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業務和文化兩手抓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A+A-


    顧西琛的轉學離開在班裏引起過一陣議論,也聽老師們唏噓過這麽好的苗子卻沒能留住。但在蘇妍這裏卻就像一陣風吹過後,便拋在了腦後。
    蘇妍很忙。
    蘇記食品廠的產能已經跟上來了,各部門的運轉除了最初的忙亂外,也慢慢規整起來。
    安城縣除了蘇家莊的食品廠外,還沒有一家正規的食品廠,倒是有不少醃製醬菜的小作坊。
    所以蘇記食品廠的產品借助蘇妍的餃子館,迅速打開了安城縣及周邊的市場。
    單靠餃子館,一瓶一瓶地賣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太累,營收也太少。
    所以分銷網絡的鋪設勢必要盡快操作。
    縣城的一些小賣鋪和商店,已經開始有人開始問及蘇妍進貨的事情。
    這段時間緊鑼密鼓的宣傳,已經初見了不錯的成效。
    產品不愁賣,但要想持續盈利,就得趁著這個無人競爭的風口,迅速擴大銷售市場。
    利用一個周日的時間,蘇妍帶著市場部主管王青州以及部裏的兩個年輕小夥子,一行四人將縣城裏大大小小的供銷社、小賣鋪和商店跑了個遍,因為食品廠的名聲已經打了出去,所以很順利地就達成了分銷合作事宜。
    河鮮罐頭一瓶的市場定價2元,給各分銷商的拿貨價是1.2元;純辣椒油罐頭一瓶1.8元,給各分銷商的拿貨價是1元;幹煸肉絲罐頭要貴一點,一瓶4元,拿貨價是3元。
    每種產品給分銷商留足了8毛—1元每瓶的利潤空間,這個利潤很大,很吸引人,各個分銷商幾乎是喜出望外、感恩戴德地簽訂了合作協議。
    一斤幹辣椒收購價6毛錢,一斤幹辣椒除去損耗外基本是接近一斤的辣椒碎末,一斤辣椒碎末能出56瓶罐頭……即便是拿貨價降低了不少,但量大了,人工費用降低了,利潤卻打開了。
    蘇妍的策略是先用低價將市場占領下來,將蘇記食品廠的名字印入人們的大腦再說。再說安城縣職工家庭平均每個月200元出頭的收入來說,產品價格定的高了也不好賣。
    商品的定價也是要看當地的經濟狀況和人均收入情況。等產品賣到市裏,她肯定要提價的。
    縣城裏的客戶她帶著市場部的人跑了一圈,基本的流程和套路也帶他們過了一圈。至於縣下麵的各個鄉鎮上的代銷店、各個村頭的小賣鋪的銷售網,就得靠王青州自行安排去鋪設了,合作協議可以不用簽,因為鄉鎮上的分銷點流動性太強,怎麽維護那就要看業務部的本事了。這個她不做幹涉。
    而市裏新客戶的開拓,那就看市場部的能耐了。
    除了分銷商這一塊,蘇妍又盯上了即將到來的中秋福利。
    安城縣雖然工業經濟不發達,但也不乏機械廠、肉聯廠、國棉廠等這樣的小廠子,來餃子館消費的也多是工廠職工和機關職工。
    天氣一旦入了秋,一場秋雨一場涼,很快地,中秋佳節就在不遠處招手相望。
    中秋和春節是國人最重視的兩大節日,這兩個節日都蘊含著濃厚的團圓之意。人情社會裏,人們都會趁著這兩個節日,進行串親訪友,饋送禮品,以維持相互之間的感情聯絡。而一般企業、工廠或團體,也都會在這兩個節日裏給職工們發放一些福利,用來彰示對員工的關切和重視。
    所以蘇妍很早就私下裏安排服務員們,悄悄打聽來前來就餐的人們,所屬的工廠和職務,再加上服務員們本就是各個廠區家屬院裏找來的,於是蘇妍也早早將客人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
    掌握了這些信息,有餃子館這個載體,又有家屬們牽線搭橋,國棉廠、機械廠、麵粉廠等小廠子的訂單就敲定了下來,河鮮罐頭市場價2元,蘇妍以1.5元每瓶的罐頭,給蘇記食品廠拉來了大量的訂單。
    肉聯廠有自己的產品做福利發放,所以沒有拿下來,蘇妍倒也不氣餒。
    市裏的市場那邊,可以先借助宏光玻璃瓶廠和印刷廠打開銷路。蘇記食品廠給他們帶來了大量訂單,他們也可以給食品廠下訂單嘛!大家可以在互惠互利、互相合作的基礎上,再加深合作嘛!
