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 戰列艦的咆哮(二)

字數:7743   加入書籤

A+A-


    打出炮彈、觀測著彈點、修正諸元、裝填彈藥、瞄準開火……。

    兩條戰列艦上的全體官兵,好似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一般,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不停的把成噸的鋼鐵彈藥發射出去,朝著十公裏外的長崎港口碼頭和炮台不停的轟擊。

    鄧世昌瞪圓了眼睛,從艦橋指揮室中盯著前麵的兩座主炮,不時從廣播中大聲喊話:“……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這麽好的免費活靶子百年不遇,拿出你們渾身的力氣,狠狠的打!”

    炮塔之中,所有官兵扒光了膀子,渾身大汗淋漓的卯足了勁兒折騰!從下方彈藥庫經揚彈機上來的數百公斤鋼鐵坨子,和圓滾滾的絲綢包裹發射藥包,被裝填機輔助塞進能容納一個人的炮膛,轟隆一聲巨響打出去。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一般的順暢,幾乎不用任何人多餘的指揮協調,運轉的嚴絲合縫,沒有半&無&錯&點卡頓。

    兩條戰列艦之中,聚集了從老北洋水師裏千挑萬選出來的好手,政治可靠,素質過硬,上進心強。

    這些人,有多年從軍經驗,經曆過數次海上大戰,對於操炮手藝不是一般的精熟。再經過長達一年的合成訓練,他們幾乎能夠壓著305mm火炮的最大性能,最快速度的精確開火。

    在十九世紀末,這可不是一般的能耐。

    兩條戰列艦從設計到建造,都蘊藏了遠超當代幾十年的經驗技術。光是雷達偵測、十米光學測距、中控射擊指揮儀,和各炮塔獨自的光學瞄準儀等玩意的加成。就徹底顛覆了原有的肉眼莫測估量打擊方式。

    他們幾乎要從新補課。學會了這一需要全艦多人聯動的複雜操作規程。然後在此基礎上達到比以前速度快了七八倍的炮擊作業,那真不是想跟就能跟上的。

    不過好在,這一代人的奮鬥精神沒得挑,從數萬人裏選拔出的精英,回爐培訓之後早已脫胎換骨。今天,即便是整條戰艦配備人數不過三成,他們依然能夠在沒有外敵威脅的情況下,如數發揮出強大的進攻能力!

    沒錯。兩條戰列艦的人員配備不足,做不到在激烈的攻防戰中與對手長時間的變陣糾纏對轟廝殺,隻能說維持常規運轉而已。

    若非此番執行的是一邊倒的炮擊任務,楊海衛也不敢貿貿然拿這麽寶貴的玩意出來亂晃。那真是遇到了魚雷攻擊什麽的,規避起來都可能手忙腳亂的現狀,也隻有在對付毫無還手之力的日本海岸目標時,才敢當成純粹的海上浮動炮台來使用。

    好在這情況外人根本不清楚,整支艦隊漂浮在長崎外海十公裏以外,憑著優越的光學儀器和火炮,他們可以無視日本人老舊的岸防炮火。從容的低速航行,猛烈開火!

    “轟!轟!轟!”

    幾乎每分鍾一次的齊射爆響。在海麵上激烈的回蕩!九門12吋重炮噴吐的煙火,不住的淹沒龐大戰艦的身軀,將海平麵衝壓出一道道令人驚悚的塌陷!

    再看長崎灣外側海岸線,從伊王島開始,所有修建的炮台和防禦工事,紛紛化作漫天紛飛的碎石煙火,猶如火山爆發一般的在爆炸中不住升騰!

    這時代的日本還貧窮的要死,幾乎所有的財政收入都被用來打造海軍和裝備陸軍,漫長的海岸線讓他們幾乎沒法確定防禦重點,除了東京灣之外,也就是神戶大阪那些地方勉強加固。

    長崎作為日本一直對外開放的窗口,數百年裏充當了日本與外國通商交流的重要口岸,但要說防衛力量多高,還真說不上。

    特別是這時代的海岸炮台建築水平,固然有鋼筋混凝土,卻在火炮口徑和射程上遠遠的落後。

    日本可不像李鴻章操持下的大清國那麽有錢,連德國人最好的280mm克虜伯加農炮都弄一堆回去,大大小小火炮購買過一兩千門這麽誇張奢侈的數字。整個日本陸軍,巔峰時期都才有二百多門70mm小炮,海軍更是恨不能砸鍋賣鐵的增添船隻。

    岸防炮?有個樣子做做就好啦!

