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國之棟梁非隻一人,滿朝文武皆能勝任

字數:5197   加入書籤

A+A-


    “母後,您別擔心。父皇對我說過,張天府、高隸他們確實有貪心,卻也沒什麽野心,父皇能夠控製住他們。
    不過父皇擔心我控製不住他們,這才給我留了三張空白聖旨。
    父皇說了,隻要我不胡鬧,不殺人,三張聖旨我隨便填。
    另外父皇讓黃姐姐和霍將軍監督我,這個聖旨不能違背父皇的意思。
    還有,娘,我的禁衛軍等我父皇回來就解散了,父皇不會怪罪的。”
    五天之後,所有官員履曆都呈報到禮部,禮部尚書不敢怠慢,整理之後,呈報給太子宗青。
    宗青看過老臣們的奏章,又找來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太師,太尉,大司馬,首席禦史大夫,首席諫議大夫,首席大學士,左中右丞相,五位大將軍,一起斟酌了所有的官員,重新擬定了一份官員任命名單,等候皇上凱旋後定奪。
    正事兒研究完了,太子留下六個老頭,讓其他大臣回去了。
    “爺爺們……”
    六個老頭一聽,又來了,這是想殺我們呀,嚇的撲通通都跪下來磕頭。
    這回是真害怕了,一個是庭會的事情,他們和太子已經成了對立麵。另一個原因是太子有了親衛隊,並且神出鬼沒。
    小太子挨個扶他們起來,拉著六個老頭席地而坐:“嗬嗬,爺爺們,這回沒法跪了吧?
    別慌,爺爺們,聽我說。我知道你們對大祥帝國忠心耿耿,也知道你們拉攏門生是為了辦事方便。
    爺爺們,說實話,你們收受賄賂我也知道……”
    幾個老頭一聽,自己收受賄賂太子都知道了,頓時感覺脖子發涼,恐怕腦袋不保。
    宗青笑了:“爺爺們,你們收受賄賂似乎沒怎麽徇私枉法吧?至於截留貢品,也隻是貪圖享樂……”
    六個老頭真坐不住了,趕緊趴在地上。宗青再次扶起他們,並告訴幾個人,過去的事他絕對既往不咎。
    幾位都是三朝老臣,年事已高,雖有貪圖享樂的想法,卻沒徇私枉法,更沒告老還鄉,對國事置之不理。
    聽太子這麽說,幾個老頭暗自佩服和感激太子,之前的傲慢蕩然無存。
    “幾位爺爺,過去的都過去了,還要辛苦爺爺們繼續為朝廷效力,這裏小王替父皇和黎民百姓謝謝了。”
    太子安慰了幾個老頭,隻要他們繼續為國家效力,改掉之前的驕橫跋扈,不僅他自己不會再追究,等父皇回來他也不會告訴父皇。
    “邱爺爺,這次整理官員履曆,禮部代你們吏部沒少挨累,還希望禮部和吏部不要有隔閡。”
    六個老頭也明白,太子沒有更換官員,其目的是穩定朝綱。同時,太子也點破他們,朝廷之內不缺人才,沒誰是不可或缺的。
    幾位老臣心裏既佩服這個小孩兒,也暗下決心,一定要繼續仔細斟酌,等皇帝回來,提出更好的官員調整方案。
    同時六個老頭也明白,什麽叫沒怎麽貪贓枉法?就是太子明著對他們網開一麵,自然就不敢違逆太子了。
    六個權臣風波過去了,王皇後請來黃冼珺:“黃將軍,能不能告訴本宮,太子為何發難六個老臣,又是怎麽扭轉的局麵?既然得罪了他們,又為何放過他們,還倚重他們?”
    “啟稟皇後娘娘,事情還真要從封太子那天說起。”
    黃冼珺就講了六個老臣如何傲慢,如何對太子指手畫腳等等。
    又講了太子如何暗地裏調查幾個老臣,如何監視他們。
    “皇後娘娘,要說這六位,還真是倚老賣老。您是不知道,自從皇上禦駕親征,這六位不僅對太子傲慢無禮,還帶著侍衛上早朝。”
    “霍將軍不管麽?”
    見太後擔心了,黃冼珺微笑著說:“霍將軍不是完全不管,有時候阻止侍衛們進入皇城,有時候假裝忙別的,禦林軍又假裝怕六個老大人瞪眼睛,就放侍衛們進來。”
    “哦?這是為何?”
    “啟稟皇後娘娘,是太子的主意。”
    六個人對太子傲慢無禮,起初太子確實想趁著皇上不在京城,找個茬兒,治六個老頭死罪,直接殺了,既解了心頭之恨,又能殺一儆百,立太子的威風。
