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分蛋糕

字數:4789   加入書籤

A+A-


    等完顏阿骨打的命令傳達下去的時候,城裏的人口至少損失了四成。
    這時候天色已經大亮,城中的大火也已經熄滅,冒著一股股黑煙。
    金軍還在城內搜索殘存的遼軍,遍地都是無頭的屍體。
    昨天他們把劉十三安頓在皮貨店,這家夥果然是皮糙肉厚。
    元嗣去看他的時候,他左手還用布條吊在胸前不敢活動,但是腫脹已經消了一半。
    剩下的那隻右手拿著半條羊腿在啃,看了元嗣連忙問道:“阿哥可曾斬了耶律大德那狗頭?”
    楊元嗣點了點頭,劉十三高興的蹦了起來。
    眾人剛吃過早飯,阿骨打的傳令兵就急匆匆趕了過來,召集元嗣去議事。
    阿骨打的大纛現在豎在原來遼陽留守府裏,這裏也成了他的暫時行宮。
    大門口兩根挑杆上挑著遼陽留守和耶律大德的腦袋,血跡還未幹。
    金國的將領們齊聚一堂,阿骨打在大堂中間的太師椅上盤腿而坐,其他人依次坐在堂下。
    阿骨打下手是一個元嗣以前沒有見過的金將,說是完顏吳乞買,阿骨打的親弟弟。
    吳乞買手裏拿著筆,一張地圖鋪在桌子上,他用筆在地圖上勾勾畫畫,不時旁邊的人過來爭論幾句。
    完顏阿骨打拉著元嗣的手說道:“這次元嗣是首功,讓他先挑!”
    旁邊的宗翰過來跟元嗣解釋了一通,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金國現在的戰爭模式還是劫掠為主,遠遠沒有到後來的國家形態。
    他們戰勝後都是將占領區劃片,進行劫掠,這一片的軍隊首領對所有人和財物有著決定權。
    楊元嗣看著桌子上粗糙的地圖,慢慢和自己腦子中的遼寧半島地圖相互印證。
    他的眼光放在了臨海的金縣上,前世的渤海明珠輪渡一夜就可以從煙台到大連。
    曆史記載宋朝的時候海船都能航行到馬六甲,想必橫渡渤海不成問題。
    元嗣心意已定,對阿骨打說道:“請大王將鎮海府劃給我吧”
    女真眾人都微微皺眉,渤海要論富庶,還是在遼陽府周圍,不知道元嗣挑那靠海的州縣幹什麽。
    看來這蠻子箭術超群,腦子不太聰明。
    還沒等阿骨打說話,宗弼搶先說道:“一言為定,那我就選遼陽了!”
    完顏阿骨打還以為是楊元嗣顧忌自己的漢將身份而謙讓,反而越發覺得他顧全大局。
    於是也說道:“元嗣既然這樣選,那麽我將遼陽的財物分你一些,辰州加上來遠城一線,以南直到大海,任你處置。”
    元嗣對著阿骨打行了一禮,從大堂退了出去。
    完顏宗翰皺著眉頭對阿骨打說道:“我看這人恐怕不是池中之物。”
    阿骨打卻笑著說道:“三年之前,我還在混同江裏摸東珠呢,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元嗣回到皮貨店,將大家召集起來,將自己的選擇說了。
    漢軍以前被契丹人欺壓太久了,驟然間自己反而成了主人,多少有點兒不適應。
    隻要能不再受壓迫,選哪裏都是一樣的。
    下午的時候阿骨打派人送過來十幾大車財物,數量之多讓元嗣也吃了一驚。
    隨著大車來的還有一方金印,元嗣被封為都統製,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
    元嗣手裏拿著金印,心想這阿骨打確實不是個吝嗇分權的人。
    都統製自己也不知道是個什麽官,不過專權鎮海府的份量他是知道的。
    大家將劉十三和財貨都裝在馬車上,直接返回了山寨。
    山寨眾人看他們滿載而歸,都欣喜不已。
    楊元嗣顧不得慶祝這有史以來最大的勝利,急忙集中全部人馬準備出擊。
    他的首要目標就是辰州城外那兩座大馬場。
    楊元嗣率領全寨人馬一千多人風塵仆仆的趕到了馬場。
    馬場裏的遼軍早已經跑了個幹淨,隻有百十個老弱還在守著剩餘的軍馬。
    辛興宗挑選了三千匹好馬帶回山寨,又留了一百多人駐守。
    景川正發愁怎麽對付辰州城內的遼軍,畢竟城內還有一萬多遼軍,自己這邊才一千多人。
    楊元嗣笑著說道:“不用一兵一卒,我看他們已經走投無路了。”
    果然等元嗣趕到辰州城下的時候,刺史直接捧著印信,出來投降。
    那王刺史四十多歲的年紀,白胖麵皮。
    他跪在地上雙手舉著大印,頭抵在地上,渾身顫抖。
    楊元嗣急忙將他扶了起來,說道:“王刺史能夠誠心歸順是最好的,快起來吧。”
    自己現在隻有一千多人,要攻占的城池大大小小有二三十個,要是靠著強攻,十年都未必能打下來。
    渤海雖然說是遼國統治,可是漢人還是占了一大部分。
    其他的各色雜胡,高麗人等混雜在一起,契丹人反而不多。
    以前楊元嗣在書上看的什麽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還以為是什麽高深的學問。
    當現實擺在他麵前的時候,這些老祖宗的智慧就發揮作用了。
    楊元嗣拉著王刺史的手一同進入了刺史府,府裏其它的各級官員跪了一大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左邊站了一隊文官,右邊一排武官裝扮的人。
    看見楊元嗣滿麵春風和王刺史一起進來,都鬆了一口氣。
    當晚在府裏大擺宴席,王刺史對元嗣大獻殷勤,甚至要將自己的兩個寵妾恭送。
    楊元嗣推辭不過,隻能借口如廁走了出來,想不到刺史居然親自陪了出來。
    二人剛轉過廊下,就見幾個家仆捆著扈三娘就要往外走。
    楊元嗣看著滿身是傷的扈三娘,問道:“這位是?”
    王刺史咬牙切齒的說道:“這賤人仗著家裏權勢欺我太甚,又不守婦道,今天就將她沉塘!”
    元嗣知道這是遼人失勢,王刺史支棱起來了
    他拉王刺史的手,勸道:“今天是個好日子,不要殺生,放她去吧。”
    王刺史現在隻要討元嗣歡心,趕忙揮手讓奴仆們鬆綁。
    扈三娘燈影裏看元嗣,好像哪裏見過,又想不起來。
    她也不敢太過靠前,隻能拜了一拜,帶著一個陪嫁丫頭匆匆走了。
    有了這個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大家的興致。
    等酒宴散去,王刺史和幾個重要的官員跟楊元嗣在書房裏喝著茶就達成了交易。
    以前鎮海府給遼國上繳的賦稅,加兩成交給楊元嗣。
    其他的事務元嗣一概不管所有官員各就各位。
    那些逃跑的契丹官員的位置,也由王刺史自行安排。
    在場的所有官員都大喜過望,本來大家都擔心小命不保,女真的手段他們是聽說過得。
    現在不但保住了榮華富貴,甚至還能多撈一些,畢竟又空出來了許多位置……
    真要感謝上天賜了元嗣這樣一位活菩薩。
    他們對於楊元嗣的擁戴至少現在是完全出自真心實意的。
    楊元嗣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苦衷。
    治理州縣起碼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才能,這種人在元嗣這裏是一個也沒有的。
    所以能保證搞到錢就是最好的結果。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