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為民請命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楊元嗣心裏卻並不著急了,別人都想搶著建立功勞,他卻不擔心。
現在的情況已經是很明了,童相說誰行誰就行,不行也行。
楊元嗣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要撈一實權的節度使,能達到目標就行,過程無所謂。
他不管眾人的目光,上了江中的大戰船上。
劉夢龍的大船長十幾丈,寬也有五丈,這人也是個心細的。
童貫的帥帳在甲板後方,有兩層樓。
一層是會客之所,二層是童貫的居所,裝飾都極為奢華。
童貫和楊元嗣坐在茶桌旁邊,他緩緩道:“現在都是自己人,你說平定方臘勝算幾何?”
楊元嗣也認真道:“就下官跟賊人交手看,他們戰鬥力不及禁軍。不過……”
童貫皺眉道:“直說無妨。”
“方臘之所以能夠成事,是天災也是人禍,朱勔花石綱之害為甚,苛政不除,殺了方臘還有圓臘等等。”
楊元嗣心想童貫也是人中龍鳳,不會不懂這麽淺顯的道理。
“童相的誌向,元嗣也知曉,在北不在南,江南朱勔鬧的也太不像樣子了。”
江南人一直傳說,方臘本來是個漆園的園主,也是被“花石綱”逼迫的沒有辦法才揭竿而起。
元嗣倒是覺得他應該是蓄謀已久,從他散播摩尼教的行為和教義來看,這個人是有野心的。
但是跟從他的普通百姓確實是活不下去了才起來造反,畢竟隻要有口飯吃,誰也不願意拚命。
童貫聽元嗣說到在南不在北的時候,正好看說到了他的心裏。
現在童貫作為一個太監,人生已經圓滿了。
收複燕雲,那可是太祖太宗都沒有完成的偉業,要是一個太監做成了……
當一個人在夜裏想到這個情景的時候,他甚至激動的渾身發抖。
楊元嗣今天能說這些話,他也挺感動。
說明這個小夥子是將他真正的當做自己人了。
這些情況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但是願意說出來的人卻不多。
因為造成這個局麵的不是哪一個人,也不是官家,是整個朝廷。
說了這些道理元嗣也未必懂,年輕人不經過磨煉是不會成長的。
他點了點頭,說道:“你回去著一封公文,以登州應奉局的名義,懇請官家取消江南的花石綱,減輕賦稅,我自會給你呈上去給官家。”
楊元嗣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他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連禮儀都不懂的官場雛兒了。
童貫這樣做,就是想將這件事情的聲望全部加到自己身上。
童樞密是個奸臣不假,軍事能力有限也是真的。
不過到現在為止,他對楊元嗣是真誠的,也是在真心的幫助元嗣。
元嗣行了個軍禮,繼續說道:“恩相天威,禁軍驍勇,蕩平賊寇。隻是這方臘占了地利,恐怕越往後越是難辦。”
童貫說道:“常州城也已經圍了五六天了,確實是塊難啃的骨頭。”
楊元趁機說道:“我手下有幾個人,善於攻城,不如讓我去看看?”
童貫沉吟不語,隔了一會兒說道:“先不急,再等兩天看看吧。”
元嗣下船以後,將景川叫到身邊仔細的跟他說了一通。
景川點了點頭,率領一個隊人馬,往常州去了。
元嗣晚上和童貫的侍衛親軍都駐紮在江邊上,江邊的晚霞絢爛,太陽還沒有完全落山。
禁軍的將士們久居京城,吃的用的都是上品。
但是大家不可能都像童樞密一樣,出征都帶著廚師。
所以飯菜就有些不太合口味,軍營邊上有不少扔出來的殘羹剩飯。
一群乞丐在那裏爭搶,有的來的晚了跟先前的那波打了起來。
楊元嗣看著這些乞丐,心情沉重。
盧進義和宋江等人跟在他身後,吳用也皺著眉頭在其中。
宋江好像有話要說,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楊元嗣說道:“有話就說吧,咱們之間沒必要有什麽隱瞞。”
宋江咬了咬牙,說道:“指揮使這道奏疏直達天聽,不知道官家是如何態度,我認為有些冒險。”
楊元嗣笑了笑了,看向盧俊義,問道:“你怎麽看?”
盧進義也皺著眉頭,緩緩道:“指揮使的名聲已經在江湖上流傳,我看海州之人都知道了您的大名,我也認為沒必要冒如此風險。”
楊元嗣歎了一口氣,這些人還是沉浸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泥潭當中,沒辦法爬出來。
其實在大宋朝找個為民請命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也許陳東算一個。
其他景川、趙緯綸、劉十三等人三觀還算是正確,但是他們之所以出生入死,目的肯定不是為了拯救萬民於水火。
這些人的主心骨就是自己,他們完全是依附於楊元嗣的而存在。
有的是因為兄弟情義,有的是因為知遇之恩,不一而足。
世上最難把握的就是人心,景川他們還好說,一想到以後要麵對的是盧進義宋江等人,楊元嗣頭都大了。
他指著江邊的那些乞丐,問盧進義道:“盧員外認為這些人為什麽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盧進義不知道他為什麽會突然問這個問題,隨口答道:“天地造化,人有聰明愚蠢,祖上有積德造孽,實在是難以言說,天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楊元嗣不想跟他討論學術問題和玄學,直接說道:“也許天道有輪回,但是我認為天下崩壞必定有人禍。”
“朱勔在江南橫征暴斂,與方臘叛亂之間肯定有直接的關係,我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看到這些又會有什麽想法。”
楊元嗣看著身後眾人,認真的說道:“不管你們信不信,我這次上書取消應奉局,為的就是江南的百姓,毫無私心。”
盧進義聽的目瞪口呆,宋江若有所思,吳用眼睛精光閃爍。
劉十三哈哈大笑,“想不到阿哥還是個活菩薩,我倒是沒看出來。”
楊元嗣也笑了起來,說道:“別說你,我以前都不信。”
眾人也不知道他是自謙還是在裝模作樣,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反應。
還是吳用反應比較快,拱手道:“指揮使胸懷萬民,足可以比肩古代聖賢!”
盧進義和宋江也反應過來,一起拍手叫好。
楊元嗣背著手看著江邊的夕陽晚霞,沉默不語。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