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燕雲攻略【八】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A+A-


    童貫倒是也沒有什麽想瞞,這次主帥的人選也不是他能決定的。
    本來楊元嗣是童貫準備的收複燕雲的底牌,現在看來殺雞不用牛刀。
    他覺得大宋禁軍又支棱起來了,我上我也行。
    不過童樞密本來就是帶兵的人,他的方略簡單來說就是鉗型攻勢。
    西軍以種師道為領略使,率十五萬西軍在雄州和禁軍匯合。
    然後兵分兩路出發,在析津府下取起,一鼓作氣攻下南京,成就這蓋世功業。
    楊元嗣想了想,這個策略從戰略上來說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看怎麽實施。
    他嚴肅的對童貫說道“樞密不可大意,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咱們也不能小瞧了這遼軍……”
    童貫哈哈大笑,安慰元嗣道“月滿則虧,元嗣可不能索求無度,鮮衣怒馬,正是得意之時啊。”
    楊元嗣知道他又會錯了意,哭笑不得。
    不過這次有種師道率領的西軍,楊元嗣放心不少。
    老種領略相公是個穩重的人,進攻燕雲就要烏雲壓城,大軍壓境一城一城的拿下來就行了。
    耶律大石現在困守在析津府裏,應該也是隨時做好了要逃的準備。
    大宋要的是燕雲,又不是耶律大石的命,最好的辦法就是點到為止,讓他自己將城池讓出來。
    楊元嗣想的是將耶律大石交給金國去處理是最好不過了。
    他將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的告訴了童貫,童貫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其實根本沒往心裏去。
    等楊元嗣走後,童師禮說道“我看楊指揮使說的也有道理,父親要不跟領略相公商議一下,宜緩不宜急。”
    童貫笑道“元嗣太過於杞人憂天了,天兵到處,漢人無不望風而降,區區契丹人如何能夠抵擋?”
    “況且康王監軍,官家也容不得我們緩行,你且寫一篇檄文來。”
    童師禮總覺得心神不定,也隻能按照童貫的安排下去辦理了。
    當大軍正式出征的時候,徽宗親自相送,轟動了半個汴京城。
    劉十三和張固安都跑出去看熱鬧,真是旗幟遮天,刀槍如林。
    楊元嗣可沒有如此心情,他現在就等著趙緯綸到來了。
    花榮跟在神武軍中,大軍沿著驛道前行,一路上沃野千裏。
    汴梁作為一國首都,有利有弊。
    作為一個貿易和經濟中心,本來就處在產糧區,加上運河的運力,完全能夠撐起這百萬人口的體量。
    但是在軍事地理上,汴梁的位置就不妙了。
    中原地區隻有黃河是天險,沃野千裏無限可守。
    隻要過了燕雲的山區,騎兵南下幾乎可以長驅直入,毫無阻擋。
    花榮年輕時候顛沛流離,幾乎踏遍了大宋的所有軍州。
    隻是他現在跳出了江湖,作為一個軍事將領來看地勢,又有一番不同的感想。
    趙構的馬術也非常好,他舍棄了侍衛們準備的馬車,騎在一匹高大的白馬之上。
    旁邊一員大將全身鐵甲,豹頭環眼,卻是林衝率領著銀槍班護衛。
    徽宗可能不是個好皇帝,作為一個父親他還是很合格的。
    這次出征雖然在他看來沒有什麽危險,基本是走個形式。
    不過萬事就怕萬一,他還是讓自己的銀槍班作為趙構的貼身侍衛,保護他的安全。
    趙構看著眼前的雄壯的雄州城池,胸中感慨萬千。
    他自認為才能不在太子和那幾個哥哥之下,隻是自己出生的晚了一些而已。
    對於太子和皇位,他也不敢抱有什麽奢望,也樂得看趙楷和太子相爭。
    隻是想不到天上掉餡餅,這次官家居然安排自己作為元帥出征。
    他心中激蕩,暗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將這次北伐打又快又好,也不枉官家的信任。
    此時雄州城外大軍雲集,十五萬西軍已經來了三天了。
    大宋的軍隊戰鬥力可能不行,但是得益於發達的驛道和繁榮的經濟,後勤補給還是非常給力的。
    源源不斷的糧草被運進大營,糧倉周圍騾嘶馬喊,熱鬧無比。
    大帳內同樣也是燈火通明,眾將圍在地圖旁邊爭論不休。
    種師道眉頭緊鎖,他聽說這次出征沒有楊元嗣的時候心裏就很不舒服。
    童貫跟種師道一直都不對付,這次他的職位是都統製,統領西軍,理論上跟童貫是平級的。
    這也是種師道擔心的地方,童貫這個人驕傲自大,自以為知兵,打順風仗沒有問題。
    隻是萬一戰事不利,需要兩軍緊密配合,這時候肯定就會出問題。
    現在也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第一次上戰場的康王身上,隻有穩紮穩打,保證自己的糧道和後方。
    如此的戰法雖然不能速勝,但是可以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種師道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很快就將他的計劃打的粉碎。
    等禁軍也趕到雄州後,趙構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
    康王殿下肯定不可能駐紮城外,他在城裏挑了一座大宅作為帥府。
    童貫當眾宣讀了那篇文采斐然的檄文,眾將拍手稱讚,城內的文官們更是互相唱和,一片祥和。
    趙構的策略也很簡單,集中將軍所有的騎兵,直奔遼國南京。
    其餘的步兵過白溝河,繞過堅城向北進發,與騎兵匯合。
    單獨安排一隊宣撫軍,接收來投降朝廷的的民眾和軍卒。
    種師道聽了大吃一驚,宋軍的騎兵加起來才有六千多人,析津府光遼軍就有十五萬。
    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用六千騎兵去攻擊十萬人的堅城?
    現在宋軍所有的邏輯都是建立在遼軍不堪一擊,百姓望風而降的基礎上。
    種師道立即說道“殿下不可,如此冒進,萬一遼軍繞後,斷了我們的糧道,大軍進退不得,情形就危險了。”
    童貫等種師道說完,滿臉嗤笑,“經略相公恐怕是年齡大了,有些怯戰也屬正常。”
    “殿下率領天兵,吊民伐罪,必定勢如破竹。”
    “大軍有三十多萬,泰山壓頂,必定一鼓而下,如果按部就班,讓遼軍有了準備,反而不美。”
    趙構也是讀過一些兵書的,種師道又是經年的宿將,他的意見也不能不重視。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宋逆轉靖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