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變置社稷
字數:8790 加入書籤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是六十多年前去世的孟子,在百年前的中年時期就說出的警句,它隨著《孟子》一書中的“盡心章句下”一篇而流傳天下。
然而諷刺的是,從那時起到今天近百年時間,七國君王、士子們盡管稱讚孟子、卻沒有一國真的將這句話落到實處。
直到李緣出現後的秦國,秦王在表麵上將國家推向了這個方向。
這也是韓非被迫留秦後願意真的為秦國努力的原因。
可聽到麵前這個侄兒所說的韓國之事,韓非心裏悲憤交加!
“什麽時……時候的令?”
“上月糧食征收之前。”
青年看著激動的韓非,起身走到他身前給他順了順氣。
這一年多以來,雖然秦國一直在投入大量人手發動對六國的輿論攻勢,每一期報紙上都有著抬高秦國的文章和國策,所以盡管六國百姓還有許多隻是聽說過卻沒見過,但大部分都在心裏對秦國失去了以往那般仇視。
趙國除外,他們許多人雖不和以前一樣詆毀了,但也隻是對秦國的好持以默認,向往之情是六國中最低的。
六國中,韓國由於地小、靠近秦國,被秦國輿論影響得也最深。
從去年開始,許多韓國民眾為了生計、也因為秦國那放開邊境的陽謀,都會在農閑時分去秦國,哪怕他們沒錢買東西,隻是看看。
去年就是這樣,今年隻會更加嚴重。
然而另一方麵,韓國貴族群體對秦國那些商品、尤其是精品之物極為喜愛,每次運到韓國的精品之物幾乎都被搶購一空,絲毫也沒在乎這是不是在資敵。
可秦國三大行從新秦幣發行之後,對精品之物的購買就隻接受新秦幣——你可以拿貴重之物來兌換,但買東西隻能用錢幣。
於是在上月,韓國征收糧食、稅賦的時間之前,韓王下了一道命令:允許百姓用錢抵扣所有稅賦。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韓王此舉無意間促進了稅收方式的變革。
但實際上,這隻不過是更有利於韓王搜刮民間財富而已。
韓國發展到今天,貴族占據的土地太多,而百姓在繁重的稅賦之下隻能維持餓不死的口糧,甚至每年都有許多農人需要賣地、賣兒賣女為生。
別說根本交不起朝廷要的糧食,許多人甚至連以前欠的都沒還清。
與其讓他們欠著在那增加朝廷壞賬,還不如讓他們交錢呢……
你們不是喜歡去秦國賺錢嗎?
去吧,隻要你把錢交上來就行。
底層從秦國賺錢交稅,貴族用錢買秦國東西享樂,閉環由此形成。
這也是得益於如今韓國隻有不到兩郡之地,朝廷官員什麽也都相對較少,韓王才能做到讓百姓以錢幣交稅——不得不說,這種隻有國家弱小才能做到的進步操作簡直是一種諷刺。
韓非對韓國這現實感到悲哀……
當聽到韓王說交稅時秦幣和六國貨幣都一樣、二者沒有價值高低之分時,韓非都愣了一下。
“為王怎麽能如此無恥?!”
韓非氣得這句話都不結巴了。
秦國貨幣比六國貨幣堅挺多了,價值也高多了,民間兌換時的比例最少都在1:3以上,1:6都是常態。
結果你收稅時居然收一樣的錢?
除了秦國,其他六國有那麽多錢會流向百姓手中嗎?
除了秦國,百姓還能去哪獲得錢?
秦幣和六國貨幣之間的差額生意,除了那些貴族,還有誰能掌握這當中的“商機”?
在這法律之下,韓國百姓除非拿到秦國貨幣後就在民間換成更多的六國貨幣,否則一回國就得全交了。
可百姓能怎麽換呢?
秦國幾乎全是秦幣,六國倒是還有舊幣,可普通百姓哪可能出遠門去其他國家就為了換錢交稅?