    他們從來沒想過會被人逼上門來轟。哪怕十年前北洋水師跑來維修戰艦的時候,鬧出“長崎事件”之後,日本人咬牙切齒的鼓勵民心振奮士氣,大造海軍艦船,卻也依舊挪不出足夠的錢財來修造強大的岸防炮台。

    貧窮不是挨打的理由,但一個窮國在沒有做好防禦的情況下,悍然挑釁一個富裕的國家,若非滿清那幫廢柴,其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悲劇性的。

    更有甚者,今天在海軍中充當骨幹力量的,都是第一代的海軍將士。他們之中許多人,十年前親身經曆了“長崎事件”,當初死了五六個人,各大五十大板的處理方式不說公正與否,這居然成了十年後他們差點戰敗的笑柄,就令人無法接受。

    北洋水師還在那次的衝突中泄露了密碼本,導致甲午之戰中被日本處處占得先機(咱就不吐槽密碼本居然十年不換這種扯淡玩意),一係列的汙點,哪怕如今換了一身外衣,他們仍覺得還是要自己洗清了才好。

    光是戰勝日本海軍仍不夠,親自把炮彈砸到日本國土上,那才是海軍達成使命的象征啊!

    龐大戰艦,浮槎海上,吞吐煙火,怒發雷霆!

    305mm艦炮,使用5g的加重穿甲彈,從容貫穿山上的炮台掩體,橫空掠過筆直穿射好似刀切牛油,沒有什麽能夠阻擋!

    426kg的高爆彈,遠遠的拋射入偵測明確的塹壕工事中,砸出來深入地麵三米的坑,炸起來橫掃半徑百多米的衝擊氣浪!那驚天動地的巨響,隔著十公裏都能聽得清清楚楚!近在咫尺的日本士兵。一個個被震得七竅流血。內髒破裂。當場死於非命的無計其數!

    日本人不是一點防備沒有。他們內閣既然做出了耍賴皮的決定,就有了被攻擊本土的覺悟。為此,他們將新編成的第十二師團調集了一個聯隊來,還將下關要塞炮兵聯隊也弄了部分到此地,挖掘工事布置炮位,打算將來犯之敵全殲在灘頭。

    但準備再好,在絕對優勢的打擊麵前注定也是徒勞!日本人也沒想到,楊浩發起懲罰打擊的速度來的那麽快!長崎這邊懶散的市民甚至都還沒完全做好思想準備。威武的戰列艦就忽然出現在他們的近前!

    也就虧著是長崎市區深在海灣的裏麵,有長達五公裏的狹窄水道和四周的山嶺為遮擋,讓他們沒有一上來就麵對可怕的炮火。

    被安排在外圍充當決死抵抗力量的,卻都遭了秧!

    “轟隆!轟隆!”

    一聲聲爆炸,伴隨著大地的震撼與搖晃,無論是站著還是趴著的日本士兵,無不痛苦的想吐吐不出來,想喊喊不出聲!不時一大團火光憤怒的在眼前咆哮掃蕩,把殘缺不全的牆壁、鹿砦一掃崩散,漫天飛舞的都是屍體。滿地亂滾的都是石頭!無論沾著哪一樣,都會要了他們的命!

    貌似堅強的軍官歇斯底裏的發出命令。硬挺著內心的驚恐踢打拉拽癱軟的新兵,撕心裂肺的咆哮,在驚天動地的爆炸中顯得那麽無力,那麽弱小。

    整個伊王島陣地,被一輪炮火徹底的削翻。此時還沒學會土工作業的日軍,隻是趴在地表那些不合格的掩體之中,伴隨著一的重炮齊射,徹底化為青煙!