    太子深知一個道理,盡管自己貴為太子儲君,現在又是監國,不過殺大臣,特別是殺這樣的重臣,還是要慎之又慎。否則很可能引起滿朝文武不滿,甚至於朝野惶恐,到那時就不好收場了。
    為了慎重起見,就要收集六個人的罪行。
    可在收集六個人的罪行的時候,太子意外發現番邦、藩國和他們之間的來往。包括老皇帝禦駕親征這段時間,好多藩國聯絡他們,六個人一邊安撫,一邊快報報給了皇帝。
    宗青一琢磨,不管怎麽說,六個老臣還是忠臣。至於收受賄賂,截留貢品,一是有些倚老賣老,二是覺得自己年事已高,想要給家人積累些財富。
    同時,宗青考慮六個人既沒反心,又忠於父皇,按理說該告老還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山海帝國建國伊始就立下一條規矩,凡告老還鄉的官員,哪怕是獲罪的官員,都會給一筆撫慰金。
    當然,獲罪的官員,不夠殺頭的,自請告老還鄉給的撫慰金較少,頂多十年八年餓不死就行。
    而像這六位位高權重的三朝元老,又為朝廷建立過許多功勳,如果告老還鄉,皇上不僅會給一筆相當可觀的撫恤金,還會給一塊封地,保證他們的家族衣食無憂。
    六個老臣為啥沒告老還鄉?
    經過更深入的調查,宗青發現這六位沒找到接班人,不放心朝政。
    宗鴻有個習慣,無論與哪個大臣說話,都會有翰林尉在身邊做記錄。
    翰林尉是大祥帝國特設的官職,原本是為華夏七雄中老三何紅菱設計的。
    雖然何紅菱暴病身亡,這個官職卻沿襲下來,不僅都是女官,各個文武全才。
    通過記錄和走訪其他官員,宗青確定六個老臣不僅舍不得他父皇過於操勞國事,更不放心未來的新君,生怕出現權臣欺君。
    同時,通過翰林尉的記錄,六個老臣都和宗鴻說過太子年幼,皇帝又隻有這一個兒子,帝位肯定是他的。
    不過六位老臣不同意皇帝這麽早就立太子,怕小太子年幼無知,被個別佞臣利用,更怕太子驕傲。
    明白了六個老臣的苦心,宗青猶豫了一段時間,曾經考慮過就這樣吧,忍到父皇凱旋而歸。
    思來想去,宗青覺得還是應該和六個老臣鬥一鬥,於是他找霍再爵,黃冼珺商量。
    為啥找他倆商量?兩個人是太子的師父,也是整個小子營的師父,同時兩個人都是忠良之後,平時也都克己奉公。
    兩個人聽了之後,也同意太子跟大臣們鬥一鬥,不過鬥的不隻是六位老臣,恐怕是朝廷一半的大臣。
    宗青說他知道,早有耳聞這幾位所謂的門生眾多,這也是他想鬥一鬥這幾位的原因之一。
    黃冼珺也讚成,隻是希望宗青想明白鬥這一次有什麽目的,鬥過之後如何收手。
    “師父,我的目的有十:
    其一,我要讓滿朝文武真正認識宗青,讓他們看看宗青到底是不是太子料。
    第二,我要敲山震虎,也可能殺一儆百,這倒不是揚我的威立我的萬,而是讓滿朝文武知道,國家有法度,父皇聖明,我的眼睛也不瞎。
    第三,盡管六位老臣在用人上並沒任人唯親,可畢竟沒有找出接班人,恐怕還是用人和推薦人有偏頗。
    我打算借著這個機會,讓六部協助六位老臣,把全國的官員,包括朝中的官員都過一遍篩子。
    我想不僅是這六位,包括我父皇,官員任命之後,基本上就不再關注了。
    當然,吏部有政績考核,那隻是形式上的,這麽多官員,別說我父皇沒時間挨個關注,就是吏部,恐怕也沒時間真正的關注。
    而這次,我讓他們親自看看每一個官員,該上該下,重新調整。
    第四,借機重申不要搞師生之誼,他們也沒有師生之誼。
    就考個試,閱個卷,頂多是培訓一些進去官場的規矩,這就是恩師了?
    這明顯就是考生想巴結考官老爺,目的是自己中了榜,能有棵大樹好乘涼。
    而考官們樂於收門生,自然是想安排門生在相應的崗位,將來辦事方便。
    嚴格的說,這已經構成營私舞弊了。再發展下去,師生之間,門生之間,門生和恩師的家人之間,很難不會形成一個利益集團。
    輕則,這些人結黨營私,禍國殃民;重則,利益集團之間勾心鬥角,勾搭連環,賣國篡權都在所難免。
    這個所謂的門第必須打破,宗青支持尊師重道,但絕不允許靠此結黨。”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