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無解

字數:8699   加入書籤

A+A-


    “我覺著吧,這事不能這麽看。”
    李緣覺得嬴政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隻是他擔心得有點早了。
    宋朝的局麵,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統治者被唐朝那充沛的武德給嚇到了,以至於後來五代十國,華夏大動亂期間天天打仗,讓宋朝決心‘痛改前非’。
    但說老實話,宋朝軍隊的戰鬥力真不弱!
    弱的是那幫掌權士大夫的思想!
    一昧求和,求和求和,求著求著就成乞求了。
    乞著乞著,還沒打氣勢就輸了。
    “而這個方麵嘛……”李緣沉默了一下:“君王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雖然說製度問題也擺在那,但君王還是主責。
    別說北宋,哪怕是隻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那情況,把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這些帝王放過去,你看看局麵是什麽樣。
    李緣有時會惡趣味的想:
    說不定把劉禪放到完顏構的位置上,宋朝都會是另一個結局。
    聽著這番理論,嬴政腳步停下了。
    “所以,壓力又到了王族繼承人這邊?”嬴政看著太子宮的方向,陷入了沉默。
    有自己和李緣在,扶蘇乃至扶蘇的孫子這些人都不用太擔心。
    可之後呢?
    玄武門繼承法?
    他倒不是狠不下那個心,他是怕萬一哪一代這樣選出來的繼承人狠著狠著結果狠過頭了……
    況且,突然有了功績後墮落的例子也不少——唐玄宗早死點也會是個人物。
    “難道就沒有可以保證君王絕對優秀的法子嗎?”
    李緣看了他一眼:“你做夢呢?”
    “真沒有?”
    “沒有。”
    隻要還有‘君王’,那就沒有。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緣沒騙他。
    嬴政改變了方向,一臉憂愁的朝著太子宮而去。
    看過了這麽多朝代的曆史,他現在也覺得那句話是真理了:人類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
    李緣搖了搖頭跟上去。
    看看,這就是聰明人,想太多了。
    ……
    之後的日子顯得有些平靜。
    天下七國裏。
    楚國的內鬥在王室倒下數位封君後漸漸平息,隻是昭氏和景氏徹底決裂,以至於原本辦事效率就低的楚國朝廷官員調動頻繁,國策一條沒有,幾乎陷入各地自治的狀態。
    齊國的新法發了和沒發一樣,齊王也在後勝的請罪下明白了緣由,默認了現實。
    至於趙王……
    他早就認了現實。
    於是沉溺於後宮的美色,朝政隻是時不時過問一下郭開。
    韓國一如既往的低調——不低調也不行,就他最弱,再沒自知之明指不定哪天就亡了。
    魏國的貴族在魏王的帶領下,學習著秦國製造那些商品,畢竟秦王已經允許他們借道秦國去西域經商,他們正試圖把握機會。
    而燕王……很跳。
    一邊暗地支持著東胡和月氏打架,一邊試圖往東南邊那個半島和更東北邊開拓。
    秦國能打通西域商道,我也能讓東胡和我做生意。
    秦王能幹的事我能幹,秦國不能幹的我還能幹!
    我要開拓出更多的土地,重振燕國榮光!
    六國各不相同的國情下,秦國宛如一個上足發條的機器,對著自己國內埋頭苦幹。
    開學的那第一次月考過後,學宮學子們仿佛打開了什麽思想枷鎖,不僅多出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和言論,甚至還在科學院的支持下展開了一些科學實驗。
    李緣很欣慰,因為他讀書時沒這個條件。
    他讀的隻不過是家鄉地級市的一所普高,物理、化學課程,一些小實驗還好,老師會拿著試管和材料在教室裏給他們演示一遍。
    但一些大的就算了,沒那條件。
    哪怕是小實驗,他也沒上過手。
    哪和如今這些學宮學子一樣,可以直接去科學院和研究員們一起幹一些事。
    而科學院的進度也很喜人。
    火繩槍再一次升級,雖然還是屬於火繩槍的範圍,但製作方式、穩定率、槍管質量等等各方麵都有了顯著提升。
    加上科學院新開了一個膨脹子彈的項目,讓李緣覺得未來可期。
    因為再往下發展下去,膛線和燧發槍就不遠了。
    各郡的道路水泥化工程也在穩步推進,除了黔中郡、巴郡、蜀郡之外,其他各郡都有一條已成型、或隻要時間足夠就能成型的水泥化主幹道能直通鹹陽。
    而對此,嬴政表示還算滿意。
    剩下那三個郡的難度……實在有點大。
    所有工廠也都在加班加點,哪怕是民間商行開設的,也因為西域之路的開通和六國市場的下沉,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利潤。
    第一批去西域的商隊已經快要回來了,據提前回來報信的人說,獲利很是可觀。
    蜀郡那邊的野戰軍第一個師已經開始往西南夷推進,經曆了半年訓練的秦軍將士,雖然還是在大自然那吃夠了苦頭,但也在意料之中。
    戰法不斷地改進,武器反饋不斷地送往科學院,其他的部隊也在研究著情報做準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秦國這幾個月欣欣向榮的同時。
    嬴政和李斯就發愁了……
    工廠能開工,秦國基建工程能快速進展,靠的是什麽?
