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開國七雄同日而亡,國將無君太後薦賢
字數:5240 加入書籤
海空怕海玉蛟說錯話,再惹父親生氣。海雲並沒生氣,抬手示意兒子不要插話。
“何家仙姑叫何紅菱,從小跟隨師父修道,不僅武功高強,足智多謀,還是個妙手神醫。
據說何仙姑什麽病都能治,並且無論什麽病,何仙姑最多七副藥下去,保證康複。
不僅如此,何仙姑還會接斷肢。在戰場上被砍斷胳膊,砍斷腿的,你把胳膊腿拿回來,何仙姑給你接上了,跟原來的一樣。
何仙姑還會起死回生,據說還會禦劍飛行,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關於何家仙姑的傳說可多了,不過最後何仙姑得的什麽病,為什麽會突然死亡,我們也不知道。
其他六兄弟都受過何家仙姑的恩惠,他們又是磕頭的兄妹姐弟,說好的有難同當。
孩兒呀,宗氏祖先對海家多次有恩,建國至今也是對咱們海家加官進爵,從無怠慢。
爺爺知道,這些都是先輩受的恩澤,不該讓我的蛟兒做出犧牲。
可是孩兒呀,你想過沒有,當年七雄為何起事?還不是為天下蒼生?
自打宗氏坐了天下,經曆十二帝,幾乎代代明主。雖說宗青晚年昏庸,貪酒好色,幸未負天下蒼生,百姓並未生靈塗炭。
孩兒呀,蛟兒,你看出來沒?近三十年,忠誠良將相繼故去,現在滿朝文武大多奉承之輩,一心中飽私囊之徒。
宗青並無子嗣,雖有公主噬親可攜子繼位之祖製,然宗青公主眾多,且都嫁方國,一旦皇上駕崩,爭端恐難避免。”
“爺爺,孫兒懂了,蛟兒寧可犧牲!”
見孫女寧願犧牲,海雲並未高興,而是重重的歎了口氣。
海玉蛟以為爺爺是為了報恩,這才讓自己委曲求全,沒想到,爺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孩兒呀,你不是問其他四家為啥離開?是不是宗家所害?聽爺爺跟你說……”
當年宗、海、洪、何、章、許、趙,七兄妹結義可不同尋常,那真是一言九鼎,以死相護,肝膽相照。
後來建立大祥帝國,宗祥先祖提議七兄妹共理國政,不料何紅菱仙姑突然暴病而亡,宗祥先祖留下遺書。
宗祥拔劍自刎之後,海晟鴻第二個拔劍自刎,並令海家後人離朝,非宗氏天子有難,絕不允許還朝。
海家第二代先祖明白老先祖的意思,不想和宗家後人爭奪江山。
當天夜裏海家連夜收拾行裝,準備離開。不料洪家來人報喪,洪福彥先祖也已自殺。
海家趕緊去洪家奔喪,出人意料的事又發生了。
七兄妹結義之時立誓發願: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海晟鴻等六兄妹說以後同生同死,宗祥不同意。宗祥問弟弟妹妹,我們結義的目的不隻是同生同死,還要統一中原,拯救天下蒼生。
帶兵打仗,戰死沙場肯定是家常便飯。可我們不能死一個,其他六個人跟著一起去死,都死了,誰來完成統一大業?
