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文成公主得獲新生

字數:5796   加入書籤

A+A-


    之後的日子,劉君邛白天去工部點卯,。
    午處理大唐全國的關於水利,城防建設,邊塞防務建設的相關事宜,下午則去視察視察匠作監。
    視察結束後,劉君邛再次回到工部正堂喝喝茶,寫寫畫畫,完善一下新城的建設問題。
    誰說在大唐做官累得跟狗似的?
    在大唐當官,尤其是貞觀初年當官不要太舒服。
    一年將近五分之二的時間處於放假狀態,放假放累了,來單位處理一下政務放鬆放鬆,看周邊誰不爽了,還可以跟著軍隊一起去揍那些不聽話的小國家。
    主打個鬆弛中實現抱負,順便名留青史。
    至於說大唐皇帝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這就要看人了,李世民或許有這種精神狀態。
    但是看看李淵,李治,李顯,李旦,李隆基,包括武則天,玩得不要太開心,要不是李隆兄這貨玩得太花,大唐還不知道會怎樣呢。
    當然劉君邛對那位置可沒有任何想法,現在這種鬆弛感最好。
    而在劉君邛悠閑的等待著下班的時候,李泰這家夥時不時的來找劉君邛探討一下關於物理上的一些問題。
    劉君邛也毫不吝嗇的將他初中高中學到的那點物理皮毛教給了李泰。
    當然,劉君邛和李泰每天的聊天內容,在當晚都會在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案頭呈現。
    這不能怪這兩貨疑心重,隻能說政治生物容錯率太低。
    李世民和李承乾都知道,對於政治這玩意兒,一不留神就來個玄武門什麽的,誰也受不了不是。
    劉君邛知道,隻要他和李泰接觸,肯定會被監視。
    劉君邛也不在意,可以理解李世民和李承乾的行為,人之常情。
    如果李世民和李承乾因此忌憚或者來打壓自己,那麽他可以帶著長樂,小兕子,琴煙她們去海南島啃菠蘿,順便出海去捕撈金槍魚什麽的。
    為大唐忙了三個多月就不能享受享受?
    當然,以李世民的性格,除非背叛他,他對自己人的好,是曆史之最。
    因此,劉君邛就一直這樣鬆弛的做個大唐打工仔吧。
    這些天,劉君邛跟李泰講了關於活塞的物理現象和知識要點。
    李泰這貨也聰明,之前他在將作監可是親眼看到劉君邛做過過水壺燒開把木塞給衝開的實驗的。
    他立刻想到,能利用燒開水和活塞來做一個隻需要燒水就能完成驅動的裝置。
    劉君邛聽李泰講後,老懷大慰。
    劉君邛對李泰說道:“魏王殿下,你要是把這個東西弄出來,那麽以後整個大唐,哦不,整個地球的人都會給你立碑,你的名字將超越除了秦皇漢武,你爹以外的所有皇帝。”
    李泰聞言,心中振奮無比,從劉君邛這裏要了紙筆,便開始設計起這樣的製動裝置來了。
    畫設計圖,李泰也是從劉君邛這裏學到的。
    之前做四輪馬車還有一些機械的時候,李泰和一些工匠悶著腦袋就上,結果造出來一大堆的廢品。
    最後劉君邛看不下去了,說道:“你們難道不知道畫草圖嗎?還有計算出相關數據後,再去實際製作嗎?”
    劉君邛這一說,對於李泰和工匠們猶如醍醐灌頂。
    於是李泰還有工匠們都開始研究起製圖和計算起來。
    他們一研究計算,那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了。
    他們驚喜的發現,他們現在用的什麽丈,尺,斤,斛,鬥之類的計量單位完全不滿足工業計算。
    於是他們紛紛找劉君邛想辦法。
    劉君邛於是把他給小兕子,李治講的一些數學單位貼心的拿出來。
    經過李泰在朝會上的上奏,大唐的計量單位便有了,毫米,厘米,米,千米這樣的長度單位,毫克,克,千克,噸等重量單位,平方米、平方厘米這樣的麵積單位,秒、分、小時、年這樣的計時單位等等。
    從秦始皇開始統一度量衡之後,真正意義的完善了各種度量單位。
    這一舉動得到朝廷官員,民間百姓的一致稱讚。
    百官稱之為貞觀朝第一偉業,李世民的聲望因此大漲,坐實了真正的千古一帝的稱號。
    貞觀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李世民為了讓民間理解秒、分、小時、年這樣的計時單位,於是下旨工部,由劉君邛主持建設大唐第一座巨型鍾樓。
    高度要超過二十米,要讓這座鍾樓成為大唐第一座地標建築。
    期間一些世家官員要拿不合禮法,逾越什麽之類的反對。
    結果被李世民,李承乾,李泰,房玄齡,長孫無忌,馬周,褚遂良,程咬金,李世績等人,在早朝上從精神到肉體上全方麵輪番罵了一個上午。
