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群英薈萃還是蘿卜開會

字數:4134   加入書籤

A+A-


    天亮的時候,城內的喧囂已經慢慢停了下來。
    楊元嗣已經不是第一次破城了,他特別不喜歡這種氛圍。
    入城者的興奮暴戾和期待,城內幸存者那種惶恐和無助,空氣中散不去的血腥味,都令他感到非常不適。
    戰場廝殺人頭滾滾,楊元嗣早就適應了,可是看著街上婦孺的屍體,總是有些悵然。
    他的侍衛隊胳膊上纏著紅色的圍巾,大聲宣讀他的命令,城內秩序還算可以。
    宋江和吳用等人入城後開始組織民壯掩埋屍體清理道路。
    楊元嗣將吳用叫了過來,讓他寫報捷文書。
    吳用大吃一驚,這種東西在大宋朝可是非親信不可為,其中的彎彎繞繞太多。
    “不知指揮使要我如何書寫……這先登……”吳用仔細斟酌著字據。
    楊元嗣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笑道:“吳教授,咱們這裏不講究那些,你照實寫就行。”
    吳用心裏感歎,要是大宋的武官都像元嗣這樣,那麽誰還要造反啊。
    城內的秩序逐漸安定下來,楊元嗣從百姓的臉上看不出喜悅悲傷,隻有麻木。
    劉十三帶著一連騎兵往東偵查了五十裏,沒有發現方臘軍反撲的跡象。
    他留下了一隊人作為偵察遊騎,就趕了回來。
    王稟的前鋒終於也小心翼翼的來探視,想不到這不足五千人真的將潤州拿下了。
    楊元嗣對他說道要布置潤州的防禦,不能回營地,等著童樞密到來後再來通報。
    至於這五千人的補給,那就更不用元嗣擔心了。
    隻要城裏有的,全部都是登州軍的,畢竟現在潤州還是軍管嘛。
    劉十三又神神秘秘的過來找楊元嗣,說要帶他去一個地方。
    楊元嗣一看他這個表情,就知道這個家夥肯定又遇到了什麽好事。
    果然在潤州的牢城裏楊元嗣又看見了熟悉的好東西。
    地牢裏關著的不是犯人,全部都是金銀銅錢,甚至綾羅綢緞,酒器首飾等。
    看來是叛軍搜刮的金銀財寶都放在了這裏,隻是沒曾想到這麽快就會被攻破,便宜了登州軍。
    楊元嗣問道:“還有誰知道這些?”
    劉十三看著門外守衛的赤旗軍,說道:“早就守衛好了,沒有外人發現。”
    楊元嗣將盧進義叫了進來,問道:“離這裏最近的可靠落腳點在哪裏?”
    盧進義看著滿屋的金銀,理解了楊元嗣的意思,慢慢說道:“在楚州寶應城有個穩重可靠的兄弟,河船可以直達……”
    楊元嗣囑咐他將財物用馬車裝了到岸上,派了五六十個老成的莊客隨行。
    潤州城雖然出了點狀況,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由於方臘軍將城內的官員殺了八成,元嗣倉促間也隻找城內的士紳維持秩序。
    他又不打算長期在這裏駐紮,能做到防火防盜就可以了。
    童貫的大軍是在十月十六到達江寧府的,比預定的時間整整晚了十天。
    這也怪不得童樞密,從汴京一路趕來,路上有太多的地方官員需要孝敬童相。
    雖然說沒有對外宣稱的三十五萬大軍,不過十多萬人還是有的。
    加上西軍又加入了進來,還有來助戰的番軍,各色人等混雜,讓童樞密忙的焦頭爛額。
    劉十三見識過高俅出征的場麵,對景川說道:“你是沒見過,那高太尉出征還帶個十幾個絕色歌女,不知這童樞密……”
    景川壓低聲音說道:“童貫是個太監,帶尼瑪個蛋的歌女。”
    劉十三恍然大悟,摸著自己腦連連點頭,為看不到歌舞而遺憾。
    童貫拒絕了譚稹邀請他入城的建議,將大營紮在了江寧城下。
    用童樞密的話說,行武之人,怎麽能貪圖享樂了?
    然後楊元嗣就看到了童貫的大帳,完全超過了他的想象。
    童貫來江寧才兩天時間,他的大帳卻是用木頭建造的。
    前麵是議事廳,後麵是書房臥室,甚至還有廁所廚房,簡直就是個移動的宅院。
    大帳內的地麵上鋪著厚厚的地毯,足足有三寸厚,元嗣走上去都有些眩暈感。
    王稟對元嗣說道這都是京城手藝張的傑作。
    手藝張是汴京有名的木匠,善於製作木器和建造房屋,這次專門為了童相的行營而隨軍。
    同時隨軍的還有廚藝出眾的太白樓大掌勺李廚子,最會放鬆筋骨的王郎中……
    楊元嗣耳朵聽著這些他不感興趣瑣事,眼睛卻不住的四處打量。
    童貫的軍帳裏站了滿了各種裝束的武將,有老有少,身材高低各不相同。
    看他們的站位明顯的可以分成三部分,好像不是互相統屬。
    眾人見楊元嗣走了進來,表情各不相同,十分精彩。
    童貫本來是坐在中間的太師椅上的,看見元嗣居然起身迎了兩步。
    元嗣緊走幾步,急忙扶住了童貫的手臂,說道:“樞密穩當。”
    童貫笑咪咪的說道:“果然後生可畏,老夫還沒到,你這就攻城拔寨了。”
    楊元嗣行了個軍禮,回道:“全仰仗童相威名,賊人望風而逃。”
    童貫哈哈大笑,拍著元嗣的肩膀連說了幾聲好。
    童師禮這次也隨父出征,童貫揮手道:“給元嗣介紹一下諸位吧。”
    童師禮對著元嗣笑了笑,開始介紹起了諸位精兵猛將。
    站在童貫右手邊的是禁軍中的將領,這次來的將領都是童貫的親信。
    那個身材最高大的是殿前司捧日軍的都指揮使劉鎮,旁邊領頭的是辛興宗,辛永宗和辛道宗三兄弟,他們卻是侍衛親軍司的人。
    楊元嗣好奇怎麽還有跟老辛名字一樣的人,不免就多看了看。
    辛興宗七尺五六,身材纖瘦,一雙狹長的眼睛也回看了元嗣一眼。
    他那個眼光令元嗣說不上哪裏不舒服,就是不太喜歡。
    左邊卻也有一張凳子,隻是凳子前的那人卻也並沒有坐下。
    這人有個五十出頭的年紀,八尺開外的身材,紅黑的臉色,看著就是一員猛將。
    他後麵站了兩個年輕的將軍,一個臉色白皙,留著兩撇精致的胡須。另一個九尺開外的身材,黑色胡須黑色麵皮,卻好似張飛。
    這人是鄜延路的兵馬總管劉延慶,那個白的是他三兒子劉光世,黑的是前鋒大將王淵。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