    足足半個小時之後,打出數百發重磅炮彈的戰列艦才暫時歇息,盤桓許久的“天津號”重巡艦卻次第開火,十二門152mm炮砰砰砰的不歇氣往外噴吐彈丸,一股腦的砸出足足五六百發炮彈,把暴露出來的日軍攻勢給統統洗了一遍!

    等他打完了,再看伊王島和長崎灣兩側的山頭,全部淹沒在洶洶烈焰之中,幾乎看不到一點囫圇的地方!

    後麵一條驅逐艦越眾而出,憑借其靈巧的身段兒昂然突進海灣之中,擦著淺水區在大久保山下兜了個圈子,探查明白沒有殘存的岸防炮火隱藏,然後放下小艇,將海軍陸戰隊士兵快速的送上灘頭。

    這是完全在乙位麵建造的新一代“登州級”驅逐艦。借鑒了二戰經典“弗萊徹”級驅逐艦的分段建造設計,結合現代技術理念,綜合打造而成的一種改造潛力十足的通用型艦體。

    其全長11402米,全寬12米,標排2280噸,滿排2810噸。擁有前二後一三座雙聯裝高平兩用5吋炮,另外可以安裝2座四聯裝、2座雙聯裝40mm厄利空。在各國都沒有空軍的當代,防空能力可謂多餘。

    此外,該艦還配備了三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外加反潛深水炸彈和刺蝟炸彈拋射器的設計,隻不過暫時沒有東西往裏塞,所以也沒有安裝上去。

    限於當前動力生產能力的不足,乙位麵生產的工業級蒸汽輪機功率太小也不合用,來自本世界的3萬馬力主機還不夠戰列艦和巡洋艦用的,暫時隻好用八千千瓦的柴油機兩台湊合著用。雙機功率為11596馬力x2,最大輸出功率12885馬力x2,可使戰艦獲得最大27節航速,或者5000海裏/16節巡航能力。

    著眼於未來,當各種武器裝備和主機係統都齊全的時候,該艦可以升級成使用兩台3萬馬力蒸汽輪機,扛著三座長身管五吋炮,帶齊了所有防空反潛武器,還能攜帶一架水上飛機的加強版。

    再往後來,該艦體甚至可以加裝火箭係統,或者改裝成導彈驅逐艦……假如當真能折騰到那時候的話。

    總之,三五十年之內,該艦的基礎設計都不會落伍,這也非常符合楊浩一貫的裝備理念。少型號,易量產,建造方便。升級空間打。裝備通用化等等。

    最後采用柴油機還有個好處。那就是能解決當前缺少蒸汽輪機操作員,和重油燃料供應不足的麻煩。使用柴油機,可要輕鬆方便多了。

    如此種種,才保證了這款驅逐艦的快速、批量下水。

    而這次出動的四條驅逐艦上,海軍官兵數量同樣不夠用,勉強每艦湊合上一百來人,卻也是沒有第二套替換的班組。

    27節航速,依然是這時代各國海軍望塵莫及的數字。配合上兩條戰列艦的短板動力。可謂相得益彰。

    當那修長機敏的身影透過重重煙霧,出現在兩邊島上日軍的視野中時,被炸得頭昏腦脹的小鬼子眼睛飆血,看著已經炸成廢鐵的火炮徒勞的嚎叫,無可奈何!

    就是這麽欺負人,你能咋地?

    幾條驅逐艦和巡洋艦上的海軍陸戰隊員紛紛卸載,以排為單位迅速散開在兩麵灘頭山地上。他們順著隨處可見的彈坑邊緣,過篩子一樣的把可疑的目標掃蕩一遍,每個班配備的火焰噴射器大發利市,凡是看到黑咕隆咚的坑道和掩體。毫不客氣的一束高溫火焰噴進去,燒得四周熱浪滾滾。到處冒煙!

