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反殺

字數:4284   加入書籤

A+A-


    楊元嗣說道:“要是現在投降,還能留你一命。”
    賈斌揮舞著手中的長槍,“今天的事情難以善了,都是你逼我的。”
    楊元嗣的侍衛也全部抽出腰刀來,劉十三說道:“從來了登州還沒開葷,火光照著清楚,正好廝殺。”
    趙緯綸雖然表麵上鎮定,心裏卻是七上八下。
    要是這劉十三沒有他吹噓的那麽厲害的話,自己今天恐怕就要到海裏喂魚了。
    劉十三可不是說嘴,他第一個跳上前去,對麵一個獄卒舉槍來攔。
    他讓過槍尖,左右抓住槍杆用力將獄卒拉到自己懷裏,右手腰刀掄圓了,隻一刀就將敵人腦袋砍在了地上。
    元嗣的侍衛們內裏都穿著了鎖甲,如狼似虎一般撲向獄卒們。
    賈斌本來是有備而來,他們雖然殺過人,可沒有上過陣,獄卒們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
    可真當那些野獸一樣的侍衛們殺上來的時候,他們發現自己根本應付不來。
    楊元嗣刀還沒有出鞘,侍衛們已經將獄卒砍倒了三十多個。
    茅屋還在燃燒,照的海灘上如同白晝。
    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和哀嚎聲,可賈斌卻高興不起來,他剩下的隻有恐懼。
    賈斌看著地上滾落的頭顱,終於支持不住,他將手裏的長槍一扔,就準備轉身往回跑。
    其他獄卒也將槍扔在了地上,舉手下跪,就地投降。
    獄卒們還是有理性的,這是沙門島,又能跑到哪裏呢?
    所以賈斌的身影在海灘上就顯得十分孤獨,他跑的姿勢顯的十分滑稽。
    要是比跑步,楊元嗣看到過的人裏麵除了黃銀石就沒有能勝過劉十三的。
    劉十三提著腰刀就像一頭在曠野中奔跑的騾子,不到片刻就追上了賈斌。
    以後很長時間這個畫麵都映在趙緯綸的腦海中。
    劉十三從後麵飛了起來,腰刀在月光下劃過一道優美曲線。
    賈彬的頭顱飛了起來,身體卻還往前跑了七八步才倒下。
    劉十三右手收刀,左剛好接住掉下來的頭顱,淵渟嶽峙,一派宗師風範。
    趙緯綸從此認定劉十三是元嗣軍中第一高手,即使玉皇大帝來了他也是第一高手。
    剩餘的獄卒看到劉十三滿身是血,提著賈斌的頭顱站在那裏仿佛一尊殺神。
    他們早就嚇破了膽,站在原地戰戰兢兢,隻求饒命。
    牟裏正看見火起,急忙帶了人來救火,不少村民看到這個場麵吐了一地。
    牟大勇臉色蠟黃,問道:“官人,這是為何?這是為何……”
    趙緯綸換了一身衣服,又恢複了幾分參軍的氣勢。
    “黃斌這賊子這些年做的惡事我想大家也有耳聞,今天竟然想謀害提舉大人,實屬罪有應得,還指望大家做個見證。”
    牟大勇眼看現場這個場麵,趕忙說道:“一切都憑提舉做主。”
    趙緯綸當場就拿出紙筆,給這些人做了證詞。
    劉十三將剩下的軍卒都用繩子捆了起來,押到牢城下關在石牢裏。
    趙緯綸對於剩下的獄卒們也熟悉的很,又挑了幾個讓劉十三捆了起來一起下牢。
    這家夥的精力也異於常人,連夜將文書寫好封齊。
    第二天牢裏的犯人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奔走相告。
    楊元嗣將所有的人都召集起來,趙緯綸按照楊元嗣的吩咐,將賈斌的原有政策全部推翻。
    剩下的那些老實持重的獄卒繼續看守。
    獄卒們還要出去種菜耕種,不過飯食管飽,表現出色的甚至還可以拿到餉銀。
    以後再也不允許虐待任何犯人,如果有不守紀律的犯人再重罰。
    囚犯們聽了以後有的嚎啕大哭,有的舉手排額,最後都跪在地上感謝楊元嗣再生父母。
    楊元嗣將十個侍衛都放在島上,跟著趙緯綸維持維持好牢城營的秩序。
    他和劉十三坐船返回登州,呼延慶聽了島上發生的事情也嘖嘖稱奇。
    王虞侯細聲細氣的說道:“這事情要跟王知州過一下,恐怕要經過通判和提點刑獄司,這樣才萬無一失。”
    楊元嗣對著王虞侯作了一個揖,還沒等他開口道謝。
    這王虞侯就帶著一股香風撲了過來,迅雷不及掩耳抓住了他的手。
    元嗣吃了一驚,要是他手裏有把刀子,這一下自己是無論如何是躲不開的。
    他急忙抽回手,說道:“感謝虞侯提醒。”就拉著劉十三急匆匆的走出了衙門。
    劉十三笑道:“阿哥實在是太俊俏了,這兔兒都把持不住。”
    楊元嗣踢了他一腳,二人馬不停蹄的趕到了知州府衙。
    王知州看了文書,沉吟道:“這秦斌的作為,我也曾聽聞,不過這事關重大,需要京東路提點刑獄司過問才行。”
    他將州裏的通判叫了過來,通判又問了楊元嗣一些細節,將那文書接了過來,仔細看了。
    然後問道:“這文書何人所寫,端的厲害。”
    元嗣笑道:“此是我一個門客所為,通判覺得我求之事能否可行?”
    那通判也是個乖覺的人,摸著文書道:“別人不可,蔡太師一言可定。”
    楊元嗣心中了然。
    這邊楊元嗣正在府中和王知州閑話,突然有公文傳來,說是給楊提舉的。
    楊元嗣拆開一看,確實是樞密院的公文,要求他提供三百匹戰馬,隨行還有一封加了火漆的童貫親筆信。
    王師中人老成精,知道元嗣不好當著他的麵看信,找了個借口走了,元嗣一看也起身告辭。
    等回到玲瓏鎮一看,到處是繁忙的景象。
    田裏農夫正忙著麥收,羊望莊的建設正式破土動工,地基全是岩石所築,黃金石親自監工。
    元嗣回到鎮上自己的房間,打開信看了起來。
    原來是大宋西軍最近跟西夏戰事吃緊,戰馬損失比較大。
    幾次向著汴京郊區的馬場索取馬匹未果,童貫隻能找他想辦法。
    這批軍馬是樞密院主管馬政的第一批軍馬,童貫囑咐他務必要辦好。
    楊元嗣知道事不宜遲,立馬命令劉十三親自回一趟金城。
    這次他不光要運送馬匹回來,還要帶來五百飛騎,因為這邊的人手實在是不夠用了。
    隻是這麽大規模的運輸肯定要找呼延慶的平海軍借船。
    呼延慶聽了倒是沒有絲毫猶豫,他一共有大海船十艘,這次聽說了要運送的人馬,直接派出了四艘出海。
    這四艘船上都有上次去金縣的水手領航,這條航線應該是問題不大了。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