫大人反對武後成為皇後,遭到高宗的流放,長孫大人,還有褚遂良大人,上官儀大人相舉被害。”
李世民不可思議的喊道:“什麽?輔機可是他舅舅啊!他怎麽敢。”
劉君邛說道:“那時候的長孫大人已經有霍光的趨勢了,高宗雖然軟弱,但是得到了李世績大人的支持,加上高宗的戀愛腦發作,長孫大人被迫下台,最後長孫大人在流放途中被害。”
李世民這時候想起十幾年前長孫皇後對他說的話,長孫皇後強烈反對長孫無忌位列高官,為此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發生了難得的爭吵。
現在看來,長孫皇後當時的話是對的,現在是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相互製衡,要是房玄齡死後,在朝堂上根本就沒有誰能約束長孫無忌了。
李世民問劉君邛道:“君邛,你說滿朝文武,誰有能力限製住輔機呢?”
劉君邛笑道:“陛下無需擔心,高明就可以,我可以推薦未來的一些能力超群的人給高明,讓他去提拔,有了這些未來傑出人才,自然不用擔心長孫大人。”
李世民一愣,指著劉君邛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好,你這方法妙啊,把握住未來的人才,那麽也就掌控了未來,薛仁貴,唐休璟,婁師德三人不是讓未來嶄露頭角的呀。”
劉君邛點頭道:“沒錯,薛仁貴是陛下征討高句麗時親自發現提拔的,他在玄武門守了十一年,之後他踏入高句麗戰場,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四戰四捷,身擒契丹王,三箭定天山,漠北滅鐵勒,滅亡高句麗,在吐蕃打了一場改變國運的敗仗,成為他一生的遺憾,最後,他69歲在雁門關打敗了叛變的突厥大軍,完成善終,至於唐休璟,婁師德,都是之後出將入相的存在,尤其是唐休璟,他憑自己的能力做到了宋國公,這是薛仁貴都沒達到的高度。”
李世民笑道:“哈哈,看來你還真給承乾找了三個好幫手啊,對了,你剛剛說薛仁貴跟吐蕃打了一場改變國運的敗仗?這是怎麽回事?”
劉君邛道:“這個事情還得從一個大唐的外交官說起。”
李世民:“外交官?是誰?”
劉君邛道:“王玄策。”
李世民恍然道:“哦,他啊,他現在正忙著與吐蕃的青稞酒換糧食的事情,他在原來的曆史做了什麽事情嗎?”
劉君邛道:“他去天竺中部的一個國家出使,受到了那個國家的羞辱,那個國家的軍隊劫掠了使團,王玄策一人逃脫,來到吐蕃,想吐蕃讚普借兵,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羅騎兵。 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吐蕃、泥婆羅的軍隊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作戰三天,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
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餘眾跟隨國王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東天竺王屍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還送來了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天竺震驚、害怕。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俘虜的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送到長安獻俘。”
李世民聽後嘴巴直抽:“這個王玄策這麽猛的嗎?”
劉君邛道:“猛的確很猛,但是事情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這場戰鬥後,吐蕃他意識到自己國家的軍隊也是很強的,也是很彪悍的,於是他們的戰略計劃發生了改變,開始長達百年的吞並周邊,和對大唐作戰的開始。
從那時候吐蕃開始在大唐的眼皮下積蓄力量,一直到大唐滅掉高句麗的時候就不演了,入侵大唐吐穀渾,將吐穀渾一舉拿下,而高宗就將在高句麗戰場立下大功的薛仁貴派過去打吐蕃,本身拍薛仁貴去打吐蕃是沒問題的,結果他派了一個二世祖去鍍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二世祖在戰場上不聽薛仁貴號令不說,公然抗命帶著後勤輜重在戰場上瞎晃悠,被吐蕃抓住了戰機,先消滅這二世祖的輜重部隊,薛仁貴得知後,隻得退守烏海,吐蕃用四十萬龐大的軍隊在烏海大非川一代跟薛仁貴打了四十多天,最後雙方簽約,大唐割讓了吐穀渾,這樣,這一仗成了大唐建國以來第一次打敗仗。”
李世民皺著眉頭問:“這二世祖是誰?”
劉君邛道:“郭待封。”
李世民一愣:“郭待封?是他?郭孝恪的兒子?”
“是的,”
李世民有些無法相信,說道:“郭孝恪雖然在虎牢關之戰,幫助我取得勝利,這些年並沒有什麽戰績呀,難道他之後又立很大的功勞嗎?以至於他的兒子這麽狂妄?”
劉君邛道:“這到沒有,明年他應該會擊敗西突厥一部,貞觀二十二年,在滅龜茲之戰的時候因為失察,被西突厥偷襲而戰死。”
李世民不解道:“僅憑郭孝恪這點功勞?那郭待封為何如此囂張?敢無視軍令?”
劉君邛道:“陛下你可知李世績將軍和郭孝恪的關係?”
