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朝老臣惹大禍,精明太子欲鋤奸

字數:5456   加入書籤

A+A-


    不僅是進了皇宮沒啥好處,而且海玉蛟知道,進了皇宮,自己就永遠走不了了。
    原來隻是個大內侍衛的頭,護國大將軍也是虛銜兒,哪天不想幹了,大不了撒個謊,就說自己要遠嫁。
    現在不行了,轉眼的功夫成了皇貴妃,一旦宗青死了,沒有新君繼位,宗青死了皇後,卻一直未立新後。
    也就是說,宗青死了,國無新君,又沒有皇後主持後宮,皇宮裏的皇妃貴人都加不上太字,而沒有太字的皇妃都不允許離開皇宮。
    海玉蛟在心裏暗自埋怨父親:老爹爹,您也是,這明明就是個昏君,您咋說他是個有為的明君?
    海空手捋長髯,給海玉蛟講了宗青的過去。
    提起宗青,年輕之時,那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武藝高強,文高八鬥,上通天文,下曉地理,公認的經天緯地之才。
    十一歲立為太子,第二年父皇親征西南藩國,平定叛亂,十二歲的宗青受命監國。
    這小宗青,別看年齡小,又是第一次監國,卻做了很多經天緯地的大事。
    大祥帝國曆經十一帝,雖然國泰民安,國富民強,卻在十二帝宗鴻時,崛起一批權高位重的重臣。
    大將軍何廣勝,丞相張天府,兵部尚書趙靖忠,吏部尚書邱楚鴻,首席諫議大夫鄺海銘,當朝太師高隸,這六個人都是三朝元老,手握重權,深得宗鴻信任。
    平時六個人做事嚴謹,助宗鴻勤理朝政,看上去盡心盡責,深得國王和滿朝文武的喜歡和愛戴。
    雖說跟皇帝關係不錯,這六個老頭卻和宗青矛盾重重,幾乎達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事情要從宗青被立太子,老國王宗鴻大擺筵席說起。
    東宮太子新立,大臣們來祝賀,能空著手麽?肯定不能。
    有送字畫的,有送古玩的,有送寶馬良駒的,也有送稀世寶刃的。
    唯獨這六位,什麽都沒送,每人還給太子寫下一句話。
    也不是什麽金玉良言,就是一些鼓勵的話,還有就是警示他不要驕傲,未來任重道遠什麽的。
    宗青很不開心,倒不是因為沒有禮物,而是覺得六個老東西倚老賣老。
    最讓宗青不放心的,是這六個人位高權重,把持著朝廷的權利中心。權利中心和睦齊心倒不是壞事,可六個人不送禮物,不說祝賀的話,這就讓宗青難受了。
    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威望是第一位的,樹立威望更是第一位的。
    你們可倒好,啥也不送沒關係,太子不缺錢,可你們不能倚老賣老,到這來指手畫腳是不是?
    太子宗青特別不高興,找人商量。
    找誰呀?小兄弟。
    宗青有三百多個兄弟,卻都不是皇子,宗青是獨苗,沒親兄弟。
    宗鴻考慮到自己家三代單傳了,這根苗金貴,從他出生那天就給他四處尋找夥伴。
    聽說給皇子找小夥伴,剛開始大臣們都把公子往皇帝身邊送。
    皇上不想要,皇上心說:我為啥給我兒子找兄弟?不就是防備有人暗害麽?你們的孩子送進來,就算你們無心加害,就算你們沒那個狗膽,可你們的兒子和我兒子混成哥們,將來我兒子長大了,繼承皇位,萬一被你們控製了咋整?
    可大臣們的麵子不能駁,更不能讓大臣們覺得不信任他們,宗鴻有辦法,安排親信去外麵散布謠言,說皇上找小孩進宮,其實是給小皇子擋槍試毒。
    這一下,大臣們都慌了,大臣們家裏的孩子開始裝病,各種病,有的病太醫都沒聽說過。
    大臣們跪著痛哭流涕,說自己家的孩子不爭氣,沒福分,還說他們去民間找。
    皇上心裏知道咋回事,假裝安慰大臣:“列位愛卿,你們也挺辛苦的,孩子又病了,還想著皇子,朕於心不安。
    給皇子找玩伴的事,你們就不用操心了,孤也是夢裏受到神仙指引,才想到給皇子找夥伴。
    列位愛卿的公子有恙,朕深感不安和惋惜。
    昨晚神仙又來了,告訴朕不必擔心,他老人家會送小孩進宮,也會為朕的愛卿們的公子治病。”
    真有神仙麽?沒有,那誰幫他找小孩子?宗鴻有自己的辦法,頒了道聖旨,給服役超過七年的老兵放假一年,讓他們回鄉省親。
    宗鴻又安排他的親衛隊找到這些老兵,給他們錢,讓他們尋找和小皇子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回來。
