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宋地道戰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礦工中也有自己的組織和頭領,陶宗旺正是這樣的領袖。
不過他更勝一籌,有自己獨立的組織,從不依附於哪一個礦主。
這人黑白兩道通吃,心狠手辣武藝高強,連方七佛都有意招攬。
隻是陶宗旺雖然是混黑道的,可是誅九族的買賣他也不敢去幹。
況且會裏的兄弟們一致認為,方臘成不了大氣候。
有時候人的眼光總是由自己的地位決定的,在礦工們看來,工會就是東南大地上最強的戰力。
方臘放著最強戰力不用,去拉攏那些水賊草寇,能成什麽大事?
正好這個時候,花榮找上門來了。
花榮跟陶宗旺是過命的交情,加上能夠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的事情誰不願意做?
楊元嗣聽他長篇大論,說了一刻鍾也沒有說出重點,問道:“你是怎麽確定我就是楊元嗣的?”
陶宗旺抹抹嘴巴,說道:“楊無敵的威名我也曾說過,況且花兄弟說指揮使的容貌隻有英俊二字,那就非您莫屬了。”
楊元嗣現在臉皮已經鍛煉出來了,擺手說道:“區區皮囊罷了,陶兄弟冒險出城不會是為了誇我英俊吧?”
堂下的眾人聽的元嗣如此說話,有人目瞪口呆,有人沉默不語。
花榮自從跟著叛軍進了城就住在陶宗旺東城的房子裏。
早幾年陶宗旺就已經不親自下井采礦了,他更多的是扮演了工會領袖的角色,家裏也頗有餘財。
花榮本來的打算是說動陶宗旺一起加入赤旗軍,還沒等陶宗旺拿定主意,叛軍就封了城。
看著叛軍準備死守,一開始他們的打算是奪一座城門,然後放朝廷大軍入城。
隻是他們太想當然,也小看了方臘軍的力量。
方七佛是方臘的族弟,本身就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手下又有兩員大將。
其一司行方,是江南少有的騎兵將領,馬上一支亮銀槍,曾經一個人殺了一百六多個山賊。
其二是王定六,敏捷如猿猴,背著六支標槍,百步以內百發百中,可以貫穿重甲。
這兩人率領的兩萬精兵是方七佛的本錢,精銳不可擋。
城內還有三萬多叛軍,每個城門都能分一萬多人。
陶宗旺的部下能用的隻有三百來人,要是強行攻門,跟送死也沒有什麽區別。
這個方案否定了,花榮也沒有什麽好辦法,聽聞朝廷大軍已經在攻擊常州,打算實在不行就逃出城去,投奔楊元嗣。
陶宗旺反而否決了花榮的提議,先不說逃跑的難度很大。
要是這時候就跑,那花榮豈不是白來了,自己這樣去投奔,臉上也沒有光。
陶宗旺思索了很長時間,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
咱們這群人最擅長的是什麽啊,打洞挖礦!
自古以來,挖地道攻城就是中原軍隊的傳統藝能。
但是到了江南,這個招數基本就沒有什麽用處了。
蘇州城外的土地往下挖一丈就開始在外冒水,沒有人能在這種地理條件下挖地道。
但是哪行都有出類拔萃的專業人士,恰巧陶宗旺就是挖地道的高手。
說幹就幹,他們借著莊園的掩護開始挖地道。
果然土地十分鬆軟,而且地底下不到兩丈就出現了地下水。
不過雖然困難,也難不住陶宗旺,他有自己獨特的排水法,用木石做頂居然真的挖了一條地道出來。
還沒等陶宗旺說完,楊元嗣心中大喜,原來攻破蘇州的答案在這裏啊。
陶宗旺說為了防止暴露,他將城外的出口設置在一處密林之中。
楊元嗣急忙問這秘道現在能否順利使用。
“必須要快,因為我要瞞著守軍,沒有足夠多的木頭支撐,估計撐不過三天了。”
楊元嗣點了點頭,確實他們能夠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隻要能夠有精銳進入內城,裏應外合之下,攻破蘇州也不難。
楊元嗣問道:“花榮為何不親自前來見我?”
陶宗旺笑著回道:“指揮使不知道這地道之事,通道狹窄,隻能容兩人並排通過,況且內裏黑暗,見不得一點兒光,非我不可啊。”
楊元嗣也笑道:“是我欠考慮了!”
既然地道如此狹窄,想必大軍進城的速度必定快不了,需要當機立斷。
楊元嗣立即命令景川帶隊,從今天晚上就開始通過地道進城。
這次隻留宋江吳用帶著李重山留一個連守營看馬,其他的赤旗軍包括盧俊義的部曲,全部進城。
這邊安排妥當,楊元嗣急忙連夜去找童貫,匯報自己的作戰計劃。
童貫聽了也是大喜,急忙將劉延慶和劉鎮、王稟等也叫到帥帳議事。
眾人聽了元嗣的計策都拍手叫好,王淵甚至主動請纓要跟著一起進城。
楊元嗣本來想著進城的都是赤旗軍,便於指揮。
不過他知道王淵率領的一千鐵甲軍是西軍中的精銳,他們的鐵甲防護力在巷戰中的作用確實很大。
況且自己也不能將立功的機會完全握在手裏,不利於友軍的發揮和情緒穩定。
童貫看向元嗣,元嗣說道:“那就請王統製趕快回去準備,天明前必須要全部進城。”
王淵立即下去準備集結隊伍,隨赤旗軍一起入城。
明天正麵攻擊城牆都是佯攻,劉鎮負責指揮全局。
王稟和劉延慶率領三萬精銳,等著打開東門後入城,跟叛軍巷戰。
童貫站起身來,沉聲說道:“能否攻克蘇州城,在此一舉,明天我親自督戰,獎功罰過,希望諸君努力!”
眾人哄然應諾,各自回去準備。
楊元嗣回到營中,李重山正在來回踱步,他急切的說道:“我想要跟父親一起去!”
這個義子雖然個子已經七尺多,但是年齡實際上還是個兒童。
楊元嗣帶他出來是為了培養他熟悉戰場,指揮部隊的能力,可不是帶他來肉搏的。
況且誰也不知道明天城內會發生什麽情況他不能帶著重山去冒險。
李重山看自己的請求被駁回,又說道:“城裏巷戰,比不得戰馬奔馳如風,還請父親穿上鐵甲。”
楊元嗣心裏一陣感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吧。”
宋江和吳用也說道:“指揮使珍重,由我們看護衙內,你放心吧。”
楊元嗣將弓背在後背,提了一支長槊,和劉十三一起到了地道的入口。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