    而且是當著滿朝文武還有各外國使臣的麵罵。
    羞得這幾個世家官員,掩麵而泣,當即辭官。
    他們怎麽不去撞死明智?嗬嗬,他們幾十輩人辛辛苦苦賺來的億萬家產,還沒享受夠,怎麽會去死呢?
    而且就算撞死,最後經過程咬金的嘴在快活樓一頓輸出,還算好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要是被國泰劇團弄成話本,那整個家族都會被釘在恥辱柱上麵。
    總之,李世民,李承乾,李泰他們已經是無敵的存在。
    現在隻需要把大唐建設成劉君邛多次跟他們描繪出來的樣子就行,這是這些人為之奮鬥的目標。
    大唐內部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著,大唐對外戰爭也是捷報頻傳。
    大唐三路大軍攻擊吐蕃,嚇得葛東讚不停地派遣使者去長安求和。
    李世民的態度非常堅決,必須鬆讚幹布,葛東讚,現任讚普,欽淩帶著吐穀渾王妃的頭來長安請罪,才肯罷兵。
    氣得鬆讚幹布吐血三升一病不起。
    而欽淩是個暴脾氣,集結吐蕃所有的青壯奴隸十五萬人號稱三十萬,去攻擊侯君集和李道宗。
    李道宗對侯君集說:“吐蕃集結如此龐大的軍隊,後勤必然不穩,我們隻需要守住糧草,然後用機動部隊去襲擾他們的糧道,不出兩月,吐蕃必然會因此缺糧,我們大唐便可一戰而定。”
    熟悉唐史的朋友聽聽,這個戰略方針,是不是跟薛仁貴大非川之戰前的戰略高度一致。
    唯一不同的是,侯君集現在沒有豬隊友,他身邊的是智勇雙全的李道宗。
    於是侯君集親自防守糧草,李道宗則發揮自己的優勢,帶著小部隊,在青海高原漂浮不定的出擊,不斷的襲擊吐蕃軍隊的糧草,搞得欽淩氣得一晚上殺了十幾個奴隸泄憤。
    而郭孝恪那邊也攻擊順利,從吐蕃西北開始攻擊,實行大迂回占領,把吐蕃早期攻擊的附屬國一一攻克,把吐蕃的外援斷得幹幹淨淨。
    牛進達指揮著唐軍從鬆洲出發,步步為營,打下了阿壩,然後翻越大山,已經將大唐軍隊擺在欽淩主力以東三十裏的位置了,從側翼開始威脅吐蕃主力大軍了。
    直到貞觀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吐蕃主力的糧草告罄。
    這讓侯君集意想不到,他本來以為吐蕃至少能堅持兩個月的,結果隻用了二十天,吐蕃的糧草就吃完了。
    吐蕃糧草這麽快就沒有了原因,除了李道宗的襲擾多次得手外,還有王玄策的功勞。
    他在四月初,從吐蕃那裏購買了大量的青稞去釀酒,用大唐的精糧與他們交換。
    吐蕃各土司貴族吃到了精糧後,誰還願意吃青稞啊,於是他們悄悄的收購大量的青稞去換大唐的糧食,美酒,香皂,玻璃。
    就這麽一個月,王玄策就從吐蕃換了八十萬石的青稞。
    當欽淩和葛東讚知道後,兩人差點氣死。
    在五月二十八日的時候,吐蕃軍隊開始吃人了,大批大批出現逃兵了。
    侯君集一聲令下,大唐軍隊發起全麵攻擊,
    經過一晚的激戰,吐蕃大軍全軍崩潰,十五萬大軍瞬間灰飛煙滅。
    欽淩連夜逃跑,兩日後逃回婆羅沙。
    他剛進布達拉宮,就見自己老爹葛東讚,鬆讚幹布,昂日朗日,尺尊公主,吐蕃王妃等六百多吐蕃王室和他的家族人的腦袋,全部堆在宮殿大廳裏麵。
    在他想逃走的時候,被幾十個吐蕃貴族的家兵圍攻,最後死在他們之手。
    吐蕃貴族放出了文成公主,擁護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當眾宣布從此吐蕃將不複存在,吐蕃國土從此為大唐自古以來的國土。
    吐蕃貴族們聞言紛紛大喜,他們現在也是大唐人了,可以盡情的享受大唐的美食,美酒還有奢侈品了。
    三日後,侯君集,李道宗,牛進達率領八萬大唐軍隊進入婆裟羅,將大唐的龍旗插在了布達拉宮之上。
    李道宗和文成公主父女相見,相擁而泣。
    至此吐蕃於貞觀十七年五月三十一日宣告滅亡,正式成為大唐領土的一部分。
    六月十二日,李世民的聖旨道,命令侯君集,李道宗率領大軍班師回京。
    郭孝恪率領軍隊回安息都護府。
    同時命令牛進達成立青藏都護府,總覽青海吐蕃軍事事務,王玄策為青藏刺史,總覽吐蕃一切政務。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給了王玄策一道秘旨,那就是挑撥天竺諸國的關係,要他在兩年之內,將天竺半島全部納入大唐版圖之內。
    要把天竺種上數不清的甘蔗。
    喜歡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