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開戰
字數:4336 加入書籤
韓世忠將信鴿放走,等了有半天時間,信鴿果然帶回了城內的回信。
眾人鬆了一口氣,這說明通過信鴿傳遞消息這條路走的通。
他仔細跟楊元嗣的親衛們指導了飼養信鴿的要領、方法,這才放心離去。
韓世忠趁著杭州城水門還沒有關閉,急急忙忙又返回了城中。
不過韓世忠帶來的信息卻沒有減輕楊元嗣的擔心。
他腦海中又有了一條斷斷續續的線,可是得到的消息又印證不了他的判斷,非常難受。
這幾天唯一的好消息是童樞密準備對著杭州城發動總攻了。
這段時間大家都比較鬆弛,可是軍營內的工匠沒閑著,杭州周圍有的是高大樹木,足夠製造攻城器械。
宋軍營寨內的雲梯堆積如山,箭樓也有了二十多架。
童貫看著官軍嚴整的軍容,強大的攻城器械,信心十足。
他坐下的黃驃馬,是元嗣從渤海良駒裏麵精挑細選出來的,高大威猛。
禁軍中挑選出的六個身高九尺以上的壯漢護衛著中軍大纛,“童”字大旗迎風飛舞。
禁軍的天武軍和神武軍精銳穿著金甲守衛在童貫周圍。
禁軍軍卒身材高大,儀表堂堂,刀槍閃亮,令人望而生畏。
王稟手持長槍,騎著一匹黑馬站在隊伍的最前方。
大軍右軍是捧日軍,大部都是騎兵,都指揮使劉鎮自然是站在了最前麵。
楊元嗣是副都指揮使,率領著赤旗的兩千騎兵守在劉鎮右後側。
左軍是西軍的大陣,劉延慶、劉光世父子在最前,前鋒大將王淵提著一柄大斧一馬當先。
童貫右側是一輛寬大的戰車,車上載著四麵大鼓,四個赤裸著上身的壯士用力的敲打著鼓麵。
激昂的鼓點配合著大軍前進的腳步和馬蹄聲,聲震四野。
二十萬大軍漫天的旗幟,刀槍如林,向著杭州城前進。
方臘的城寨土牆有一人多高,所有的守軍都躲在牆後待命。
城寨前麵有三道兩丈多寬,一丈多深的壕溝,為了阻止戰馬的奔襲,也能阻擋步兵的快速推進。
不過對付這種防禦方法,童貫也有秘密武器。
戰鼓響了三通,最前麵的廂軍讓開一大片空地,一支特別的隊伍走了出來。
這些人是神臂弓射手,是從種師道的西軍中緊急借調過來的,是宋軍中真正的精銳射手。
神臂弓本來是宋軍野戰最為依賴的強弩,是大宋禁軍的利器,最精銳的射手也在禁軍當中。
可是隨著承平日久,訓練鬆弛,禁軍的射手技術越來越差,神臂弓的保養也越來越隨便。
什麽弩機損傷,弓弦斷裂隻是平常,更有甚者,神臂弓射手竟然踏不開弓弦。
這些情況童貫完全知情,知道禁軍神臂弓射手已經不可用。
現在也隻有西軍中還有真正的神臂弓了。
強弩在攻城當中的作用非常大,種師道派遣大將曲端率領五千神臂弓射手來童貫帳前聽用。
曲端七尺二三身材,身穿重甲,手裏舉著一麵黑色的小旗,用來指揮。
此時離方臘軍營寨還有三百多步,即使是楊元嗣也射不了如此遠的距離。
這時候神臂弓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神臂弓長三尺三寸,弦長二尺五寸,弓力之大必須要用腳踏才能上弦。
西軍的射手都戴著範陽笠,穿著大紅色的戰襖。
曲端將手中的令旗揮下,千弩齊發,天空仿佛都被黑色的箭矢所遮蔽,暗了下來。
可想而知營寨後方臘軍的心情有多恐懼,他們拚命的縮在掩體之中。
實在無處可躲的人抓住身邊一切可以遮擋身體的物件舉在頭上。
楊元嗣也是第一次見識到神臂弓的威力,一寸多的箭頭穿過木盾釘在敵人頭骨上叮咚作響。
這一輪齊射對方臘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宋軍步兵趁著這個間隙撒開大步朝著方臘營寨瘋狂前進。
最前麵的是兩湖來的廂軍,他們甚至連一片甲也沒有,隻穿著輕便的戰襖。
廂軍們每個人都背著一個布袋,裏麵裝滿了泥土。
等靠近營寨之後,廂軍們紛紛將布袋扔到壕溝中。
看著又深又寬的壕溝竟然在兩三個衝鋒之後就被填平!
童貫摸著胡子,滿意的看著戰場上的形勢。
楊元嗣發現大宋軍隊也不是自己印象中的毫無章法。
這個戰術就非常漂亮。
方臘軍幾乎完全被神臂弩壓製,隻能零星的用弓箭還擊。
隨著壕溝的填平,宋軍前隊一擁而上。
官軍最大的傷亡反而發生在這個看似順利時候。
宋軍前鋒一路暢通,將雲梯架上營寨開始攻城。
廂軍手持刀槍,如螞蟻一般攀附在雲梯上,向著營寨衝擊。
方臘軍看到神臂弩停止了射擊,也都衝出來跑到寨牆上防守。
兩軍短兵相接,開始廝殺。
戰場上殺聲震天,殘肢斷臂遍地,哀嚎聲四起。
龐萬春騎在一匹黑馬之上,率領著他的弓箭隊開始行動。
他們的弓射速非常快,一個人帶了一百多支箭。
城牆下的宋軍密密麻麻,根本就不用瞄準,隻要拋射就能對這些無甲目標造成巨大殺傷。
廂軍們隻覺得箭如雨下,身邊的人紛紛中箭倒地哭爹喊娘。
大宋廂軍的戰鬥力和戰鬥意誌基本等同於街頭流氓,其實他們本來就是市井瓦舍的浪蕩子出身。
隻是後麵就是大刀闊斧的督戰隊,他們也不敢後退,隻能冒著巨大的傷亡繼續往前衝。
童貫臉上微微變色,對著傳令官耳語了幾句。
傳令官從手中挑了一麵綠色的三角旗幟,向著右前方揮舞了四下。
楊元嗣轉頭看去,知道這是命令騎兵發起衝擊的信號。
所有的登州騎兵的雙眼都緊緊盯著楊元嗣的右手,在他們眼裏哪怕官家的命令也不過是個屁。
隻有楊元嗣的命令才能使他們赴湯蹈火,一往無前。
楊元嗣剛舉起右手,隻見西軍中衝出了一隊烏雲一樣的騎兵。
這隊騎兵全是輕甲,衣甲全部都是黑色,包括馬都是純黑。
大宋的騎兵本來就不多,沒夠做到馬匹顏色統一的隊伍,楊元嗣更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這群騎兵約有三百多人,但是衝鋒起來的那種氣勢抵得上三千人。
楊元嗣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軍威的宋軍,心中暗暗喝彩。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宋:逆轉靖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