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後的摩尼教徒【五】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A+A-


    麻石又繼續補充道:“那山穀邪門的很,如果將穀口封住,在裏麵就是鬼打牆,沒有向導一年也走不出來!”
    楊元嗣他如此說,立即命令花榮召集五百騎兵,跟著麻石一起趕到鳥愁澗。
    這個時候方臘估計也不會在穀口布置過多的兵力防守,辛興宗他們的結局隻有看他們命硬不硬了。
    楊元嗣命令魯達和楊信帶著一千騎兵跟著麻岩先行,到了清溪集合,等待麻岩將他們族人裏的戰士全部召集齊全。
    他又讓吳用拿了十萬貫的銅錢,給了麻岩作為賞賜,麻岩千恩萬謝的去了。
    宋江說道:“指揮使宅心仁厚,隻是不知道這些蠻夷是否能靠得住?”
    楊元嗣笑道:“正是因為這些人是蠻夷,所以靠得住啊。”
    宋江不解其意,盧進義卻在旁邊頻頻點頭,顯然領會了其中的奧妙。
    楊元嗣也不想多做解釋,命令全軍休整一天,兵發清溪,準備這跟叛軍的最後一戰。
    好在天公作美,一連幾天都是風和日麗,大軍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到了清溪。
    清溪縣是方臘起事時候的大本營,現在呂師囊知道守不住,索性棄了城入山。
    楊元嗣看到城內隻剩了不到五千人口,全部都是老弱病殘。
    他將大軍駐紮在城外,拿出自己的印信,簽發了征集糧草的手令,派出十幾支小隊去周圍郡縣征糧。
    楊元嗣繞著大營轉了一圈,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清溪縣果然名不虛傳,縣城外麵連個能夠駐紮六萬人的平地都沒有。
    宋軍的營帳很多都駐紮在樹林邊的山坡下,楊元嗣立即命令他們往前五十步,離開樹林。
    果然第三天的晚上就有方臘軍的斥候來襲營,宋軍營寨早就做好了準備,叛軍剛出樹林就受到了迎頭痛擊。
    不過這些斥候在樹林和山地裏穿行,敏捷如同猿猴,宋軍追擊了一陣一無所獲。
    楊信和王淵害怕方臘軍有埋伏,急忙命令後撤,雙方各留下了十幾具屍體脫離了接觸。
    楊元嗣這時候更加警惕,命令巡邏隊日夜不停警戒,嚴厲軍法,三軍肅然。
    辛興宗和楊惟忠的部隊是在第四天傍晚趕回來的。
    楊元嗣看著這群乞丐一樣的人,心裏也難免感慨。
    本來都以為西路軍是個輕鬆的差事,沒夠從背後直接攻擊方臘的大本營,哪裏想到最後是這個結果。
    辛興宗他們出發的時候鬥誌昂揚,行軍千裏都沒有遇到叛軍的抵抗,自以為聲東擊西之計成功。
    哪裏知道在鳥愁澗遇見了留守叛軍的主力,宋軍五戰五勝,打的叛軍丟盔卸甲。
    辛興宗指揮全軍突擊,漫山遍野的追擊敵人。
    楊惟忠眼看形勢不對,好像是方臘軍在詐敗,誘敵深入。
    辛興宗卻毫不在意,他笑道:“你看這叛軍軍卒裏,有三成是婦女,有些樣誘敵的嗎?”
    “定然是那賊人想不到我們能兵分兩路,倉促迎敵,咱們正應該勇往直前,一舉破敵!”
    楊惟忠看情況確實也跟他說的差不多,慢慢也放心下來,指揮著番軍進擊。
    宋軍的普通軍卒看到敵軍裏竟然有女兵,更是舍了性命一般往前追趕。
    兩軍你追我趕,慢慢就到了鳥愁澗。
    這鳥愁澗是一座大山穀,兩側高山不下百丈,陡峭無比。
    中間山林密集,常年瘴氣彌漫,十步以外不能見人。
    辛興宗這時候就發現情況不太妙了,他想約束自己部下停止追擊,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他的親衛都忙著去搶奪絹帛了,這種情況下軍卒們也看不清什麽旗語指揮了。
    呂師囊站在穀口的高上,旁邊都是堆積起來的巨大石塊,用藤條和木柵欄固定。
    旁邊的方肥人如其名,長得是肥頭大耳,他顯然沒有呂師囊的耐心,興奮的喊道:“他們入圈套了,終於入圈套了!”
    呂師囊則是要沉穩許多,他眼看著宋軍大部分進入了包圍圈,才將手中的令旗揮舞。
    方臘軍看到軍令,將栓住巨石的藤條斬斷,山上的巨石借著山勢滾落到穀口,正好將穀口封死。
    宋軍大部分都進了穀,隻有一少部分人還在穀外。
    呂師囊指揮著外圍的軍卒將剩餘的宋軍殺散,又看了一眼洞口的機關,滿意的率軍離去。
    辛興宗聽的山上巨石滾動的聲音就知道不好,等他看到山穀口已經封上了早已無力回天。
    宋軍一開始也沒有太當一回事,等了一會兒沒看見叛軍的伏兵發起攻擊,慢慢也放下心來。
    看來這什麽叛軍伏擊也不過如此,大宋禁軍的精銳還能怕了他們不成?
    楊惟忠派出了十幾個小隊探路,過了兩個多時辰還沒有回來,大家這才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妙。
    山穀中濃霧重重,前麵十幾步就看不到人影,兩萬多宋軍擺開了一字長蛇陣。
    大家覺得好像周圍四處都是人,又好像身邊都沒有人。
    開始辛興宗還指揮軍卒搬運穀口的巨石,隻是這石頭巨大無比,大的有兩層樓高。
    這些石頭都是從山上直接開鑿放下來的,要想再移動可就困難了。
    宋軍隻能轉移了目標,四處尋找有沒有別的出路。
    這山穀看著狹長,實際上寬度至少有個七八裏,長度都有三五十裏,要不然也放不下這兩萬多人馬。
    等派出去的斥候都來匯報,辛興宗才發現陷入了絕境。
    宋軍每個人都隻帶了三天的糧草,還有個不到一百匹軍馬。
    楊惟忠是個宿將,立即就猜透了方臘叛軍的意圖,這是要圍困死他們。
    破解圍困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迅速突圍,另一種是找到糧草的來源。
    這兩種方法現在看來都不太好實現,按說山穀隻有兩個出口。
    可是眾人在山穀裏轉了幾圈,至少找到了七八個封起來的穀口。
    辛興宗知道這是遇到了鬼打牆了,心裏更加鬱悶。
    現在看來隻能在穀內尋找野物充饑了,想不到這裏叫做鳥愁澗,真是連個飛鳥都沒有。
    要是沒有別的方法,隻能殺馬來充饑了,要是馬都沒有了,那麽剩下來的隻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