    蘇妍將這條思路提供給了王青州,王青州眼睛一亮,迅速帶著兩箱樣品和手下就趕去了市裏,徘徊了兩天,又給廠裏拉來了大批訂單。
    ……
    食品廠的機器日夜不停地轟鳴,工人們分成了三班倒,日夜不停地趕訂單。
    ……
    廠子的訂單量上來了,產能也上來了,蘇妍決定將文化課程的學習也安排上。
    業務和文化兩手抓,物質和精神文明兩條腿一起走路,開始可能會難一些,但隻要堅持下去,對廠子的發展和未來,一定是良性的。
    臨近中秋節時候,蘇妍回了蘇家莊一趟,廠領導班子集體開了個碰頭會。
    蘇妍將打算說出來後,大家都沒有異議,隻要是對廠子好的事情,誰都不會橫加阻攔,學習使人進步,這點最起碼的覺悟,領導班子的人都是有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商討後,蘇妍決定邀請村小學的周老師和付老師,在村小學開個夜校,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晚上給已經進廠的工人們上課,補習文化知識。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運營,廠子裏的賬戶上也有了一些錢,既然要開夜校,蘇妍建議拿出一部分錢,將村小學的教室修繕一下,室內粉刷一遍,黑板重新換上幹淨的,扯上電燈電線,這樣就算天氣不好,也不用再點著蠟燭上課了。等以後廠子賺了錢,再將學校重新修整一遍。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周老師和付老師白天教孩子,晚上還要加班教大人,中間還要穿插著幹農活,這個責任和負擔也不是一般的大。
    總不能讓老師們白白付出。
    村辦小學老師的工資,都是從本村農民每年繳納的提留款裏扣出來的,叫教育附加稅。村裏的公共開支和村委幹部的工資,也是從提留款裏扣出來的。趕上年景不好的,農民交不起公糧和提留款,還得想辦法借糧借錢買糧,無論如何先把公糧給交了,因為這是政治任務不能拖欠。
    但是提留款收不上來,村辦小學老師的工資自然也就沒有著落。
    有的老師一連數年都拿不到工資,因為村裏無力負擔,沒錢給的話,要麽就拖欠著,要麽就拿村民的糧食來抵扣老師的工資。
    雖然蘇家莊目前的狀況還沒有達到拖欠老師工資的地步,但是老師加班教夜班,也不能白白讓老師無私奉獻,畢竟人家也拖家帶口的有老人孩子要照顧。
    最後一致決定給老師按雙倍工資來核算,至於地裏活,到時候由上夜校的人們一起,幫周老師搶收莊稼。
    蘇奎倉趁著下課後找到校長周老師一說,周老師不假思索就答應了。
    工人們分成兩個班,一個班的工人學曆高於小學的,由周老師領著他們學習初中知識,讀書看報研究分析國家政策,提高認知能力。一個班的工人上過小學或有小學學曆但知識忘的差不多的,由付老師帶領他們從小學知識開始學起,再過渡到初中學曆班裏。
    周老師和付老師雖然是小學老師,但是教初中的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除了英語。不過最近幾年食品廠主要進擊國內市場,蘇妍還沒想到過蘇記食品能走向國外,所以英語也暫時用不到,也就不費那個功夫了,先把工人們的學曆和認知提上來再說。
    喜歡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我在商界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