    足夠強大的官府體係和充足的人力資源。
    前者,在六國補充進來的大量人才的支撐下還算平穩,哪怕每個月都有數十官吏和商人因犯法被抄家,可隨著一批又一批通過考驗的基層官吏和文人們補充進來,秦國朝廷倒也還能撐住。
    可後者,卻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快到耕種時節了,人們大多都離開工廠去準備農事了。
    哪怕是道路基建工程,許多人也寧願拿著工錢回家,反正路又不是不能走,以前這麽多年不是也這麽走過來的?
    這也是正常情況——飯都吃不飽,哪來時間給你搞工業化?
    以道路水泥化為例,能在幾個月內修出那麽多條通往鹹陽的水泥化道路,這是建立在原本就有直通各郡的主幹道隻要用水泥鋪就行、秦人極強的服從性和高效的工程質量做保證、官府的統一規劃等等前提下。
    能到這個程度,所有人都知道已經夠好了。
    真要把全國所有道路都水泥化,秦人再強大也不可能在幾個月內做到。
    既然如此,我們還在這幹什麽?
    就為了那點工錢難不成連地都不種了?
    於是在這個四月,秦國之前延續了大半年的熱火朝天的景象,在短時間內陷入沉寂。
    除了少部分決定成為專職工人的秦人、被抓來或者招來的匈奴人之外,秦國許多工廠、礦場裏幾乎都隻剩下了管理人員。
    對此,嬴政很是無奈。
    “缺人?你問我?”
    李緣穿著一身白衣站在大殿前,微風吹來讓他真顯得有些仙人意味——既然民間都說他是仙人,他也就讓繡娘們做了許多符合人們心目中仙人氣質的衣服,還拿到國師府的商行中賣了一些。
    隻是很可惜,他站著不動還好,一動或者一說話就暴露了,他真沒仙人氣質。
    “政哥,這個問題不是我能解決的,也不是你短時間能解決的。”
    “人們對農作物需要時間和信心,對社會發展方式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也需要時間和信心,一蹴而就?不可能的。”
    “生活變好的前提,是先吃飽飯。”
    滿打滿算,李緣才來了大秦一年多一個月。
    能把秦國帶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是秦國朝廷強大、秦人紀律性高、加上秦國還沒有統一全國地域不廣的共同作用了。
    當然,最主要的是有一個會全力支持他的秦王。
    這能讓秦國集結起最大的力量去辦事,而不用擔心有什麽因素掣肘他。
    若是放到其他那些大一統王朝,除非是明太祖、明成祖時期,否則其他朝代和君王哪怕全力支持他怕是都無法在這個時間內做到這個地步。
    看著嬴政眼底淡淡的黑眼圈,李緣拿出了一瓶咖啡。
    “幹什麽?”嬴政問道。
    “提神。”
    “寡人不累。”
    “你都有黑眼圈了!”李緣白了他一眼:“昨晚一夜沒睡吧?在想著怎麽能讓工廠不停工?”
