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何業理偽造天意,海玉蛟轉移家人
字數:5391 加入書籤
崔家莊送給他一個女人,也是國色天香,宗虎也誤會了,以為自己闖進產婦的臥室,看到了產婦的身體,怕自己有非分之想,禍害人家產婦,灰溜溜的帶著軍隊走了。
後來自己當上王爺了,本該去崔家莊道謝,宗虎總覺得沒臉見崔家莊的人,也就再沒好意思去崔家莊。
今天這個女子說她叫崔華,還講了當年的事,恐怕真的是那個嬰兒。
可你都嫁給何業理了,怎麽還說守身如玉?
崔華告訴他,何業理是他們家的保鏢,他的父母想把她送給鎮南王,可找不到門路。
這個何業理文武全才,這才讓他自薦。可兩個人一路同行,萬一找不到王爺,再回崔家莊,崔華也沒法嫁人了。
崔華的父親找到何業理,告訴他,你想辦法混到宗虎身邊,能把崔華送給宗虎,崔華保他一生榮華富貴。
如果宗虎是個正人君子,堅決不要崔華,那自己的女兒就便宜給何業理了。
為了掩人耳目,崔老爺給兩個人辦了婚事,何業理以回家省親為名,帶著崔華離開了崔家莊。
這一路何業理隻惦記榮華富貴了,確實沒碰過崔華,所以崔華確實是黃花大閨女。
聽到這,宗虎喜出望外,兩個人睡到了天亮。
就這樣,宗虎經常來何業理的家裏,何業理在另一個房間睡。
時間長了,王後知道了,劉貴妃也知道了。既然事情公開了,王後卻不同意。
怎麽說宗虎也是個王爺,怎麽能逼人家休妻?更不能娶一個人家休了的女人做王妃。
沒辦法,宗虎兩頭跑。可兩頭跑也不行,時間長了,老百姓恐怕會風言風語,會影響宗虎的威信。
最後宗虎跟崔華商量,說他以後不能常來,最多半個月來兩次。
崔華堅決不同意,理由是自己寂寞難耐。
這個宗虎也是奇葩,居然說寂寞難耐就拿何業理解悶。
崔華也真不客氣,真跟何業理睡了。宗虎滿心不高興,可又舍不得殺了崔華,崔華又不讓他殺何業理。
崔華和何業理怕宗虎隨時起殺心,何業理見多識廣,想起有一種液體,用它寫字,見到唾液才會顯形。
於是宗虎來的時候,崔華洗完澡,何業理在她胸前寫了八個字:宗青無道,宗虎當立。
宗虎正在興起,突然看到崔華胸前的字,趕緊起來,問咋回事。
崔華假裝不知,宗虎喊來何業理。
何業理趕緊跪下,口呼陛下萬歲!
據何業理分析,當年宗虎路過崔家莊,恰巧崔華出生,宗虎又抱到了赤身裸體的女嬰,這就是天意。
而崔華恐怕是上天賜給宗虎的,胸前的字恐怕是上天的提示。
這時候的宗虎,在東方滅的挑唆之下,早就有了反心。聽了何業理的話,宗虎又去問東方滅。
東方滅不相信天意,可他也解釋不清崔華胸前為啥會有字。幹脆吧,這家人正好幫著自己鼓動宗虎,那就順水推舟,就說這是天意。
從那以後,回到王府,東方滅就鼓動他,去見崔華,崔華給他出主意。
弄這個假族譜,就是崔華的主意,也是何業理進京之後,通過宗青看到宮裏的族譜,然後仿製了一個,所以在何業理手裏。
前一段時間,宗虎想崔華了,跟東方滅說。東方滅說你是王爺,想了就叫回來,他何業理還敢不高興?
