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白溝河之戰

字數:4017   加入書籤

A+A-


    辛興宗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正中眼前一個奚兵的喉嚨。
    奚軍憑借著騎兵的衝擊力第一波進攻就給宋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宋軍行軍中很多人都沒有披掛甲胄,驟然遇襲,慌亂無比。
    隻是這遼國驛道本來就不太寬闊,加上路上擠滿了人,宋軍被遼軍衝,很多人都被擠到了白溝河裏。
    這時候其實奚族步兵已經失去了衝擊的優勢,雙方混戰在一起,隻是由於宋軍遇襲,處於劣勢。
    李繼恩在看見第一個奚軍騎兵的時就想起了楊元嗣的話。
    他立即阻止軍卒們上前迎敵,反其道而行之。
    神武前軍的軍卒們來不及披掛鐵甲,隻能按照平時的訓練,列成了一隊隊的長槍陣型反而迎著山坡衝了上去。
    童貫能夠在遇到襲擊的第一時間組織反擊,沒有馬上逃跑,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宋江和盧進義的部隊混在一起,差不多在整個大隊的中間部分。
    蕭幹攻擊的主要是宋軍的前隊,隻有小部分奚軍向著這邊發起攻擊。
    盧進義本身就武藝高強,鹿彪率領著侍衛們守在他左側,根本就不懼怕這點兒攻擊。
    宋江本身武藝低微,旁邊還有一個跟他差不多的吳用。
    不過這兩個人雖然本身武力不行,指揮和統帥能力卻還在盧進義之上。
    宋江立即感覺到遼軍的戰法不對,如果是伏擊的話,最好的策略是攻擊長蛇陣的中段,兩麵夾擊。
    可是遼軍卻是一味猛衝,隻是將宋軍從中間截斷,反而容易被繞後。
    神武前軍的李繼恩肯定是個聰明人,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往左側的山坡上衝鋒了。
    宋江來不及阻止盧進義,他已經率領著前部的騎兵衝入了敵陣了。
    吳用急忙命令秦明和董平率領軍隊也向著山上反衝鋒。
    耶律大石緊緊握著手中的長槍,雨水像瓢潑一樣讓人睜不開眼睛。
    他身後是十五萬遼軍的精銳,全部都舍棄了馬匹,穿著鑲著鐵片的皮甲。
    蕭幹的攻擊已經使宋軍的陣型混亂無比,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宋軍主要靠著旗幟指揮的溝通係統相當於不存在。
    耶律大石率領的大部分皮室軍的精銳已經繞到了宋軍的後方,他們攻擊的是主要目標是宋軍的指揮中樞。
    如果是平原行軍,一般來講,宋軍的中軍會在軍隊的正中央,所以叫做中軍。
    隻是這次情況特殊,童貫為了保證趙構的安全,將他安排在了後隊。
    趙構也算有些膽略,此時還能保持鎮靜,將金刀握在手中,指揮侍衛們彈壓想要往後撤退的禁軍。
    童貫心中暗暗叫苦,但凡趙構出了一點問題,自己就算將燕雲十六州都收回來也沒有什麽意義了。
    正在這個時候,幾聲響嘀穿過了大雨,落在所有人的耳中。
    宋軍後隊的山林裏密密麻麻的湧出了無數的遼軍,他們手中持著長槍,腰間掛著彎刀,一路呐喊著衝了過來。
    遼軍排著整齊的隊形,從山坡上往河邊推進,也不管前麵的宋軍如何反抗,隻是後隊接前隊,穩步前進。
    宋軍麵對如牆而進的遼軍毫無辦法,很多軍卒還沒來的及反抗,就像鴨子一樣被趕下了河。
    趙構這個時候看到漫山遍野都是遼軍,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的慌了手腳。
    林衝當機立斷,指揮著侍衛們簇擁著趙構就開始往回撤。
    趙構這人也有些優點,他不在乎那些華而不實的儀仗,正是這一點救了他和童貫的命。
    按照耶律大石以往對宋軍的了解,他們的統帥除了帥旗,還有一堆花裏胡哨的旗幟和華蓋。
    總之朝著旗幟最華麗最集中的地方殺過去就可以了。
    可是趙構身邊隻有一杆帥旗,那守旗的護衛眼看趙構極速撤退,也將大旗平放,跟著跑了。
    其實現在有沒有大旗,已經沒有什麽分別了。
    宋軍前後被分成了幾隊,首尾不能相顧,被殺的七零八落。
    耶律大石在亂軍中也很難找到趙構,索性也不再執著著去追,下令奮力追殺宋軍的潰兵。
    整個戰場上殺聲震天,伴隨著瀕死的哀嚎,不斷有人落水的聲音,宛如人間煉獄。
    戰鬥一直持續了兩個多時辰才慢慢停了下來,大雨也逐漸變小。
    白溝河裏塞滿了屍體,河水也被鮮血染的暗紅。
    耶律大石和蕭幹並肩站在河邊,兩人相視一笑,宋軍果然還是不堪一擊。
    他們連夜將戰場上還能用的衣甲輜重收拾帶走,宋軍的屍體直接推到河裏,
    耶律大石粗略估計,宋軍損失的人馬起碼有七八萬人。
    看來東路宋軍已經不足為懼,耶律大石留下兩個副將帶著三萬人馬駐紮在武清,監視著宋軍的動向。
    耶律大石和蕭幹率領著二十萬騎兵連夜趕往新城去斷西路軍的退路。
    趙構一路倉皇南逃,也體會了到了宋太宗驢車漂移的樂趣。
    至於其他宋軍更是逃得漫山遍野都是,李繼恩牢記楊元嗣的囑咐,翻山越嶺雖然狼狽,鐵甲也基本都丟了個幹淨,好在人卻沒有損失多少。
    花榮率領的騎兵就更難受了,山路崎嶇,樹深林密,他們隻能下馬步行,夜晚不辨方向,反而逃到了北方。
    宋江和盧進義的隊伍雖然損失很大,也算是逃出了生天,慢慢撤退回了保安軍。
    趙構和童貫由於跑的最早最快,竟然一路往南,一直跑回了雄州。
    苗傅和劉正延一邊撤退一邊破口大罵,也不顧的體麵。
    他們兩軍的兵員本來素質就不高,逃跑的時候更加沒有章法,掉到河裏的淹死了一半。
    不光是他們,那些中層軍官乃至底層的軍卒也開始破口大罵。
    雖然軍中軍規森嚴,不過比起自己的命來,什麽也不重要了。
    天色已經放亮,軍卒們將兵器輜重全部扔了了事,撒開腳步拚了命的往南跑。
    苗傅和劉正彥也不去管束他們,隻是拿著馬鞭象征性的抽打了幾個路邊的逃兵。
    辛興宗是最倒黴的一個,他本來就作為隊伍的開路先鋒,跑都沒地方跑。
    直到宋軍潰敗,他也隻能策馬向北,更困難的是馬也中了四五箭。
    辛興宗隻能棄馬步行,又走了十幾裏路卻發現迎麵來了四五十騎遼軍。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宋逆轉靖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