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拯救大哥宋江【1】

字數:4557   加入書籤

A+A-


    在座的人都吃了一驚,雖然大家都知道楊元嗣武藝超群,盧進義和劉十三都是高手。
    可是就去三個人,對付成千的賊寇,也太托大了些。
    隻有韓世忠最先反應過來,大叫一聲:“妙啊!”
    楊元嗣讚許的看了他一眼,這家夥果然聰明。
    晁蓋他們既然已經開始往南逃跑,那麽追趕起來就要速度就要比他們快的多。
    如果大隊人馬去追,晁蓋的隊伍已經出發了好久,斷然是追不上的。
    隻有少量輕騎全速前進才能行,楊元嗣對於自己的武力有絕對信心。
    隻要帶上足夠的箭矢,盧進義和劉十三守在自己身邊,就算是真的托塔天王,楊元嗣也能射他一百個透明窟窿。
    眾人聽了韓世忠的解釋也明白過來。
    楊元嗣和盧進義劉十三挑了六匹好馬,帶上長槍腰刀和弓箭開始出發。
    盧進義的眼線也不是無所不能,大江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一旦晁蓋他們過了大江,那麽也就宣告營救失敗了。
    楊元嗣他們接觸的第一個聯絡點是一間開在三岔路口上的客棧,也就是傳說中的黑店。
    元嗣很好奇他們是通過什麽渠道來傳遞信息,直到親眼看到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簡單,短途靠腳,長途靠信鴿嘛。
    根據前麵眼線傳來的消息,晁蓋他們的隊伍已經過了沂州,往淮陽軍去了。
    他們在路上還和宋軍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損失了一部分兵力。
    現在估計已經到了淮陽軍了,從沂州出發,快的話三天就能夠趕上他們。
    楊元嗣他們隻有在吃飯的時候才停下來休息一下馬力,幾乎是日夜兼程,終於在海州追上了晁蓋的隊伍。
    原因說起來搞笑,也不知道是誰給晁蓋出的餿主意。
    說是海州有大船,搶到了可以從海州出發,沿著海岸線直到江南。
    這半個多月的奔波,他的隊伍由三千多人,到剩了不到一千人。
    再走下去估計到不了方臘那裏就走光了,自己還能有什麽資本去投靠呢。
    這時候有人提議不如搶了海船南行,這樣路上誰也跑不了。
    晁蓋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吳用卻覺得不太能行。
    主要是因為梁山上對於海船最熟悉的是阮氏兄弟,他們兩個一下山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且不說能否順利奪取海船,就算是有了船,誰來開,怎麽開,往哪裏開都是問題。
    其實吳用說的非常在理,隻是晁蓋已經給他打上了宋江一黨的標簽。
    對於吳用的話他連標點符號都不信?
    本來以梁山軍和大宋廂軍的戰力對比,晁蓋的想法其實有實現的可能性。
    但是倒黴的是,梁山在海州又遇到了一個狠人。
    海州的廂軍的都監聽說有賊寇來犯,也不管他是梁山還是徽山,先進城裏藏起來再說。
    梁山軍也順利的趕到了海邊,不過海邊都是些漁民的小船,無法遠航。
    逮住幾個漁民一問才知道,隻有三裏之外的海州碼頭才有大海船。
    晁蓋一聽,立即指揮隊伍往碼頭趕了過去。
    這時候海州知州張叔夜正在碼頭上巡視,聽說有賊寇來立即命令大船起航,離海四五裏。
    等晁蓋趕到的時候,隻能望著大海無奈歎息。
    張叔夜本來是個文官,卻有幾分膽量,指揮著海船上的水軍用弓弩射向賊寇。
    雖然沒有殺傷力,不過侮辱性極強。
    晁蓋大怒,一把火將碼頭燒了個精光。
    他望著海中的大船,恨不得生吞活剝了張叔夜。
    部下勇將劉唐勸他趕快南下,離開這是非之地,晁蓋盛怒之下拒絕了。
    既然這人在海上不逃走,未必就沒有辦法奪了這海船。
    他晚上抓了幾個漁民,趁著夜色劃著小船,想去偷襲海麵上的大船。
    卻不知道張叔夜早就有所堤防,反而作用船上的床弩差點兒將晁蓋射死。
    這下徹底就摻雜了個人恩怨了,晁蓋幹脆在海邊駐紮了下來。
    這淮陽軍和漣水軍,加上沭陽都是駐紮著禁軍的。
    張叔夜之所以要以身犯險,作為誘餌拖住晁蓋,也正是因為如此。
    大宋向來以文官為尊,要是海州的知州被賊寇殺了,這幾個軍的都監基本也會掉腦袋。
    他們眼看賊寇隻有不到千餘人,自己三個軍就超過了一萬人,加上廂軍有三萬多人。
    眾軍在三個都監的指揮下,將梁山軍圍在海灘上。
    宋軍看梁山軍人少,越發膽子大了起來。
    他們派出幾個武藝高強的來挑戰,想不到被晁蓋部下的勇將劉唐一連陣斬了五六人。
    宋軍大驚失色,再也不敢出去挑戰,卻也不敢撤走。
    晁蓋這邊,眼看官軍越來越多,腦子也清醒了起來。
    他知道再耗下去對自己更不利,打算飽餐一頓,準備明天全軍突圍。
    隻是晁蓋不知道,人的命運有時候就差那麽幾個時辰。
    當天夜裏的時候,楊元嗣就趕到了淮陽軍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淮陽軍的王都監得知是楊無敵到了,而且是從登州一路追蹤到此,不禁過望。
    楊元嗣還有一個職位是馬軍指揮使,王都監和其他兩位都監趕快將自己的指揮權交了出來。
    楊元嗣聽了這幾天的戰況,決定明天親自上陣挑戰。
    廳下的眾軍漢無不摩拳擦掌,準備明天一睹楊無敵的風采。
    這邊晁蓋披掛完畢,正準備突圍。
    突然聽見三通鼓響,對麵出來了三騎過來挑戰。
    劉唐提著大刀上馬,旋風一般迎了上去。
    楊元嗣看他來的凶猛,從馬鞍上提起弓來對準了劉唐。
    劉唐也算是梁山中數的著的勇將,他上陣不下百次,眼看對方拿弓,就以為對方是個弓將。
    弓將的強項在於弓箭,一般來講近戰武藝可能就稍遜一籌。
    劉唐藝高人膽大,他盤算了一下,等他靠近敵人時候,敵人最多能射三箭,隻要將這三箭躲過去,等靠近了一切都好說。
    楊元嗣拉了個滿弓,正準備將這劉唐射死。
    這時候花榮從後軍擠了過來,仔細一看果然是楊元嗣。
    楊元嗣的箭術花榮卻是真實領教過的。
    他急忙大喊道:“楊指揮使饒我兄弟一命,我有話說。”
    楊元嗣看是花榮來,將箭頭往下偏了三寸,箭如流星。
    劉唐隻覺得眼前一道光閃過,自己的左肩膀就中了一箭。
    花榮喊他楊指揮,難道是那個人?
    劉唐又仔細看了一眼,心裏有了七成相信,喊道:“楊指揮使好厲害的箭術!”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