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華耀半導體的成立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一款手機最重要的,首先當屬它的處理器,它也是手機的核心部件,它負責執行各種計算任務,包括運行應用程序、操作係統等,直接決定了手機的運算速度和性能。
其次就是存儲芯片了,它可以說是手機存儲數據的倉庫,分為ra隨機存取存儲器)和ro隻讀存儲器)。<用於臨時存儲正在運行的數據,確保手機運行流暢;而ro則用於永久存儲操作係統、應用程序和用戶數據。
再就是顯示屏,它是與用戶交互的主要界麵。
當然還有電池、攝像頭模組、印製電路板pcb)、觸摸屏、揚聲器、麥克風、傳感器等等零部件。
這些隻是硬件部分,還有最重要的軟件部分,也就是操作係統。
所以,手機是一款集成度很高的微型高精密機器。
陳卓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入手機行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
隨著國內手機行業的發展,國內手機的各大零部件的供應鏈,越來越成熟了。
當然最核心的芯片,還是處處受著限製!
不是國人設計不出好的芯片,隻是生產芯片的重要設備光刻機,仍然握在人家手裏。
但是目前國內已經做出了改變,各大手機廠商也在積極推進各零部件的國產化。
比如華威,現在已經實現了所有零部件的國產化。
這對於陳卓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對象。
他們的做法也很簡單,首先放低製程工藝的要求。
在國內沒有更為高端的euv光刻機的情況下,他們隻能選擇,目前國內已有的duv光刻機。
雖然這款光刻機,最多也隻能搞定7納米。
但自從芯片進入7納米以後,智能手機的性能就已經發展到極致了。
雖然這些年手機市場上的芯片,從7納米到5納米,甚至現在已經要到了3納米。
但是他們的性能上的差異,已經沒那麽大了。
大多數人在流暢度,或者是功能性,甚至是智能化水平的體驗上,根本感受不出來。
別看這些年芯片的製程工藝,越來越接近極限,但是智能手機的技術方麵,卻沒有什麽重大的突破。
而華威也不是製造芯片的,而是搞芯片研發設計的。
能實現所有零部件國產化,靠的是國內零部件市場的成熟。
所以對於陳卓來說,這個時候進入手機市場的優點就是,市場已經很成熟,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一款手機。
而缺點就是,國內的手機市場的競爭,那是相當的激烈。
能從裏麵殺出來,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對此陳卓早有準備,在將華耀汽車交到顧思元手中之後,陳卓就開始了在手機行業的布局。
首先他就率先成立了華耀半導體,開始網絡國內相關的人才。
而今年也給了陳卓一個很大的契機!
之前因為華威被製裁,讓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都紛紛成立了自家的芯片公司。
但是芯片自研的投資是巨大的,並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各大手機廠商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資金,而手機市場的競爭又是那麽的殘酷,這幾年各大手機廠商的銷量,也有很大的波動,再加上國外芯片廠商的斷供威脅,所以今年好多得手機廠商,都終止了自己的芯片研發。
公司解散,人員遣散!
這倒給了陳卓不小的機會,隨即他就成立了華耀半導體,然後開始吸納各路人才。
這都是有經驗的寶寶啊!
而且不管是火星科技,還是華耀汽車,對於芯片都是有需求的,之前都是和別人合作,現在有機會將這一塊握在自己手裏,這樣的機會當然要抓住。
除了這些,陳卓還有他的卓爾科技研發中心,在進行了升級之後,早就開始對這方麵進行了投入。
而現在又吸納了這些相關人才,對於目前的華耀半導體來說,都是第一個相當大的進步。
此時的華耀半導體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但是在人才和技術的儲備方麵,已經算是行業裏比較靠前的存在了。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推出一款產品,顯得默默無聞罷了!
而默默無聞,也隻是陳卓對自己的評價!
他的這番動作,早就讓許多廠商看在了眼裏。
看著陳卓隨後又成立了華耀電子,目的都這麽明確了,他們如果在猜不到陳卓接下來動向的話,那他們在這個行業裏這麽多年,也就白混了!
陳卓進軍手機行業
這個話題突然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什麽意思?華耀要造手機了?”
“這個時候進入手機行業,是不是有點晚了啊!”
“現在手機行業的格局,早已經成為了定局,這個時候湊什麽熱鬧!”
“我倒是挺期待,陳卓來攪動一下手機行業!”
“現在做手機的開始造車,造車的進軍手機行業,都沒毛病!”
“一大批的前輩都倒下了,華耀能堅持到什麽時候!”
“我承認華耀汽車做的還可以,但是現在又進入手機行業,是不是攤子鋪的太大了。”
“汽車行業剛站穩,就開辟其他行業,實屬不明智!”
“之前從兩輪電動車到現在的汽車,好歹都屬於交通工具,現在進入通訊行業,他們有這個技術儲備嗎?”
“現在供應鏈這麽成熟,隻要肯花錢就能製造一款手機!”
“製造一款手機容易,但是做好一款手機就難了,當然最難的還是讓消費者接受這款手機,但是消費者又不想買一款絕版的手機,這就成一個循環了!”
“......”
陳卓這大半年的動作,還是被人放到了網上,隨即引起了眾人的熱議。
不過大部分人對於陳卓的這番動作,不是很看好。
先不說別的,芯片是那麽好設計的嗎?
這個僅僅是看到陳卓成立華耀半導體之後,眾人提出的質疑。
對於外界的這些質疑,陳卓都沒放在心上,還是一如既往的按著自己的節奏走。
先不說對於進軍手機行業,他已經提前做了這麽多的準備。
就是不做,他這個掛逼也有的是底牌。
隻不過一些東西,就這樣拿出來,過於突兀罷了。
喜歡國貨之光,從製造電動車開始請大家收藏:()國貨之光,從製造電動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