現在秦國普通商人大部分都不怎麽願意接受舊幣了,想換都換不了,就算換了,難不成在秦國賺錢去六國花?商品市場幾乎全是秦國人的天下,六國怎麽花?
而且你當其他國家和秦國一樣把山匪、猛獸都給滅掉了不成?
如此操作,隻是為了貴族們能更好的斂財……
“唉……”
韓非突然拍了拍侄兒的肩膀:“苦了你了。”
這個侄兒是王族中唯一一個能讓他看得上眼的,如今卻也被派來秦國,可想而知,侄兒之前在韓國過的是什麽日子……
既然如此,侄兒,你別回去了。
韓非決定把這個侄兒也留在秦國。
韓國的路走歪了,以前韓非以為,韓國現狀隻是因為一時不好全改;但如果有一個雄圖大略的君王肯聽他的,花個二三十年時間肯定也能改過來。
可現在他發現,是他想錯了。
韓國貴族墮落。
韓王更加墮落。
既然韓國朝廷死定了,我為什麽不為那些韓國百姓們著想呢?
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在韓國這灘爛泥裏掙紮,我要把他們帶出來。
還有些有才之士,比如自己這個侄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身在王族,既然當不成韓王也改變不了韓國,那就讓他來和我一起為日後秦國天下的韓王室香火努力吧。
“叔父畢……畢竟是秦國大官,你身為韓……韓使,待會隨我一起去拜見大……大王。”
“唯!”
……
王宮內。
韓非先單獨拜見了秦王,直言了他的想法,請求獲得秦王支持。
嬴政二話沒說,當即就下令讓人去韓國把他那侄兒一家人都接過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韓王可真是寡人的好朋友,竟然昏招頻出逼得韓非對韓國徹底死心!
早在呂不韋還掌權時,他就已經看上韓非了,今天終於收心了!
聽到韓非說要他配合演一場戲,嬴政也答應了。
這就是他,被他看重的大才別說讓他配合演戲,讓他與其同榻而眠都可以。ps:別多想,這個時候的禮賢下士真有同榻而眠的。)
大殿門口,青年在宦官的帶領下走進來。
“拜見秦王!”
“免禮,賜座!”嬴政打量著這個被韓非稱為韓王室唯一一個可塑之才的青年。
六國王室其實都有這種青年才俊,隻是在糜爛的時局下,這些才俊空有能力卻什麽事都辦不成。
“韓聞,聽韓非說你有大才?”
青年瞄了一旁的韓非一眼,有些慚愧:“比不過叔父。”
“此來秦國之事,韓部長已經跟寡人說了。”嬴政看著他,眼神仿佛充斥著一種侵略性:“但你此行,怕不止是見你叔父一麵吧?”
韓聞沉默了一下,心裏有些緊張。
他此行確實不止一個任務,可……秦王是怎麽知道的?
自己的隨行人員可都是韓王指派的,難不成連韓王的勢力中都有秦國細作?
心思流轉間,韓聞回道:“確實,韓王還讓在下聯絡質秦的公子。”
“哼!”
嬴政冷哼一聲:“寡人在韓國的愛卿發回的信件上,可不是這麽說的,你的任務可不止這些!”
“韓聞,你是想騙誰?”
“寡人?還是你的叔父?”
韓聞頓時感覺後背一陣冷汗……
韓國居然被滲透到了這個程度!
一旁,韓非也皺著眉頭看了過來,那擔憂的神情讓韓聞更加羞愧。
“請秦王恕罪!”
韓聞當即行禮告罪,看了韓非一眼後,才將自己這次的任務全部和盤托出。
他確實不止一個任務。
韓王派他來勸韓非是一個任務,但原本可不止是“勸”,語氣嚴厲不說,還有威逼利誘。
如果韓非答應打探消息,韓王可以考慮接受韓非以前的諫言,甚至讓其成為韓國相國,讓韓國在他的帶領下開始和秦國一樣的變革。
“若韓非不答應呢?”嬴政問了句。
韓聞沉默了一下。
不答應?