李世民點頭:“原來如此,他兩人的確相交莫逆,一起出生入死過,但是李世績一生精神,他肯定會約束郭孝恪的兒子的。”
劉君邛說:“李世績將軍在那時候已經快不行了,郭待封真正囂張的原因是,他是武後親妹妹的繼子。武後這輩子,殺兒子,殺姐姐,殺侄女,唯獨對她這個妹妹關係最親,他的這個妹妹嫁給了郭孝恪的弟弟,婚後一直無子,郭孝恪死的早,於是她就讓郭孝恪做了她的繼子,有李世績和武後的雙重關係下,郭待封狂妄看不上寒門出身的薛仁貴,違抗違抗軍令,就很正常了。”
李世民咬緊牙恨恨道:“怎麽又是這個武才人?可惡!”
劉君邛說道:從那時候開始吐蕃就一發不可收拾,雄霸西南,西部地區,之後數次打敗大唐的征討,最巔峰時,數次攻入長安,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李世民此時氣得青筋直冒,大吼道:“就特麽一個郭待封,居然產生這麽大的曆史後果!該死的郭待封,該死的武才人!該死的武家!”
劉君邛道:“陛下,武家之害,不光是武才人一個,武家的所有人,對於大唐前一百多年影響之大是超乎想象的。武則天做了皇帝十五年後,被擁護大唐的官員發動政變趕下台,大唐得以重新恢複,武則天的女兒也就是太平公主把持朝政,最後被唐玄宗發動玄武門政變給趕下台,最後自殺。
而這個唐玄宗是個銳意進取之人,取得的功績也是巨大的,他創造出大唐或者整個中原王朝最大的盛世,正在大唐最巔峰的時候,又一個武家的女人出現了,導致這個盛世出現了重大轉折。”
李世民本來剛剛聽到這個唐玄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還暗自高興,結果聽到又冒出來一個武家女子,心中立刻有了不好的預感。
劉君邛繼續說下去:“這個武家女也是一個特別能投機之人,他在一次舞會上,利用自己高超的音樂才能,入了唐玄宗的眼,並收她為妃子。
但是她之後並不安分,使用了很多陰謀花招離間唐玄宗和他的兒子,最後她利用了一次宮廷火災,讓唐玄宗認為自己的三個兒子謀反,這個唐玄宗不知是失了智還是其他原因,居然把他三個兒子給殺了,其中還有一個是太子,
這個太子可的口碑是相當好的,因此為大唐由極盛突然坍塌埋下伏筆,成為大唐衰敗的轉折點。”
李世民也是無語了:“這個玄宗按道理應該是一個比較睿智之人,他為何如此處理?”
劉君邛聳聳肩:“鬼知道呢?之後這個唐玄宗很多事情難以理解,因為三個皇子被殺,武妃被噩夢纏身,最後被活活嚇死,但是她造成的影響也無法挽回了,而這個唐玄宗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嗜好,就是好色,極為的好色,在武妃死後,他強行取了自己的兒媳為妃子,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楊貴妃。”
李世民疑惑道:“楊貴妃?還是這個唐玄宗的兒媳,簡直荒唐。”
劉君邛道:“這也沒辦法,這個楊貴妃是曆史上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跟西施,貂蟬,王昭君是齊名的,又有哪個男人抵抗得住她的魅力呢?何況這個唐玄宗的又十分的喜愛美色。加上這個楊貴妃不但美豔,歌舞音樂樣樣精通,從此君王不早朝唄。”
李世民捂臉,特麽的自己的後人怎麽是這麽一個貨色。沒錯,肯定是稚奴的錯,他能跟自己才人搞在一起,足以證明他就是個好色之徒啊,這個玄宗肯定是遺傳的稚奴。
劉君邛要是知道李世民的想法,肯定會翻白眼,李治的確好色,但是你也不差好吧,你唯一的優點是你能克製住自己的欲望,而李治,李隆基做不到這點呢。
李世民氣笑了:“好一個從此君王不早朝,這簡直是作死啊,我想,沒多久,大唐朝廷就會出現重大危機了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君邛點頭道:“是的,不久之後,安祿山發動叛亂,這次叛亂和以往的叛亂不同,身為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聲勢極為浩大,一連勢如破竹,占據中原,攻破潼關,最後拿下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逃往了巴蜀,在馬嵬坡這個地方,唐玄宗的士兵發動政變,逼迫唐玄宗殺了楊貴妃,一代紅顏至此香消玉殞。大唐有此盛極而衰。”
李世民此時沉默不語,聽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唐王朝,特麽的居然因為女人因此而坍塌,心中說不出的滋味,是不是要頒布一道繼承法令,好色者不能繼承皇位?
這也太可笑了,不好色,怎麽傳宗接代呢?
這時候他眼睛一亮,問道:“你說過,大唐延續了兩百多年,按這個時間算去,大唐在這時候也就一百年左右吧,那後來是不是叛亂被平了?”
劉君邛點頭道:“是的,在大將郭子儀,李光弼等將軍的指揮下,長達數年的安史之亂平定了,但是造成的損失是極為恐怖的。
史書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裏蕭條。
整個黃河中下遊,一片荒涼。”
【抱歉,昨晚碼字太晚,睡著了,請各位大大原諒】
喜歡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