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雙楊會
字數:5282 加入書籤
遼國馬場統製官的腦袋就在韓魯樸腰間晃來晃去,場景詭異又血腥。
看來這統治官也回不去跟東京留守推卸丟禦馬的責任了。
其他的遼軍潰不成軍,除了死的就是跑的了。
劉十三也殺了五六個人,他背著一個大口袋,裏麵裝滿了金銀酒器。
郭淮山眼看禦馬到手,馬場的火越燒越大。
馬場距離辰州城和遼陽府都不遠,騎兵不到半個時辰就可以到達。
遼陽城裏有十多萬遼軍,隨便來個一兩萬可就麻煩了。
這裏不是久留之地……
韓魯樸握著元嗣的手說道:“今天多虧了元嗣兄弟,事情緊急,我必須要走了,有緣再會!”
郭淮山拿了一大袋子金銀遞給了楊元嗣,囑咐道:“寨主最近切不可再下山,多則半月我就回來。”
他們收拾停當,打馬朝著北方疾馳而去。
元嗣知道,這幫人的目標就是這匹駿馬。
不過自己也沒有什麽損失,袋子裏的金銀又是一大筆進項。
眼看天色將明,他在馬場裏挑了四五匹好馬,帶著劉十三得勝而歸。
山寨裏的人看到,二人歸來,又帶了四五匹馬和好多金銀。
大家都心裏歡喜,元嗣吩咐關了寨門,擺個宴席慶祝一下。
他想起郭淮山的話,山寨做下了如此通天的大案,遼國朝廷肯定要嚴查。
山寨裏糧食充足,除了必要的油鹽之物需要人下山采買之外。
所有綁票搶劫的業務都停止了。
楊元嗣在山寨裏的事情主要有兩件:騎馬、射箭。
他的箭術越來越精進,大家也跟著吃了不少野味。
不過馬術可就難了,現在也隻能做到堅持騎在快馬上掉不下來而已。
劉十三就更不用說了,騎術連元嗣也不如。
不過這憨貨也是個狠人,居然將自己雙腿綁在馬鞍上,也湊合著能騎。
過了一月有餘,天氣逐漸寒冷起來。
楊元嗣畢竟還是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山寨又沒有手機電視。
這生活也未免太無聊了,幸虧七巧跟他越來越熟悉。
小姑娘性格開朗,一肚子的精怪故事,講起來跟評書一樣。
楊元嗣就當她是大宋郭德綱了,每天都要聽著她講故事才能入睡。
想到她孤苦無依,幹脆認了她當義妹。
兩人都是孤兒出身,結拜之後感覺自己有了親人依靠,各自歡喜。
元嗣看她渾身上下隻有一件破破爛爛的夾襖,心想下山去給她買件漂亮衣服。
劉十三也早在寨中悶的長毛了,要跟元嗣同去。
七巧想起軍師的話,囑咐他們萬事要小心。
辰州在南,遼陽城在北,其實距離差不多。
遼陽熱鬧繁華,是大遼的東京,也是渤海最大的城市。
劉十三認為要去就去遼陽。
遼陽城門外有二十多兵卒持槍守候,楊元嗣和劉十三都沒有路引。
不過錢能通神,給了領頭小校一角銀子之後,就一路暢通無阻了。
楊元嗣去衣服鋪子買了好幾匹好綢緞和皮貨,都讓劉十三扛在肩膀上。
二人又買了好幾壇子好酒掛在馬背上出了城。
剛才光顧著在城裏閑逛,又在酒樓裏吃了一回酒。
眼見天色將晚,估計要趕夜路了。
兩人也毫不在意,自己本身就是強盜,還怕什麽?
