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決定

字數:6870   加入書籤

A+A-


    楊浩似乎並不擔心他的蠻幹,會招來對頭們不顧一切的打擊。把老美的計劃狠插一刀壞掉之後,悠然自得的繼續自己的小日子。

    2014年的中秋節如期而至,楊浩和一家人放下所有工作,全都回到老宅團聚。

    因為時間流速加快的關係,在楊浩感覺僅僅是幾天,長期生活在乙位麵的幾口人卻是已經分別了好久。特別是最近幾個月來,楊浩忙於海外的事情,即使是連借助時空通道偷渡,都來不及跟家裏人見上一麵。當他們再次聚在一起時,楊浩赫然發現,不知不覺間,他們都老了很多。

    乙位麵已經到了1909年,完全生活在那邊的楊老太爺如今已經八十五,雖然腿腳依然硬朗,精神頭也算不錯,然而那滿臉的老年斑和渾濁的眼睛,卻無一不在提醒著眾人,他已經步入風燭殘年。

    精神意誌強大如楊浩,依然不免些微的傷感。

    楊老太爺卻似乎並不覺得吃虧,對於自己能夠在毫無用處的後半生裏,忽然有機會重新發光發熱,並親力親為的締造一番做夢也想不到的偉大基業,堪稱是一生追求的最完美結果。就算現在兩腿一蹬去見主席他老人家,也沒什麽遺憾。

    奶奶年齡雖然小那麽幾歲,到底也是八十了,終究不能跟前些年似的親自繡花納鞋底,隻好整日笑眯眯的看著一幫年輕的後輩們忙活。

    兩位老人安靜的享受著在乙位麵平和的生活,沒事兒的時候,就從半山腰的院子裏望著下邊熱火朝天的集鎮。一天一天的任憑時光消磨。心中隻有喜樂祥。

    這邊七年、另一邊十五年。一晃這麽久過去了,難得一家人湊在一起過節,楊老太爺依然端著旱煙袋,盤腿在炕上等開飯。奶奶和楊媽在廚房忙活,不過倒是不用他們親手做飯了,隻是把專人大廚做好的東西順一下,等著上桌。

    其實也就是一家人的老傳統了,開飯之前。老爺們圍著桌子說話,女人們等把酒菜飯食收拾好了,再上來。

    別說什麽男女不公平,老一代人就是這麽個習俗,誰也沒覺得不平等、受歧視。

    老太爺煙鍋子燒得青煙嫋嫋,冉冉飄到屋頂上,沿著微微泛黃的膩子麵兒均勻散開,如同薄薄的紗籠。頂級的葉子加上清宮裏流出來的高手調配,聞不到丁點兒嗆人的氣味。反而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在其間隱現。

    楊浩跟父親卻都不抽煙。他充分展示自己的茶藝,把乙位麵來的老樹大紅袍茶葉泡的色香俱全。雖然差著道家出身的小女朋友薛晴的水平,有老大一段距離。不過應付家庭休閑,綽綽有餘。

    爺仨兒抽煙喝茶,有一搭沒一搭的隨口閑聊著。等一壺茶顏色清了,老太爺習慣性的在桌角“啪啪”磕掉了煙灰,把女人們也都叫進來,說道:“趁著老二一家子沒來,咱們先把要緊的話都說了。”

    楊浩心中微微一震,瞟了一眼父親楊海衛的表情,心中了然,他們大概已經有了決定,這是要開誠布公的說個清楚了。

    想到這點,他不免有些淡淡的遺憾。因為時空的間隔,一家人不得不四分五裂,如同分別奔馳在兩條不同道路上一樣,除了偶爾能相互看顧一眼之外,或許就在某個轉角之後,彼此忽然變得更加遙遠和陌生。

    但這終究是沒辦法的事。從他們接受“炎黃鼎”那一天起,便不得不卷入到兩個時空的劇變當中。有所得必有所失,天下間的好處總不能讓你一個人都賺了。

    女人們大概也都清楚了麵臨的問題,臉上看不出多少難過。

    楊老太爺還是爽快直接的老脾氣,直奔主題道:“這一晃好幾年了,兩邊的時間差的越來越大,恐怕咱們不能再兩下裏顧著。趁著過節,我覺得還是趁早下了決心。我跟老婆子在那邊習慣了,也不耐煩這邊兒的雜七雜八。往後,就不回來了,省的囉嗦。”