    嬴政沒回。
    他為此事可不是昨夜一晚沒睡,他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了。
    當看到一座石山在短短幾個月內就被人們變成鋪在路上的石子、當看到鹹陽周圍那幾條一望無際的水泥路、當看到工廠日夜不停讓無數礦產變成成品進入人們的生活……一幕幕場景,曾一度讓嬴政以為這就是大秦最好的時候。
    結果人們農閑一結束,一切都回到原點。
    說到底,大秦還是以農業社會為主。
    “你曾提起過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那個前提……”嬴政問了一句,李緣說:“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之前這一年的大秦,勞動力是有,但都是農閑時分的人們。
    但實際人們還是被綁定在土地上。
    “後世不會也和大秦如今一樣,隻是階段性的吧?”
    “當然不是。”李緣說:“大秦是因為有足夠穩定的外部環境,加上有你在大秦各方麵都可以穩步推進,才會有今天的超前局麵;換句話說,大秦如今是先邁出了一隻腳,但另一隻腳還在原地。”
    “後世不同,後世人們是被逼著走的,後腳已經沒有立足之地了。”
    後世發展過程中,著名的羊吃人圈地運動就是個例子。
    華夏的人們,大規模離開家鄉打工,其實也有迫不得已的因素在裏麵——留在家裏,飯都吃不飽。
    李緣現在都記得,父親教育他時曾提起過的那句‘小時候家裏窮沒飯吃去參軍了,後來留不下在部隊裏就去沿海打工’。
    “沒飯吃……”
    嬴政喃喃自語了一句,陷入了沉思。
    現在秦國的人們有飯吃嗎?
    若是和李緣的後世相比,那自然是不夠的,百姓還是一天兩頓,並且不能保證每個人每餐都吃飽。
    但若和其他六國以及往年相比,人們還是挺知足的。
    至少沒有餓死的,每戶人家吃飯時每個人都有副碗筷,雖不能吃飽、但也不至於餓肚子;在這種生產力條件下,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這隻能局限在現在的秦國範圍內,因為一旦秦國統一天下,想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做到這地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
    “寡人有辦法了!”
    嬴政忽然笑了,轉身朝著大殿內走去:“傳命!召開部長級會議!”
    李緣將手中的咖啡遞給錦隴,讓他收著。
    隨後自己離開了王宮。
    他相信嬴政和李斯這些人傑,若是被自己打開思想的嬴政都無法和他們商討出辦法,李緣也不行——自知之明是他為數不多的優點。
    王宮南門外,是一座直徑接近兩百米的廣場。
    宮門口矗立著嬴政的雕像,它身穿朝服坐在王座上,左手拿著王印、右手拿著一張訴狀,嚴肅的平視前方。
    正對麵的水玄街街口、廣場另一側,則是李緣的雕像。
    相比之下,李緣的雕像就沒那麽嚴肅了,它穿著一身平民服飾站著,麵帶笑容的對著王宮方向做著一個並不規範的禮節。
    這座廣場被命名為王宮廣場,和國師府正門口小一點的國師廣場之間有一條街道相連。
    廣場和路上都有甲士站崗,人群中可能還有一些身著便衣的玄衣衛之人巡邏。
    這裏是公開的,所有人都可以來這裏走動、散步。
    若有天大冤屈者,可以直接找到任何一個甲士請求保護,然後直接入宮或者入國師府。
    嬴政雕像手中之所以有那一紙空白訴狀,就代表著他的決心。
    隻是迄今為止,還沒有百姓有過這通天的告狀行為。
    李緣讓馬車遠遠的跟著,自己在甲士的保護下朝著國師府步行而去。
    周圍,前來散步的百姓認出了他,有些激動的對著他行禮——這也是許多百姓願意來的原因,因為在這裏有可能遇到包括大王、國師在內的任何一個大人物。
    李緣笑著對著他們點著頭。
    百姓們很懂分寸,沒一個靠近甲士組成的保護圈,還給李緣讓開了道路,甲士們也沒有驅趕。
    即將到國師廣場時,一個巡邏的甲士走過來匯報了一句。
    李緣隨即抬眼望去。
    國師府門口,一個徘徊了近半個時辰的男子正站在那。
    察覺到李緣的目光,他也和周圍人一樣退後幾步讓開了道路,並且躬身行禮。
    隻是李緣走到了他麵前就不動了,讓他心裏有些意外。
    “國師……”
    “茅焦?”
    李緣打量了一下他,有些意外:“你怎麽這麽年輕?”
    這話把茅焦頓時整不會了。
    怎麽,叫這個名字的必須要老的嗎?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