宗虎說不怕何業理,怕的是宗青。當初自己說為了崔華才安排何業理進京。現在把崔華弄回來,宗青知道,恐怕會懷疑自己有什麽陰謀。
東方滅說這個好辦,他也有幾個死黨,其中有兩個女道姑,也是花容月貌,是自己的情婦。
他把兩個情婦送給何業理,讓何業理寫封休書,休了崔華。
崔華假裝回家鄉,實際上回到王府,以後宗虎就可以和她長相廝守了。
這個宗虎也已經荒淫無度了,聽說老道的情婦花容月貌,不想便宜何業理,自己先玩了一段時間,這才送給何業理,換回崔華。
這個崔華真不簡單,回去之後沒少給宗虎出主意,包括讓劉貴妃的兒子進京,穩住現在的太子,招募江湖人士,都是崔華的主意。
劉貴妃為啥沒生氣?為啥忍氣吞聲?崔華給她兒子謀差事,還是狀元,她當然沒意見了。
那這些事十娘咋知道的呢?是崔華的丫鬟告訴她的。
崔華家是大戶,送她去找宗虎,陪嫁了四個丫鬟,其中一個丫鬟是王後的侄女。
當年姑姑突然失蹤,崔家人不僅不幫著找,還來退親,逼死了他們一家,把她帶到府裏做了丫鬟。
丫鬟叫秋麗,雖然年齡小,這些事卻記在心裏。
後來崔華也進過王府,見過王後,就是秋麗陪著去的。
秋麗一眼就認出自己的姑姑,姑侄倆相認,王後才知道自己怎麽嫁給宗虎的。
現在崔家是自己的仇人,王後決定除掉崔華,想辦法滅了崔家滿門。
說是這麽說,王後心慈麵軟,始終下不了決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秋麗怕崔華知道姑姑的身世,怕有什麽陰謀,就一直留在崔華身邊,並取得了她的信任,成為崔華最信任的丫鬟。
這次崔華進王府,秋麗本以為可以見到姑姑。可進了王府才知道,姑姑早就不在了,就是崔華出主意害死的。
秋麗下決心要報仇,打算毒死整個王府的人,然後再去毒死崔家莊的人。
很可惜,投毒失敗,王爺讓人活埋她。恰巧被十娘的人撞見有人被活埋,殺了家奴,救下來秋麗。
見救她的人功夫這麽好,秋麗跪下說了實話,希望恩人能幫她報仇。
十娘的人怕她再次受害,把她送去了章家,答應她早晚幫她報了仇。
另外秦永是朝中野心最大的人,他也想自立為王。其他大臣,有很多都暗地裏投靠了方國的王爺,打算做內應。
就在這時,各地傳來消息,南方幹旱,糧食顆粒無收。北方大麵積雨雪,已經過了播種的季節,卻無法播種。
海玉蛟知道,大祥帝國一共七個大糧倉,分散在全國各地。
趁著反王們還沒撕破臉,一方麵下旨督促各地王爺開倉賑濟災民,另一方麵派大內侍衛去各地督促國庫開倉放糧。
各地官員雖然對宗青有意見,對海家和洪家還是跟佩服,特別是海玉蛟,當年計破烏梁國,使他們避免了災禍。
後來海玉蛟出使烏梁國,使得各地的特產有了銷路。再後來海玉蛟做了三年巡察使,幫助過好多地方官解決問題。
雖說是做了大內侍衛統領之後,不再幹預朝政,好多地方官還是念她的好,開倉放糧特別積極。
各方國小王知道海玉蛟跟好多番邦外國都有交往,現在形勢不明,不太敢得罪她,也隻能聽話照做。
海玉蛟知道,宗青在位的後二十年,昏庸無道,大祥帝國早就空虛了。
這次大災是解決了,下一次咋辦?
海玉蛟想改革,可朝中大臣各揣心腹事,加上兵權旁落,海玉蛟知道,就現在的形勢,她也無力回天。
就在這時,在宗虎的暗中支持下,秦永首先發難,以海玉蛟已懷有皇子為由,逼著海玉蛟組成監國內閣,並要求海玉蛟退回後宮休養,不允許她再臨朝聽政。
秦永調集自己掌握的二十萬軍隊困了朝歌城,左右禦城假裝看不見,不來增援。
單靠海洪兩家掌握的軍隊,不足以出城平叛,加之國庫空虛,守城就可能挨餓。
一股火上來,海空一病不起,沒多久病故了。
海空的病故刺激了海雲和洪笙,兩個老爵爺也一同過世了。
洪慶建議海玉蛟暫時放棄皇權,組成所謂的臨時監國內閣,讓他們折騰,隻要大祥帝國這杆大旗不倒,沒人敢撕破臉皮第一個造反,那就不會兵荒馬亂,百姓們還會有安生日子過。
海玉蛟擔心的是肚子裏的皇子,如果繼續留在皇宮,再讓那些人掌了權,等自己分娩的時候,恐怕無力與他們抗衡,更別提保護皇子了。
老侯爺洪寬也是這個意見,一旦讓那些人掌了權,自己手裏的軍隊恐怕也保不住。
最終海玉蛟決定離開京城。
海玉蛟先同意組成內閣,並由秦永提出內閣人選。
同時,以洪寬年邁無用為名,派洪寬的兒子帶著洪寬手裏的部隊去東北戍邊。
安排走了洪家人,又以避免自己的叔叔們將來外戚幹政為由,讓叔叔告老還鄉,帶走了京城裏所有的海家人。
秦永明知海玉蛟在轉移海洪兩家人,可這兩家功勞太大了,還有很多人在地方為官,隻能默許他們離開。
再接下來,王老太後提出落葉歸根,海玉蛟準了,並派禦林軍洪慶帶著所有的禦林軍,護送老太後和老太妃們回老太後的原籍。
這些人都走了,秦永卻把海玉蛟看了起來。
喜歡大祥帝國沉浮錄請大家收藏:()大祥帝國沉浮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