    楊浩爺們對視一眼,緩慢的點頭,表示同意。

    單純從老人家的晚年幸福著想,乙位麵確實是個更好的選擇。空氣清新沒有汙染,飲食用水幹淨放心,人身安全不必有任何的擔憂。同時,也不會有任何人膽敢上門找麻煩。兩個老人在那邊屬於國寶一級的存在,徒子徒孫遍及各地,威信之高簡直可以跟其他幾個人相媲美。清淨,舒坦,安享晚年最佳的選擇。

    要說短處,也就是對本世界的人來說,感覺他們會老的太快。可能一年半載之後,那邊已經是百年之身,指不定早早過世了。

    放在年輕人身上,那肯定是難以接受的。不過兩位老人都八十往上,已經算是長壽了,什麽時候壽終正寢都是自然的。

    但這對楊家人來說都不算是壞處。相反的,老人們繼續在這邊現身,那些處心積慮要拉關係弄好處的人一天到晚煩的不行不行的。這幾年,也就是他們打著出國旅遊,甚至是到空氣清新的非洲或者什麽地方榮養,才算避開諸多糾纏。逢年過節的也露個麵。

    現在,楊老太爺連那個也煩透了,再加上楊浩惹出的禍端大的不可想象,很難說會不會被人摸著機會下毒手。

    與其千日防賊,不如幹脆把危險從根子上掐滅。留在乙位麵不回來了,誰也拿他們沒轍。

    楊浩知道他們早有這個心,有了這決定,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過老爸楊海衛一開口,他的眉頭不由一皺。

    楊海衛方才一直不怎麽說話,大概是在打草稿。不過在乙位麵當了十幾年的將軍,手底下統帥著世界最強的海軍力量,威勢之盛堪稱天下少有。真正是習慣了令出如山。讓他斟酌詞語說話。確實比較困難。

    不過到底還是下了決斷。直截了當的對楊浩道:“我和你媽也決定了,以後也在那邊過。原因不用說你清楚。”

    楊浩咧了咧嘴,最終隻能無奈的苦笑著搖搖頭。

    他也明白,這同樣是最好的選擇。

    就兩人來說,在本世界,他們隻能是楊氏姑侄倆位“成功人士”的親戚,同時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許多親友故舊攀扯的橋梁。不管他們樂意不樂意,那些已經存在數十年的社會關係。總會隨著一家人財富地位的增長,不斷的發生越發緊密而頻繁的聯係。

    在中國這種人情社會裏,你不管多麽成功,都無法把自己從以往的社會關係裏徹底解脫出來,那樣的話隻能被人詬病,並受到大多數人的指摘。你可以不在乎,但名聲肯定是要壞了。

    偏偏兩人還都年紀不小了。按照乙位麵的時間算,也是年過六旬,沒有經曆也不可能有時間去應酬這邊的諸多煩難。

    同時,他們也不太能接受“炎黃鼎”提供的投影分身的做法。隨著時間流速的不斷拉大。兩邊產生的信息不對稱會把人逼瘋了的。

    所以,選擇這樣的方式幹脆的離開。或許是最佳的選擇。而能夠下定決心割舍這邊的一切聯係,也需要絕大的意誌。

    楊浩尊重他們的決定,但其中苦處,卻是一時半會都說不清的。

    楊海衛顯然很在意他的意見,見他痛快的點頭,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母親宋愛蘭心裏頭不免難受,眼淚就流出來了。

    小姑楊海心卻異常平靜,淡然道:“我兩邊兒兼顧,應該沒什麽問題。這麽精彩的人生經曆,我不想錯過一丁點兒的細節。”

    楊浩等人紛紛吃了一驚,瞪眼問:“你能吃得消?那邊的信息增速和時間流速,可不是輕易能抗住的。另外你得想清楚了,時間的影響沒有辦法消除。”

    如果她重點呆在對麵,可能在本世界的人眼中,這位商業女皇一轉眼就老去了,那簡直是對一個女人最大的災難!好處是,她可以憑借流速不對稱的優勢,輕鬆把控這邊的商業決策。

    但這並不劃算,乙位麵可以沒有楊海心——至少不需要她隨時都在,但本世界的她卻不能三兩年就老的沒法工作,那對於整個家庭還有商業集團,都是災難!

    如果她重點在本世界,卻又如何能經受得住乙位麵每時每刻以數倍、數十倍密度產生的龐大信息?人畢竟不是神,過量信息的填充,會讓腦袋燒掉的!

