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你不知道的事

字數:4378   加入書籤

A+A-


    眾人知道楊元嗣接下來要說正題了,都放下了筷子,洗耳恭聽。
    “不知道這位是?”
    楊元嗣指著那位站起來的青年問道。
    蕭幹起身道“這是我的侍衛統領,耶律阿古哲,有萬夫不當之勇。”
    楊元嗣放眼去看,阿古哲身高八尺開外,麵色古銅,身材孔武有力。
    阿古哲上前一步,行了個軍禮,道“不知道王爺給我們的是什麽富貴?”
    楊元嗣環視全場,緩緩道“遼國已經覆滅,不知道都統以後有什麽打算?”
    蕭幹眼珠轉了幾轉,故意說道“族中長老多數意屬金國,我在左右為難……”
    楊元嗣哈哈大笑,卻不說話。
    劉十三站在他旁邊,幫腔道“我阿哥笑話你不說實話呐。”
    “剛才阿古哲說在座的都是爽快人,那我也不妨直說了。”
    “你們現在隻有一條路能走了,就是歸附大宋。”
    楊元嗣的聲音很大,他說完之後,所有的人都看向蕭幹。
    蕭幹幹笑幾聲,“王爺先喝酒,其他稍後再談。”
    楊元嗣知道他這是同意了自己的提議,具體係列需要詳談。
    宴席散後已經到了二更時分,蕭幹就迫不及待的找到了楊元嗣。
    隨同他而來的隻有阿古哲和另一個精瘦的年輕人,是蕭幹的外甥乙室巴斤。
    蕭幹來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要看看自己能賣個什麽價錢。
    郭藥師現在是春風得意,在大宋朝廷上風光無限。
    他投入了童貫門下,簡直被當成了燕雲的柱石。
    據說常勝軍的軍力達到了十幾萬人,糧餉充足。
    李處溫作為燕京留守,走的是蔡京的門路,活的也是十分滋潤。
    正是有了這些前車之鑒,所以奚人才想著投靠大宋。
    現在跟這些人談判,楊元嗣心裏已經有了底。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比較單純的,比起前世那些刁鑽的客戶好應付的多。
    你隻要了解到了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稍微加一點籌碼就可以了。
    蕭幹的需求很簡單,繼續保持自己的地位,同時給整個奚族爭取到一塊生存之地。
    楊元嗣能給他的要比這些還要多,所以談判進行的就非常順利。
    當蕭幹聽到大宋朝廷可以給自己一個蔚州節度使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他以前在遼國的南院,最高職位是樞密副使,名義上是軍方的二把手。
    可是誰都知道,南京的所有軍務都是耶律大石說了算,他就是個擺設。
    大宋的節度使也分為虛名和實名,虛名節度使隻是個榮譽稱呼。
    但是實封的節度使就不一樣了。
    郭藥師現在就是範陽節度使三年之內連土地賦稅都不用交。
    蕭幹要是能爭取到蔚州節度使,所有奚人都要感謝他八輩祖宗了。
    “王爺說的話可當真?”
    蕭幹端著茶杯的手都不太穩了,茶碗和茶碟相碰,發出“叮當”的聲音。
    楊元嗣忍住笑意,嚴肅說道“當然當真,不過要用些手段。”
    “隻要你按照我說的做,肯定如你所願。”
    蕭幹立即起身,給楊元嗣行禮道“王爺請教我,奚人全族必不忘你大恩!”
    楊元嗣的策略也很簡單,就是讓蕭幹待價而沽。
    以他對大宋朝廷的了解,如果蕭幹全族直接投降,那麽頂多能有個統製官的職位就不錯了。
    但是隻要表現出在金國和宋國之間搖擺,統戰價值就會迅速提高。
    楊元嗣還特別囑咐,不要提這些是自己的主意,也不要讓人知道自己來過蔚州。
    蕭幹站在頭腦裏完全一片空白,甚至都有些開始感激楊元嗣了。
    阿古哲的思維還比較清醒,說道“王爺如此無私為朝廷著想,實在是大宋之福。”
    這個家夥倒是比蕭幹聰明的多。
    楊元嗣知道如果沒有個合合理的解釋,他不會放下心裏的疑慮。
    畢竟咱在大宋可沒有一心為公的官員了。
    楊元嗣站了起來,滿麵憂愁道“我對朝廷忠心耿耿,怎奈本朝體製如此……”
    “如果這次還是以我的名義上書請附,必定會有人大做文章,反而影響你們……”
    蕭幹高喊道“不能落了王爺的功勞,就以……”
    楊元嗣還沒等他說完,直接擺了擺手,“我現在隻願家財萬貫,平安一生才好。”
    他表情蕭索,又展顏笑道“別忘了我的那份利,我還要在蔚州城內開個大店呢!”
    此時不光蕭幹,阿古哲和乙室八斤都沉浸在楊元嗣出色的演技中,
    無法自拔。
    經曆了短暫的沉默,蕭幹拍著胸脯道“王爺對我們奚族大恩,無以為報,金銀財寶任憑拿取。”
    楊元嗣當然也不是衝著他點兒金銀財寶來的,他仔細跟蕭幹說了張固安的聯絡方法。
    這些奚人雖然漢化已久,但是大宋朝廷和遼國南院也不是一個數路。
    張固安在汴梁可謂是八麵玲瓏,楊元嗣早給他傳遞了消息。
    蕭幹按照楊元嗣的指點,走了高俅的門路。
    徽宗果然大喜,這又是一件開疆拓土的壯舉。
    蕭幹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蔚州節度使的職位,還得到了一大批賞賜。
    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還需要楊元嗣解決的問題就剩下了耶律大石和耶律定。
    楊元嗣不能在蔚州多耽擱,隻住了三天就在蕭幹等人戀戀不舍的目光中出了城。
    在出北門的時候,楊元嗣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影一閃而過。
    等他追上去的時候,卻發現那人已經完全沒了蹤影。
    劉十三摸著後腦說道“那人好像是郭淮山的樣子,好久不見,我也看不真切。”
    楊元嗣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臉上一片陰雲……
    他跟劉十三都是一人雙馬,很快就追上了花榮。
    耶律大石的隊伍還在緩慢的前進,花榮的騎兵一直控製著馬速跟在他們後麵。
    楊元嗣問道花榮,最近遼軍的動向如何。
    花榮歎了一口氣,說道“耶律大石將晉王耶律淳宰了,頭都掛在杆子上好幾天了。”
    楊元嗣知道這是他們內部出了矛盾,並不意外。
    耶律大石看起來是完全要另起爐灶了,耶律淳估計還想著重振大遼的榮光呢。
    喜歡穿越大宋逆轉靖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大宋逆轉靖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