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吾古耐保存顏麵,海玉蛟初露鋒芒

字數:5094   加入書籤

A+A-


    海玉蛟說的甲木薩和綠度母都是藏族人民對文成公主的尊稱。
    當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王國和親,人們常說什麽促進文化交流,推動佛教發展,增進漢藏友誼,這些都對。
    可文成公主之所以廣受當時吐蕃人民的愛戴,最主要的原因是文成公主深入到藏民中間,改善了藏民的生活方式。
    文成公主帶去了茶葉,對於以肉食為主的藏族牧民來說,茶可以去膻解膩、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奶茶渣還能用來喂牲畜,解決了飲食與健康的重大問題,改變了藏區人民的生活習慣。
    加上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量中原的文化典籍、生產技術等,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讓藏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這種對整個民族發展的貢獻使她在藏族人民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而海玉蛟的一個計策,讓兩國罷兵,使很多人避免生靈塗炭,從某種意義上說,說她是活菩薩也不為過。
    海玉蛟這麽說,滿朝文武怎麽想,吾古耐不管,他的隨從聽懂了,不會怪罪自己隨便使用五彩哈達就好。
    本來聽說那個計策出自一個十三歲的小女孩之手,吾古耐是不信的。甚至於吾古耐後悔了,為啥被一個小孩牽著鼻子走?
    可通過這一番交流,吾古耐服了,這小孩兒真不簡單。她的主意打敗了我,不僅沒有洋洋自得,還處處為我著想。
    吾古耐在心裏點了點頭:嗯!看來也就這個孩子才能有如此精妙的計謀!
    那麽海玉蛟到底出的什麽樣的計謀?這要從宗青分封方國說起。
    當年宗青帶領小子營,利用小夥伴們的輕功和出其不意,可以說在敵人陣營裏炸開了花。
    當時敵人入侵的主要是現在的雲貴川和兩廣,那邊山川河流較多,人煙相對稀少,有好多的無人區,便於宗青他們突襲後隱蔽起來。
    加上五千鐵騎衝破敵軍前線,縱深插入,快進快出。緊跟著五萬鐵騎和黃冼珺又帶著大兵壓境,而老皇上宗鴻帶過去的殘部又在敵人內部搗亂,才使得敵軍內部不和,最終一家反王撤兵,引起多米諾效應,敵軍全線崩潰。
    在敵軍撤兵的時候,宗青派出所有的小夥伴通知各部,不要心慈手軟,狠狠的追殺敵軍,打到他們膽戰心驚,讓他們永遠都不敢再來。
    老皇帝死在了前線,數十萬將士和當地人民被害,大祥帝國的將士們恨透了這些番兵番將,憋著勁為親人報仇。
    宗青一聲令下,狠狠的追殺,不留一個活口,打的十幾個番國幾乎全軍覆沒。
    最後一直打到十幾個番國遞交降書順表,並且各個番國綁著他們的番王來求和,宗青才同意暫時罷兵。
    一是為了震懾番國,也是為了獎勵小子營的兄弟,宗青在西南地區分割出五十個方國,每個方國的麵積相當於當時的一個縣。
    宗青承諾,這些地方永遠歸他的兄弟們,他的兄弟們可以世世代代統治這些方國。
    當那些番國聽說小子營的將軍直接留在了西南,更是嚇的找這些方國小王求好。
    威震了西南,宗青又帶著小子營剩下的兄弟,帶領二十萬鐵騎,從西南到西北,又轉戰東北,平定了一些小國,建立了一百五十個方國,又留下一百五十個兄弟。
    一路征戰,這些孩子已經成人,都成了能征慣戰的將軍。宗青讓他們做方國國王,等於把邊疆交給了兄弟們鎮守,可以說萬無一失。
    回來後,宗青又把剩下的兄弟封為侯爵,讓他們去地方做官,也等於給了每個人一塊封地。
    這樣一來,全國有他三百個把兄弟,相當於所有的地盤都是他的心腹。
    後來宗青怕他們手握重兵,將來會起反心,又頒了一道聖旨,以減輕兄弟們負擔為由,每個方國養兵不得超過一萬。
    不過宗青要求方國都要養精兵,以一抵十的精兵。
    看上去一萬精兵太少,可整個西南加一起就是五十萬精兵,全國就是三百萬精兵。加上朝廷的軍隊,整個大祥帝國精兵過千萬,是不可想象的數字。
