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威震汴京二)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汴京的百姓都知道趙金兒最寶貝的是狄武襄曾經用過的破虜弓。
這張弓傳說是狄青用過的,據說有兩石多,滿京城也沒有人能拉開。
趙今兒也不相信天下還有人能夠拉開這張弓,她派了一個公主府的親隨速去取來。
這時候蔡京又進來三盞酒,眾人聽說要拿破虜弓,都來了興致,無心宴飲。
不到一刻鍾,兩個虞侯拿著一張漆黑色的大弓走進了校場。
趙金兒親自將弓交到了元嗣手上。
楊元嗣握著這張弓,想著狄青用它不知道射殺過多少西夏黨項勇士。
大丈夫就應該為國征戰疆場,他心裏莫名湧起了一股奇怪的情感。
左手握著弓身,右手輕輕將弓弦拉開,仿佛在這一瞬間耳邊響起了西北邊陲的金戈鐵馬聲。
趙金兒張大了嘴巴,滿臉的不可思議。
禁軍中力量最大的勇士用盡全力也拉不開的弓,這人輕輕鬆鬆就能拉開,是個英雄人物。
楊元嗣可沒想那麽多,他拿了兩壺箭掛在腰間,上馬疾馳而去。
那個舉著箭靶的小校正在那裏呆著看天,楊元嗣讓他將箭靶往外移動,一直移動到校場邊緣。
眾人都疑惑不解,那距離有三百多步,沒有人能射那麽遠。
這世上除了神臂弩,也沒有任何弓能有這個弓力。
楊元嗣彎弓搭箭,深吸了一口氣,眾人隻覺得眼前一花,那箭如流星一般飛向箭靶。
守在箭靶旁邊的軍卒覺得勁風撲麵,再睜開眼睛發現箭已經在靶子上,正中靶心。
等他將箭靶拿到近前,所有人都驚呼起來。
趙金兒驚的張大了嘴巴,高俅眼睛都直了。
楊元嗣卻隻是一笑,催動座下馬左右奔馳起來。
他從箭壺裏拔出三支箭,幾乎是同時射出。
接著就是箭如雨下,幾乎是眨眼之間射出了一壺箭。
眾人還沒來的及反應,守靶的軍卒將那靶子拿到近前,隻見上麵密密麻麻,射了不知多少支箭。
這次現場安靜的落針可聞,連上膳的內侍都停住了腳步。
楊元嗣騎馬從一個禁軍的身邊飛馳而過,那禁軍軍卒隻覺得腰間一輕,腰刀已經到了元嗣手裏。
守靶的軍卒看著楊元嗣舉著腰刀向他衝了過來,嚇的閉上了眼睛。
楊元嗣揮刀將箭杆砍斷,飛身下馬將腰刀插在地上,對著徽宗行了個禮。
大殿裏爆發出一陣歡呼,趙金兒一雙眼睛全在楊元嗣身上,等去看時,發現箭靶上卻是射了一個【宋】字。
楊元嗣大聲道:“祝大宋開疆拓土,千秋萬代。”
這幾句話說到了徽宗的心坎裏,他站了起來,高興的說道:“賜禦酒,賜金錠……”
內侍將一杯禦酒端了過來,元嗣一飲而盡。
劉十三笑的合不攏嘴,將官家賞賜的一大盤金子收了起來。
楊元嗣將弓還給趙金兒,說道:“謝謝公主借弓。”
趙金兒滿臉通紅,說道:“好弓配英雄,這破虜弓放在我這裏也是蒙塵,就送給將軍吧。”
楊元嗣神情微變,苦笑道:“公主過獎了,現在我才是虜啊!”
說完伸手將弓遞了出去。
旁邊一個內侍剛想上前,趙金兒搶先伸出來接。
楊元嗣和公主墳手碰在一起,轉瞬又分開,兩人都悵然若失。
高俅蔡京見徽宗興致高漲,又勸了幾盞酒,到了九盞酒禦宴才罷。
所有人都盡興而歸,討論著楊元嗣的神箭。
二秦心悅誠服,走的時候還特意過來跟元嗣打了招呼,說是有時間請教。
趙金兒更是一步三回頭,很有些戀戀不舍的意思。
第二天汴京城裏傳開了,說楊元嗣是狄青轉世……
很多好奇的百姓都擠在都亭驛門口等著一睹風采。
不過楊元嗣可沒有這些閑情逸致,前麵都是麵子工程,後麵真正的協商條款可就是裏子了。
他現在是身在金營心在大宋,但是阿骨打可不是好糊弄的人。
按照自己的所見所聞,徽宗基本就是個廢物。
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大臣們想讓他相信什麽,他就會相信什麽。
蔡京和童貫是一心促成盟約,成就收回燕雲的不世之功,兩人之間可能還有競爭。
既然大勢不可逆,楊元嗣就抓住了其中的關鍵。
隻要宋軍按照盟約的規定,拿下燕雲十六州,就可以將金國阻擋在塞外。
有了這層屏障,靖康之變肯定就不會發生了,至於以後的路,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現在的力量還不足以占地為王,不過憑自己的表現也應該能引起童貫的注意。
曆史上宋軍進攻遼國析津府的時候有一戰之力,之所以失敗更多的是因為朝廷的低級操作。
要是自己也能夠參加這場戰役,並在其中有一定話語權的話,那麽攻下還是燕雲還是有希望的。
這次他從渤海來的時候就拿了兩顆雞蛋大的夜明珠,都是從南院大王的墓裏借的。
郭淮山說這都是稀世珍寶,聽說蔡京和童貫都是愛財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元嗣知道要想在大宋混,哪怕不去巴結徽宗,這兩個人是一定要搞好關係的。
光靠賄賂還不行,起碼自身要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果然蔡京看見了珍珠眉開眼笑,看來這蠻子倒是知道禮數,對元嗣的印象非常好。
童貫有又不同,他雖然喜歡珍珠,但是更喜歡元嗣的一身本領。
畢竟他是真正帶過兵,跟西夏廝殺了五六年的人。
知道戰場上可不能靠溜須拍馬,要有真才實學。
元嗣再次表達了自己回金國收拾兵馬就要返回大宋的願望。
童貫聽了大喜,勸慰他有什麽要求盡管來提。
楊元嗣說道:“下官前程全在恩相身上,還要靠恩相提攜。”
童貫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放下心吧,早日歸來,我自有安排。”
旁邊的小廝看的暗暗吃驚,童樞密還從來不曾對哪個部下表現的如此親昵。
童貫的義子子童師禮正好在父親身邊服侍,不免多嘴道:“這人也就是箭術超群罷了,那西軍中未必就沒有比他強的,值得父親如此看重?”
童貫斥責道:“你懂什麽,我異姓封王的功勞恐怕就要著落在他身上……”
看著童貫望著門口久久沒有轉移視線,童師禮也不敢再多言。
楊元嗣剛回到都亭驛就聽說有人拜訪。
他心裏納悶,自己在汴京又沒有朋友,會是誰呢?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