    衛士們反複強調:第一保密,第二孩子不是來當太監的,第三相中的留下來,家裏人享受榮華富貴。第四,沒相中的給錢送返鄉裏。
    士兵們問什麽條件,衛士告訴他們就一個條件:你們覺得可以給你們當兒子就行。
    就這樣,宗鴻給兒子選了六百個玩伴,陪讀書,陪練武。那時宗青才3歲,六百個人經常淘汰更新。
    等到了宗青八歲的時候,宗鴻讓宗青自己淘汰,自己選擇,最後定下來三百個玩伴,可以說都是跟宗青情投意合的。
    這些人裏也不都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有兩個是宗家的世交,開國元勳的後代,一個叫洪笙,一個叫海雲,可以說是宗青的親信,左膀右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哥倆聽宗青對六大權臣 不滿,也都覺得這六個人來者不善,明顯是來下馬威了。
    最後小哥仨一商量,這事不著急,查查他們,看看他們家裏的經濟條件。
    為啥查經濟條件?還是因為送禮的事。如果六個人廉潔,平時自律,那不送禮,還留下贈言,也無可厚非。
    如果他們自己驕奢淫欲,貪圖錢財,那這麽對待太子,就是想嚇唬和震懾太子。
    三個人撒出去三十個小夥伴,有的守在六個大臣府門外,有的悄悄潛入府內,沒幾天就得出結果。
    這六個人,不僅收受賄賂,居然截留方國和藩國進貢給皇帝的禮物。
    既然這六位知道收受禮物,那麽對待太子,肯定是給太子下馬威了。
    宗青一琢磨,下馬威不要緊,就怕這六位居心叵測,想要挾自己,控製大祥帝國。
    這六位不能留,將來自己繼了位,這六位肯定不是什麽善類。
    這次父皇出征,命自己監國,宗青就打算除掉這六位。
    咋除呢?自己監國,全靠這六位輔佐,別的大臣靠不到身邊不說,也沒兵權啊!
    琢磨來琢磨去,宗青有了主意。
    宗青飽讀詩書,通曉曆史,深知凡是改革必定遇到阻力,而阻力一定來於權臣。
    有了阻力,自然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有借口收拾他們。
    宗青宣六位大臣進宮,說有重要國事商討。
    六個人耀武揚威的來到宮門,每個人都帶著侍衛,按理說侍衛都要留在宮門外。
    今天沒有,禦林軍沒阻攔,六個人帶著侍衛進了宮,來到太子殿,太子在門口等著呢。
    “爺爺們,你們可來了。”
    小宗青像個孩子一樣,跑下台階,迎接六個大臣。
    剛剛跑到跟前,看到一群帶刀侍衛跟在他們身後,宗青嗷的一聲栽倒在地。
    聽到太子的慘叫,禦林軍衝了出來,禦林軍總統領霍再爵大喝一聲:“大膽!什麽人敢帶刀進太子殿?
    李統領,趙統領,把這些刺客拿下!
    陳統領,黃統領,把當值禦林軍拿下!
    胡統領,快去請太醫!”
    六個大臣慌了。
    皇上不在,太子監國,太子就相當於皇上。
    現在太子突然暈倒,自己又帶著帶刀侍衛覲見,很容易被禦林軍誤會。
    別看兵部尚書掌管兵權,大將軍掌管京城的守衛部隊,可這裏是皇城,禦林軍直接歸皇帝統領,皇帝不在,太子就是禦林軍的最高長官。
    一旦霍再爵認定有人刺王殺駕,就他們帶來的那些帶刀侍衛,怎麽對付得了上萬的禦林軍?
    如果說麵對武士級別的禦林軍還能抵抗一陣,皇宮大內侍衛至少都是俠客級別的,那些人再衝出來,就這一百多個帶刀侍衛,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呢。
    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太子宗青,他和他的父皇,和以往的太子也不同,人家手裏還有三百多個親如兄弟的小夥伴,個頂個身懷絕技。
    別看都是十到十五歲的孩子,真動起手,恐怕禦林軍都要退避三舍。
    見勢不妙,六個大臣呼啦啦跪下,嘴裏大呼:“太子殿下恕罪!”
    那還恕啥罪了,太子都暈過去了。
    禦林軍可不管那些,把門的禦林軍都被綁了起來,而大臣們帶來的侍衛,被禦林軍亂刀砍死。
    大臣的侍衛應該也不白給,不反抗麽?
    怎麽敢?主子們都跪在地上發抖,就算他們是頂尖高手也不敢反抗。
    可憐這些俠客級別的武林高手,手裏拿著武器,卻隻能任人宰割。
    “唉……呀!可嚇死我了。”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