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難度

字數:9235   加入書籤

A+A-


    當天下商人因為“秦國放開科學院商品買賣資格”“秦國往西域商路開通”兩件事而沸騰時,七國君王也在因此事而煩惱。
    包括嬴政。
    他發現,有了可能得到的利益驅動後,各郡的主要官員辦事效率都提高了許多。
    但這種效率,無不透露出一種“私心”的味道。
    政策下發好幾天了,之前幾天,各郡注冊的民間商人和商會組織加起來才不過二十幾個。
    這些大部分都是真正有自主權的‘民間商人’,而不是貴族的白手套——這裏也可以從側麵看出秦國以前對商人限製有多麽嚴格。
    李緣出現後發展到現在,秦國才有這麽二十幾個與貴族沒牽連的民間商人。
    哪怕有人還在猶豫、有人去六國經商了還沒趕回來,但這個數據與六國一比,還是有些少了,尤其是在秦國的國土和國力都是七國第一的情況下。
    而從昨天開始,各郡開始注冊的民間商人和商會組織忽然就多了起來。
    可與各郡這些數據同步而來的,還有各郡玄衣衛的報告,以及查到的那些人的戶籍檔案;他們可能發現不了什麽,但鹹陽的玄衣衛總部對比後發現,那些人超過半數都與各地大官有些親戚關係。
    就算是剩下那些沒有親戚關係的人,恐怕有不少也是和大官們有‘交情’關係。
    他們生動詮釋了什麽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過嬴政也很清楚,這沒辦法製止。
    李緣出現的時間太短了。
    哪怕嬴政和呂不韋已經通過許多政策和方式不斷的讓錢財流入民間,可短時間依舊沒有足夠能與貴族們相抗衡的民間資本。
    若要推動商業上的繁榮,錢隻能在貴族們身上想辦法。
    “大王!”
    一側,一個郎官從廷會拿著一份報告而來。
    這是李斯等人製定出的一份扶持民間商人的政策計劃。
    雖然他們都知道,最先享受到這個政策的,肯定是那些“有關係”的人。
    嬴政看完後,並沒有立刻同意。
    發展工商業,是進行社會財富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最快方式,也是大秦能用的最好方式。
    但這個方式必然會帶來一些肮髒,哪怕他和李斯等人已經極力限製也一樣。
    幾日前問李緣的問題,李緣依舊沒回。
    嬴政想,或許是他也給不出答案。
    “辦法,總會有的。”
    他輕聲呢喃了一句,同意了廷會的這份文件。
    ……
    蜀郡。
    某縣。
    一個宅院裏,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青年看著眼前一張最新發行的報紙,眼神裏湧動著一股莫名的光。
    良久,他放下報紙朝著正堂走去。
    正堂內,一個中年男子正拿著算盤看著自家幾個店鋪的賬本,以及城外的一些土地。
    土地是他祖父戰死、父親接力立功兩代人攢下來的,店鋪是朝廷放開了一些商人政策後他拿錢盤下來的,想著給孩子多留點家業。
    但看著賬目結果,他發現開的幾個店鋪雖然有錢賺,但隻是小錢,除去成本幾乎沒賺幾個子。
    “那我盤幾個店豈不是光給朝廷交稅了?”
    他陷入了迷惑當中。
    門口,他的兒子帶著嚴肅至極的神情走來。
    “爹,咱家有多少錢?都給我。”
    “???”
    男子愣了好一會,這才有些古怪的看著他:“你糊塗了?”
    雖然你是我的獨子,你爺爺也很喜歡你,家產遲早是你的。
    但你這樣是不是太不把你老爹放眼裏了?
    “爹,你看了朝廷允許商人注冊商會的事了嗎?”
    “看了。”
    “你也說過,朝廷是要讓百姓有錢起來,隻要能做到這一點,大王和國師什麽都敢試。”
    “沒錯,我和你祖父都這麽猜的。”
    “那好,我也要開一家商會!”
    男人看著嚴肅的兒子,起身靠近,用手摸了摸他的額頭。
    “不對啊,你這也沒……”
    “爹!”
    青年有些氣憤的後退一步:“不是你說的要跟緊大王的政策嗎?怎麽你現在不同意我幹?”
    男人看著他,笑著搖了搖頭,又坐了下去。
    “你呀,想得太簡單了。你說說,你開商會想幹什麽?”