宗祥提議,大家起誓共享榮華富貴,沒統一建國之前,誰都不許死。
別說,還真是天遂人願,連年征戰三十年,統一中原,建立山海帝國,哥七個一個都沒死,真的可以共享榮華富貴了,何紅菱卻死了。
宗祥覺得統一天下拯救蒼生的夙願完成了,這才拔劍自刎,自己踐行了誓言,國家交給弟弟們。
大哥追隨四妹走了,老二海晟鴻也不願獨活,也追隨四妹去了。
本來洪福彥沒打算死,總要有人安排兄妹的後事,也要有人治理國家啊!沒想到,傳來二哥海晟鴻的噩耗,也就跟著拔劍自刎了。
洪家派人出去報喪,不能隻去海家啊?等海家人到了洪家,洪家其他報喪的人也回來了,說章家、許家,趙家的先祖也都拔劍自刎了。
等洪家人和海家人趕到其他幾家的時候,早已經人去屋空,隻留下裝著先祖遺體的棺槨。
最後在趙家找到一個信封,裏麵有七封信。
第一封信是老四何紅菱寫的,大概意思是她的身體不行了,同時她覺得不可以共掌國政,希望大哥宗祥登基為帝。
第二封信是宗祥寫的,大概意思是他追隨四妹而去,國不可一日無君,兄弟們不想共掌國政,就由二弟海晟鴻登基坐殿。
第三封信是老二海晟鴻寫的,也是那個意思,希望老三洪福彥登基為帝。
就這樣兄弟們相互留遺書,都轉到老七手裏。老七說他沒打算死,他的終身抱負就是治理國家。
老七還說,本來六位哥哥姐姐都說自己有治國安邦之才,還說建國後讓自己做第一任丞相。
沒成想,天下方定四姐就暴病而亡,其他幾位哥哥也追隨而去,自己肯定不能獨活。
最後老七說,就當他是當代丞相,希望其他六家聽他的建議,共同推舉大哥的兒子宗剛為帝。
老七可不是因為大哥的關係,而是宗剛的能力不在其父宗祥之下,他做國君,再合適不過了。
老七說宗剛肯定推讓,他建議其他幾家直接隱居,不告而別。宗剛找不到姑姑叔叔的家人,隻能自己登基為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時,又有人來送信,是何仙姑後人留給海家後人和洪家後人的。
信是在何紅菱的遺物裏發現的,大概內容是,她死之後,其他六兄弟恐怕會追她而去。
她也推薦宗剛登基為帝,同時也猜出來其他幾家為避免宗剛推辭,肯定會不辭而別,歸隱山林。
不過何紅菱建議海家和洪家留下,一個是輔佐宗剛,另一個是為防止未來宗家無後,無人繼承大統。
何紅菱說她是七兄妹中唯一一個女人,以前哥哥弟弟也都讓著她,聽她話。
大嫂不在了,她希望二嫂,三嫂也寵她一回,請宗剛聽話,趕緊登基。請二嫂和三嫂聽話,留下來輔佐宗剛。
萬一未來宗家無人繼承皇位,按順序,由海家人繼承皇位。如海家也無人繼承皇位,就由三哥洪家人繼承皇位。
至於噬親攜子繼位也是何仙姑的提議,不過可不是宗青理解的那樣。
何仙姑的原意是尋找有德之君。
“剛兒,姑姑我雖為女子,也有經天緯地之才,姑姑不認為女子不可為帝。
怎奈千年基業,萬代江山,傳統觀念都會以為女子稱帝不如男子。
可姑姑心中不服,漢之鄧綏亦為女性,試問後世之帝,哪一位須眉能超過和熹太後?”
不過何紅菱擔心女人親政,會出現外戚幹政,或出現呂雉那樣殘忍之人,這才提出:如遇才華橫溢之奇女子可以繼承帝位,必須噬親攜子繼位。
其實噬親是考驗女子是否為了爭權奪利,不惜殘忍對待至親。
而攜子繼位,是不希望女子一直為帝,國君不斷更改姓氏,很容易出亂子。
那麽宗青知不知道何仙姑的原意呢?海雲說他知道,之所以歪解,就是堅信自己會長生不死做的怪。
海雲告訴孫女,宗青的母親王老太後代表宗家,還有洪家和海家的長輩已經一致決定,如宗青駕崩,共同推舉海玉蛟繼位。
聽爺爺說讓自己繼位,海玉蛟趕緊說:“爺爺,孫女無才,我兩個哥哥有經天緯地之才……”
海玉蛟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分別叫海列,海強,海鬆,也確實文武全才。
雖說文武全才,分跟誰比,也分幹啥用。
從小到大,無論文武,那哥仨從沒贏過海玉蛟。
宗青曾說過,如果再起戰爭,需要禦駕親征,海玉蛟可以做他的兵馬大元帥,而海家三兄弟,適合做大將軍,有勇有謀,卻很難運籌帷幄,不能掌控全局。
盡管三家私底下商量未來海玉蛟繼位,可海玉蛟和宗青並無關係,頂多是君臣,恐怕繼位之後也免不了一番爭鬥。
王老太後曾親自召見海玉蛟:“蛟兒,祖奶奶問你,假如皇帝宴駕,哪位公主可繼君位。”
海玉蛟聞言,嚇的撲通跪倒。
為啥呀?後宮女人不允許議論朝政,皇上他媽也不行,更何況老太後還在問自己。
海玉蛟知道,自己也不行,也是皇城和皇宮裏的女人,都不能議論和幹預朝政。
老太後笑了:“蛟兒,起來,陪太奶奶說說家事。”
可不麽,皇上是老太太的兒子,公主是老太太的孫女,可不是家事麽?
聽老太太這麽說,海玉蛟隻能陪太後談這件事。
海玉蛟認為,宗青的兩百個女兒都不適合繼承皇位,原因很簡單,她們都嫁到了方國,無論誰繼位,都代表她所在的方國。
方國之間原本和睦,是因為大家平起平坐。一旦發生傾斜,戰爭不可避免。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