不過一路上元嗣都在嘲笑劉十三的騎術。
劉十三故技重施,將自己綁在馬鞍上,兩人在官道上嬉戲追逐。
正奔馳間,突然前麵跌跌撞撞跑出來一個人影,差點兒撞到楊元嗣馬上。
楊元嗣仔細一看,來人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劍眉星目,十分英俊。
他手裏提著一支長槍,身上四五處傷痕,非常狼狽。
楊元嗣看他樣貌是漢人,後麵跟著一群遼國的官軍。
那少年被馬匹一阻,後麵的遼軍圍了上來。
領頭的是一個大胡子,手裏提著一柄大斧,累的氣喘籲籲。
他指著那少年罵道:“你這賊子,害爺爺追了這麽久,必將你碎屍萬段。”
轉眼看到元嗣的馬,眼前一亮,怒道:“這蠻子肯定也是一路的,一起拿下!”
想不到少年卻持槍站定,大聲說道:“我楊景川就在這裏,休要連累別人。”
他轉頭跟元嗣說道:“我是朝廷的要犯,你趕快跑吧,免得連累於你。”
楊元嗣從馬上跳了下來,抽出腰刀說道:“老子今天就要管一管。”
那頭領聽了大怒,舉起斧頭朝元嗣砍了過來。
元嗣側身躲過,揮舞著腰刀跟他對砍起來。
他以前對敵的都是一些不會武藝或者武藝稀鬆的對手。
哪裏知道這個頭領雖然外表粗獷,卻是武藝精純久經沙場。
他初時感覺楊元嗣力大無窮,震的他拿大斧的手都顫抖,很是吃驚。
後來發現他來回隻會直來直去的砍,知道這是個不會武藝的。
大斧頭眼睛一轉,專攻元嗣的薄弱處。
交手還不到十回合,楊元嗣就隻有招架之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元嗣心裏暗暗叫苦,這家夥怎麽砍也砍不中。
反而自己要全神貫注才能躲過對手的攻擊,一時間非常狼狽。
楊景川看元嗣口氣很大,又高大強壯,以為他是個高手。
一看戰況才知道他根本就不會武藝,全靠一腔血勇在支撐。
眼看元嗣形勢已經非常危急,他連忙舉槍刺向那斧頭將。
其餘的遼軍也一擁而上,眾人混戰起來。
劉十三這時候才將雙腿從馬鞍上解了下來,也舉起鐵棒加入了戰團。
楊元嗣對於自己的武藝有了清醒的認識,同時也知道了自己真正的長處。
他看楊景川雖然槍法精妙,卻也頂不住對方人多,時間長了對己方不利。
楊元嗣從帶鉤上拿起弓箭對著那領頭的大胡子射了一箭。
兩人相距不到十步,那箭直接從大胡子腦袋裏穿過,額頭留了個大窟窿。
大胡子這麽高強的武藝,卻連反應都沒有就倒了下去。
楊元嗣站在路邊,一連射死了七八個人。
那遼軍想靠近元嗣,都被楊景川和劉十三攔了下來,隻能被動挨打。
他們眼看形勢不對,回頭開始潰散逃跑。
那楊景川也是個狠人,他搶過元嗣的馬,拿著長槍追上那些逃跑的軍卒。
一人一槍一個窟窿,一個也沒放過,一會兒殺了個幹淨。
他渾身浴血,回來跪倒在元嗣身邊,說道:“感謝好漢救命之恩!”
元嗣趕忙將他扶了扶了起來,現在這裏滿地都是屍體,又在官道上。不宜久留。
楊景川的馬術比他和劉十三不止高明了三個檔次。
他和劉十三共同騎著一匹馬,三人二馬半夜時分回到了山寨。
景川身上四五處傷,臉色都發白了,顯然是失血過多。
楊元嗣讓一個略懂醫術的老山賊拿出了藥粉白布,將他傷口給清洗包紮起來,慢慢問他的來曆。
原來這楊景川的出身非常不簡單,劉十三一聽倒吸了一口涼氣。
鎮海府南楊家是渤海有名的豪強,家裏有良田千頃,莊客五六百人。
他家世代都從事的都是私鹽的買賣,家產巨萬,家傳的楊家槍法更是盛名在外。
楊景川正是楊家的嫡出獨子。
這樣人家的公子怎麽會淪落到被官軍追殺呢?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