    “買東西去六國賣,或者去西域,把家業做大。”
    “什麽東西?”
    “科學院的東西啊!”
    男人輕笑一聲:“誰都知道這能賺錢,那你猜,科學院會不會全都給?”
    東西如果造得比需要的人還多,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問題,男人自己能想得到,他不相信鹹陽朝廷想不到。
    青年聽到這,想了下:“那我就拿一些東西的方法,自己開工廠造,哪怕不去六國,隻在國內也可以。”
    “我看過朝廷的報紙了,注冊商會後可以開工廠,也可以招人!”
    “你拉倒吧!你上哪招人去?”男人沒好氣的道:“你祖父都說了,村裏的十幾個青年娃子全去官衙工廠了,就這工廠都還招不滿人用匈奴人頂著呢,誰給你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年代,大家不努力幹活飯都吃不飽,哪來那麽多閑散人口?
    而在之前一輪的工廠招人中,大秦社會上的閑散人口已經被安排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人都在忙著種地養活家小,除非是農閑時。
    但人可以有農閑,市場可沒有。
    真要隻在農閑時工廠才開工,那會虧死的。
    男人扶著兒子坐下:“朝廷的政策很好,可我們家沒那個本事去吃。”
    “你知道去楚國的路怎麽走嗎?你知道西域那邊的情況嗎?你知道他們是不是跟南邊那個夜郎國一樣的窮?”
    “前途不明不說,你人也招不到。”
    “你沒發現,官衙工廠的工人編製很少嗎?去年隻有在農閑時,工廠才擴大了招工規模,之後就抓匈奴人來了。”
    “因為大王他們也知道這點,有錢賺是一回事,沒時間是另一回事。”
    “還有,你說開工廠,以我們縣的情況,除了那個小煤礦以外,你還能開什麽工廠?”
    “買東西去哪?地點在哪?到後麵如果造出來賣的成本比其他人的高,你怎麽賣得出去?”
    “更何況……”
    一樁樁一件件,當困難被男人抽絲剝繭的放在青年眼前時,青年才體會到創業一詞有多麽艱難。
    糧食不夠吃,人們不會餓著肚子去賺錢的。
    當地資源不夠,縣衙和郡衙未必會同意一些注定會賠錢的工廠開工,不然工廠倒了出問題而他們還在任上,誰都討不了好。
    更要命的是,科學院雖然將一些產品的技術和買賣資格一起綁定,可秦國的人就這麽多,有錢買的人也就這麽多,市場飽和後隻能把東西往外賣,到時候誰能賣過去?
    是連秦國都沒出過的自己?
    還是那些奴仆都去過六國的貴族?
    誰更能成事,一目了然……
    青年呆呆的聽著。
    忽然間,他回過神來:“不對啊爹,朝廷不是說今年要推廣農種嗎?那肯定能解決糧食啊!到時候就有工人了!”
    男人幽幽的看著他:“如果你朝不保夕,你是願意種如今至少能有口吃的東西,還是去種一個不知道長勢如何的東西?”
    “……”
    “還有,就算你種出來了,你一個人能種多少?哪怕是我們家全種了,穀物大豐收,又能在縣城裏養活多少人?”
    “等到人們相信朝廷的穀物能讓他們輕鬆吃飽飯,又得幾年後?”
    青年微張著嘴,不知道該怎麽回。
    他也回不了。
    ……
    成都縣。
    正在批閱公文的李冰忽然捂著嘴,咳嗽了幾聲。
    又緩了好一會,他才感覺喉嚨處的不適減輕了許多。
    “老咯。”
    他嘀咕了兩聲。
    門口,李二郎有些惆悵的走了進來。
    “怎麽?不順利?”李冰笑了。
    李二郎點了點頭:“我拿著報紙給百姓說過了,可百姓沒幾個人願意。”
    “正常。”
    李冰點了點頭,人們很難對自己沒見過的東西在一開始就有足夠的信任。
    秦王和國師的名聲很好,百姓也都很感激他們;但若說有更好的東西能種,希望百姓放棄以前那些,這一時間就很難了。
    前者是生活水平問題,為此,百姓為大秦作戰、無條件支持朝廷都行。
    但後者是生存問題,一個不好會餓死人的……這個得悠著點……
    “總歸是有人願意的吧?”