    楊海心自信的微笑:“我需要有足夠的工作填充每一分鍾,你可以看作是我所追求的道之所在。”

    楊浩肅然起敬。

    一個人能說出其所求之道,就已經超凡脫俗,不能尋常看待。

    跟薛晴一起交流的多了,讓他多少明白一些,隻有在專門修行的人才能了解、體會到的極高境界。

    所謂修行,並不是和尚道士念佛念咒坐著敲木魚那種德行,而是對每一個人來說,時時刻刻修於行止之間,隨時隨地的管理自己的內心和行為,使能專注如一,不為外在幹擾、影響而走上歧路,無謂的消耗精神,浪費生命。

    具體到眾人本身,是要求全神貫注、始終如一的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分鍾。一個人可以隨時知道自己在做什麽,那就是修行入門了。

    說起來容易,做到卻極難。自古以來,無論中外各族的聖賢,皆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諸多的經典之中,也都無一例外的教導後人如何的上手。然而,大多數卻被當成不可更改的教條對待,反而忘記了聖賢最根本的用意所在。

    中國曆史千百年來,儒家書生借用佛道的法門,弄懂了《大學》所說的知止定靜安慮得的修行入門次第,也明白了《孟子》養浩然之氣的辦法,更進一步則知道孔子“吾道一以貫之”其實也可以指修身的要訣。

    真正弄明白的人,就能有大成就。自古至今,那麽多的人可以過目不忘,可以博覽群經,可以多才多藝,其實並非他們比別人聰明,而是都在打基礎的時候,明白了這一入門的辦法。

    而大成就者,如文天祥得到了大光明法,養出浩然正氣,於是被囚禁在汙水橫流、便溺四處的陰冷潮濕環境下足足兩年,卻無病無通,精神強大到讓忽必烈都不得不佩服的地步。

    曾國藩三十歲時體弱到不良於行、眼前發昏看不清東西,甚至吐血的地步。但從學習養氣之後,不但身體強健到可以帶兵打仗,更能活到子孫滿堂。

    諸多榜樣,足以證明隻要人能心中有道,身體力行,必然能超出常人,創造奇跡。

    不知不覺中,楊海心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嗎?

    楊浩忽然覺得,自己這些年貌似折騰的挺歡實,東征西殺所向披靡,似乎強大的不可一世。但回想起來,其實除了滿足自己的破壞欲和征服欲之外,真正得到的東西,到底有多少是最珍貴的?

    不如楊海心多矣!

    一家人都知道,楊海心的脾氣是如何的執拗,一旦下定決心,那就不會更改。盡管有所擔憂,也隻能表示讚同。

    隨後,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楊浩的身上。

    一家三代六口人中,唯獨楊浩的情況比較特殊。

    他是最關鍵的一個,無論哪一個時空都離不開,所以也是唯一一個兩下裏分身並各自發展的。事到如今,乙位麵的“楊浩”其實已經是快四十歲的人,並且娶了那位大長腿的詹馨兒,孩子都養了好幾個。這些日子來,楊浩是跟那邊徹底斷絕信息共享的,本質上來說,他們已經變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

    現在,其他人都決定保持自己的唯一性,不要投影或者分身。楊浩呢,怎麽辦?

    “我決定了,跟那邊徹底分開。”

    楊浩沒有任何遲疑的作出選擇。他不需要另外一個自己的人生,畢竟不是傳說中的神明仙佛,不大算要億萬分身經曆的不同人生經曆,來體驗世間百態,充實道行。

    這雖然可能讓他錯過一個超脫的絕好機會,卻能夠保證自己的人生真實、圓滿、毫無瑕疵。他的生命來源於此,他的人格思想也形成於此,又怎麽會去接受另外一段陌生的人生?

    自我,或者說我執,是楊浩看不透也不願意看破放下的東西。那關係到“我”的存在這一絕大命題,他不想被外物完全主導了自己的思想,幹擾了自己對“存在”的定義。

    楊老太爺長歎一聲,點頭道:“行啊!那就這麽滴吧。爽利的吃了這頓團圓飯,往後踏實過自己的日子。”

    從今往後,楊浩再去乙位麵,將成為一名觀光客的存在,卻與那邊的所有人和事,徹底的分道揚鑣。

    院子的大門一響,二叔一家三口走進來。渾身俗氣的二嬸拽著跟“道友”一個德行的楊瀚捂著鼻子,墊著腳尖兒往裏屋來,好像幾米外網子裏雞糞能飛到他們身上似的。

    楊老太爺隔著玻璃窗瞪了他們一眼,眼袋鍋子邦邦一敲桌子,沒好氣的喝道:“人齊了,開飯!”——

    幾天之後,楊海衛夫婦乘坐專機外出旅遊,在公海上意外墜毀失蹤。楊老太爺和奶奶傷心過度,相繼“過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