    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練兵機會,各部分卯足了勁都要徹底體驗個高地。數百上千士兵錯落有致的掃遍伊王島和城山、大久保山等地的正麵,一點點確定沒有藏在暗處的炮台留存。

    與此同時,海麵上的各條戰艦,海軍官兵們抓緊時間清理火炮整理彈藥,該休息的休息,該換班的換班,利用作戰間隙養精蓄銳。

    戰列艦轟擊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了,長崎港內停泊的各國船隻,和在此留駐的各國人員,無不被那恍如近在咫尺的驚天大爆炸嚇得魂飛魄散!由於長崎到海外的山頭都不怎麽高,那衝天而起的煙火柱便清晰的展現在他們的眼前,讓人錯以為那邊有火山爆發,並隨時可能蔓延到他們頭上!

    這一幕,徹底把洋鬼子和日本人給嚇毛了!他們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向外發出求救信號。尤其是在確定中國士兵已經登陸的消息,幾乎所有人都下意識的判斷,這是要進一步攻占長崎的架勢啊!

    長崎孤懸九州島的西北,除了作為海上交通樞紐外,陸路很難交通。一旦被占領,想要奪回來都不容易。對方隻要封鎖住出海口,便可長久的占領利用。到時候再把北邊的佐世保和外麵的五島、中通島給占領,憑空可得一個進攻日本四道的橋頭要塞啊!

    那裏不能丟!

    驚恐的日本人慌忙向東京發出求援電報,列強也紛紛找途徑聯絡楊浩,試圖阻止他占領日本的企圖——他們以己度人,按照殖民者一貫的作風,不管在哪裏占下了地盤,那是一定不會輕易鬆口的。沒有足夠的代價,怎麽都不會輕易放棄。

    仿佛為了印證他們的判斷,不久之後,戰列艦開進海灣,昂首朝著幾公裏外的三菱造船等工業設施,毫不留情的一頓爆轟!威力驚人的重磅炮彈一炸一大片,簡陋的廠房根本經不住三兩下的摧毀,紛紛崩塌粉碎!碼頭船台種種設備,紛紛陷入火焰之中燒毀!

    駐紮在久留米的日軍第十二師團所部,立即開拔南下增援,生怕長崎被占領。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到了當天晚上的時候,登陸部隊卻在完成掃蕩之後悄無聲息的退回來,跟隨艦隊連夜北上,在次日淩晨時分,忽然又出現在福岡外海!

    有了經驗艦隊以驅逐艦和巡洋艦火炮摧毀了誌賀島、能古島上的粗劣工事,又以戰列艦主炮重點摧垮了幾座炮台,隨即以陸戰隊衝上去掃清障礙。隨後,幾條巨艦昂然衝進福岡灣,將黑洞洞的炮口指著岸邊一流排開的各種工廠碼頭,悍然開火!

    這一次,離著更近,不需要借助任何的先進器材,僅僅以肉眼觀瞄即可輕鬆鎖定所有的目標,主炮和副炮全部加入狂歡之中,短短十分鍾內,升騰的煙火巨牆已經把整個福岡遮掩的什麽都瞧不見!

    不知道的,從遠處看去,還以為整個城市都要完蛋了。實質上中國海軍沒那麽暴虐,也沒興趣對市區平民開火,摧毀的不過是他們的工業和碼頭設施而已。

    這也將日本人嚇得魂不附體,急忙求援。然而沒有半天功夫,中國艦隊卻已經離開那裏,繼續北上跑到了北九州和下關的外海!

    第十二師團餘下的駐軍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特別是下關要塞炮聯隊人手不起,麵對海上忽然逼進的戰艦,全都麻爪了!

    這兩個地方非同一般,下關是通往瀨戶內海的交通要道,故而設立了“關門要塞”,北九州的小倉則是日本的重要兵工廠所在。在本世界的二戰中,美軍最先要投擲原子彈的目標,就是此地。

    消息一經證實,日本人“恍然大悟”,原來,之前的一係列動作都是幌子,中國人真正的目標,就是那裏啊!

    隻要占領了下關和北九州,那麽中國海軍完全不需要再繞過九州島的外圍防禦,可以水路並進的任意馳騁在日本四島內部,任意攻擊每一座城市,中心開花,何其歹毒啊!

    楊浩要知道他們的判斷,隻能冷笑一聲:“你們真是想多了。”

    然而海軍不管那套,準備就緒,大炮開轟!(未完待續……)

    第四一零章戰列艦的咆哮(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