    西南平叛之後,大祥帝國一直國泰民安,宗青覺得養兵是個負擔,開始精簡王朝軍隊,把王朝軍隊縮減到一百萬,有些地方根本沒兵,有事就讓方國和侯爺出兵。
    西南邊境附近的小國都服了,可遠離邊境的烏梁國卻發展壯大起來。
    聽說大祥帝國削減軍力,吾古耐覺得機會難得,發兵一百萬,分三路進軍中原。
    同時,烏梁國還調集二十萬水軍,打算從西南沿海登陸。
    沿海地區沒有方國,都是朝廷的軍隊,由於精簡士兵,地方官怕一旦有戰事,士兵不夠用,一邊不鬆懈的操練軍隊,一邊組織民軍義勇。
    果然,烏梁國的水軍登陸受阻,損失慘重,加上大祥帝國也有戰船,經常劫奪敵人的物資,吾古耐不得不撤回水軍。
    水軍進攻失利,吾古耐把重點放在了陸路進攻,又增加了軍隊,號稱五百萬。
    剛開始中間的番國不想給他們讓路,怕將來烏梁國戰敗,大祥帝國找他們算賬,都被打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烏梁國軍隊彪悍,所過之處,隻要不配合,那就雞犬不留。番國沒辦法,為了保全自己,幹脆大開城門,隻要別殺我們人就行。
    方國的小王們見敵人大兵壓境,向朝廷告急。朝廷兵力薄弱,加上戰將老齡化,並沒及時發兵。
    宗青頒發了一道聖旨,調集三百個侯爺的軍隊,讓他們每人出兵五千,加起來也是一百五十萬軍隊。
    可是侯爺們都各揣心腹事,麵臨前線的方國覺得自己恐怕要投入全部兵力,還要拿錢養活援軍。
    加上戰爭在自己的方國之內,恐怕會損失慘重。等戰爭結束了,不僅士兵拚沒了,國家也被打爛了。
    於是前線的十個小王開始敗退,寧可讓出方國,也不想讓戰爭在自己的方國發生,避免方國被打爛。
    十家小王帶兵潰敗,其他小王不幹了,都怕自己的方國被打爛,不給敗退下來的小王開城門,也不接收援軍。
    大祥帝國建國之時,宗剛也封了一批藩王,都是建國的有功之臣,他們手裏有軍隊。雖然老王們都不在了,宗家一直允許他們的後代留在封地,這些藩王都感激宗家。
    現在到了用人之時,藩王們抽調軍隊,組成了五十萬大軍,加上西北,東北和國內侯爺的軍隊,集結起來也將近兩百萬。
    可是缺少主帥,各家王侯各自為政。
    危難之際,海雲調集了朝廷三十萬軍隊,洪笙做先鋒,決定去西北征討。
    聽說海雲掛帥,很多王侯都來投奔,一時間軍威大震,兩百萬大軍浩浩蕩蕩開赴西南前線。
    可西南的方國不配合,雖說不敢拒絕海雲入城,卻以物資耗盡為由,不提供補給。
    兩百萬軍隊,先別說人吃多少,將近三十萬匹戰馬,就算一匹戰馬一天吃十斤草料,那就是每天三百萬斤草料。
    這麽龐大的物資量,單靠後方支援怎麽行?
    吾古耐了解到大祥帝國軍隊的困境,也不急著進攻,一方麵守著他們得到的那些方國,另一方麵趁大祥帝國軍隊懈怠,一個一個的蠶食附近的方國。
    無奈之下,海雲決定垂直打開一條線,然後再分兩側收複失地。
    這樣做投入兵力較少,軍備物資能及時供應。
    可另外的問題來了,打通狹長地帶,等於孤軍深入,很容易被敵人包圍。
    這次和上次戰役不同,上次是十幾家番王,本來就人心不齊。這次是烏梁國一家的軍隊,人家為了備戰,備足了物資。
    加上沿途番國害怕,也都被迫支援烏梁國,海雲想速戰速決也不那麽容易。
    海雲把作戰計劃發回朝裏,宗青聚集大臣們商議。
    當時的海玉蛟剛剛回來不久,因為學了些奇異的功夫,宗青很感興趣,經常給宗青演示,所以一直在宗青身邊。
    看了爺爺的戰報,海玉蛟皺著眉頭,一直搖著小腦袋。
    眾大臣意見不一,宗青也拿不定主意,海玉蛟大著膽子說:“計劃可行,不過也可以不戰屈人之兵!”
    聽海玉蛟說不戰能屈人之兵,宗青想起來荷媓師太也懂兵書戰策,就問海玉蛟有沒有辦法。
    海玉蛟想了想說:“皇爺爺,請您頒發五道聖旨。
    第一道是密旨,告訴西南諸王,讓他們不要擔心損失,誰的方國打爛了,等戰爭結束,不僅那個地方還給他,還會在東南沿海再給他一塊同樣大的地盤。也讓他們永遠使用。”
    宗青心疼地盤,海玉蛟眨巴著小眼睛說:“放心吧,沒有一個地方會被打爛,聽我的,不會讓皇爺爺吃虧的。”
    宗青馬上寫了一道密旨,派海空去西南宣旨。
    “另外的聖旨怎麽寫?”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