    “倒是有。”李二郎說:“有二十六戶,其中隻有十一戶是因為家裏受過國師的大恩惠而無條件信任國師的,剩下十五戶都是去年家裏有人立了功或去工廠賺了錢,已經足夠交今年的稅了,他們這才種的。”
    這才是正常情況……
    有十一戶願意豁出性命去相信國師,這已經讓李冰很驚訝了。
    “爹,國師拿出來的那些……尤其是小麥和水稻,真的有那麽大的產量嗎?”李二郎心裏都有些懷疑。
    李冰搖了搖頭:“信也好,不信也好,國師和大王總不會害大秦的。”
    “你知道為何這道命令沒有給出任何任務嗎?”
    李二郎沉默了一下:“您是說,國師和大王可能也對這些東西的產量不確定,所以才抱著試試的心態?他們隻能確定這些能種?”
    “可為何北邊幾個郡隻有小麥?不試水稻?”
    李冰沉默了一下。
    “國師啊,總是知道點什麽的。”
    ……
    鹹陽城的秦軍大營。
    今天,大營裏停止了一切訓練,轉而舉行了一場比試。
    參賽的,是由十幾個將領訓練出來的小隊,而大營內其他上萬人全部充當觀眾。
    裁判則是軍部部長尉繚和科學院院長李由。
    氣氛很熱鬧,因為軍營的生活有些壓抑,樂趣往往也都離不開戰鬥、比拚這些事,但如同今天一樣比試內容讓他們前所未見的比賽,將士們還是第一次看到。
    最前方,楊端和與蒙武兩人略微有些緊張。
    所有將軍當中,就他倆官職最高;尉部長說這次比試過後就要授銜,並且直接告訴了他們他倆軍銜最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他們來說,他們如今已經不在乎自己訓練的小隊能獲勝了,因為哪怕是其他人獲勝,戰時他倆一樣有指揮的可能。
    他們隻希望自己的小隊不要是墊底的,不然臉都丟沒了。
    最大的操場上。
    觀看的將士們聚集在兩旁,看著操場中間那些木板。
    “板子上好像有字?”
    “是有字,可怎麽好像寫得大小不一樣?”
    “這誰知道……”
    一側,十幾名將領站在尉繚和李由身後,麵上平靜心裏緊張。
    尉繚笑了笑:“讓各隊依次入場。”
    隨著有人去傳令,不一會,楊端和訓練的百人隊伍最先進來。
    周圍頓時響起一陣歡呼。
    百人分成了十隊,每隊十人,並且互相之間隔得很遠,在科學院一些研究員的指引下看向前方十五步之外的木板。
    “這是測試眼力的。”尉繚張口給身後的將領們做著解釋:“那些槍支你們也看過了,以後火繩槍的精度和射程都會大幅度提高,興許二百步之外就可殺敵。”
    其他人明白了,到那時武藝的重要性會大幅度降低,因為你都近不了身就會被殺。
    當楊端和的小隊測試完後,是蒙武的小隊。
    研究員也把楊端和小隊的測試成績送了過來。
    還行,百人當中有91人視力都是是合格的。
    楊端和笑了。
    “晚上還有一場呢。”尉繚說道。
    楊端和笑不出了……
    換李由笑了。
    當所有將領的小隊都檢測完後,楊端和又笑了。
    因為他還算好的。
    有將領的百人小隊隻有七十多人合格。
    “尉部長,有些人看得清啊,為何也不給合格?”有人問道。
    尉繚看了他一眼:“一塊板子上有十張不同的紙,每一個人測試的紙張都是隨機的。”
    “你以為本官沒看到演練場周圍有人在給他們打手勢?是不是背下了上一張紙的‘山’字方向?”
    那人不說話了,他也覺得有些尷尬,雖然不是他下令這麽幹的。
    哪個兔崽子在底下玩這個?
    還被部長看到了?
    測試完眼力後,尉繚帶著他們來到了一處被封閉了三天的演練場。
    裏麵已經擺放好了許多障礙物。
    “這個項目,是國師給本官說的。”
    “名字叫,400米障礙跑。”
    “本官自己試過了,這個科目很有意義,日後所有裝備火器的部隊,都要把這個加入平時訓練計劃。”
    尉繚看了看他們:“給你們個機會,趁著你們的小隊還沒來,你們自己先試試?”
    說完,他讓自己的一個護衛當著他們的麵跑了一次。
    當看到那個護衛跑完後彎著腰大喘氣時,所有將領臉色都凝重起來。
    這貌似比跑十裏地還難……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