一個本就不受韓王待見的韓非,本身就被韓國視為背叛者,如果這點小忙都不幫故國,那就徹底斷了關係吧。
不僅將韓非一家從宗譜上再次除名,還要在韓國的史書中把韓非寫成背棄故國去秦國找師弟享受榮華富貴的小人。
“什麽?!”
聽到這話,韓非氣得渾身發抖!
為了這蒸汽機,韓王居然要如此對待我?
他隻感覺腦袋發脹,眼前的景物都變得搖搖晃晃起來。
我早該想到的……
韓王若真明智,當初怎麽會一度因為自己的輩分和諫言讓他煩不勝煩就將自己禁足?又怎會聽說秦國要冊封太子後就派我這個旁係王叔當使者出使?
是啊,他本來就看不慣我……
王座上。
看著韓非那氣憤到悲傷、隨時可能倒地的可憐樣,嬴政心都提了起來。
韓非可是他計劃建立統一後的秦朝法律製度的第一大將,這可千萬不能出事啊……
李斯雖然也有才,但李斯眼下需要在廷會,再把刑部擔子給他,他怕李斯哪天也跟那位武侯一樣身子累垮了。
緊張間,嬴政甚至在想,韓非若真被氣出病來,寡人非得出兵把韓國打一頓!
但韓非終究心理素質強大,哪怕心痛無比,卻還是站直了身子。
“聞兒,接著說!”
韓聞看著叔父那平靜的模樣,很擔心他會不會被氣死。
發泄出來總比悶在心裏好……
至於他來秦國的第二個任務。
是在來秦國的六國人才中看有沒有可能策反、進行反秦行動的人。
尤其是韓國人中,有沒有可能為韓國所用當內應的。
“叔父,侄兒也被大王看不慣,所以侄兒猜測,這個任務大王可能不止交給了我一人。”韓聞苦笑道:“若王叔和秦王想防備這方麵,我也幫不上什麽忙。”
先別說有沒有反秦的。
他壓根不覺得韓國有能讓反秦之人看得上的本錢,更不可能有能讓韓國出來的才子們回頭的可能。
若不是被時局傷透了心,六國才子也不至於來以前的蠻秦,還待了一年多不回去。
秦國能發展到今天,一方麵是秦人自己努力、秦王室明君輩出,另一方麵,六國來客們也有極大功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不是故國沒救了,他們何必來秦國?
這個任務反倒讓韓非沒那麽生氣了。
無他,韓王在他心裏的形象下限已經刷新了,這種愚蠢任務居然還能理解……
不過雖然這不是什麽好計謀,但還是得防備一下。
韓非看向嬴政。
但後者卻絲毫不擔心。
韓王和他爹、他祖父一樣,愚蠢至極……
以前想著利用鄭國修渠來疲秦,反倒讓關中成為了又一大糧倉。
現在又想著策反在秦的六國讀書人……
要是能那麽容易被你策反,他們去年怎麽會來?蠢到家了……
不過和韓非想著防備不同,他卻打算將計就計。
如果有人在秦國這麽久,卻還為了那所謂的故國而忽視秦國能給天下百姓帶來好處的現實,那這種人以後哪怕為官了也是壞人。
正好他本來也有要借三個郡級學宮的教材來試探讀書人的意思,那就找到韓國派來的細作然後將計就計吧。
他看向韓非,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韓非了然。
“聞兒,別……別回去了,就在秦國為官,你定……定能一展才學!”
“叔父,侄兒家人可都還在韓國呢。”
“這點你不必擔心。”
嬴政走下王座:“剛才,你叔父已經讓寡人派人去接你父母了,韓王不敢拒絕寡人的,最多十日,你就能看到你的家人,你在韓國的家產也會一文不少!”
韓非點了點頭,以示真誠,也說了剛才是自己讓秦王詐他的事。
韓聞感覺晴天霹靂,腦瓜子嗡嗡的……
自己這韓使,又回不去了?
哎,我為什麽要說又?
哦對了,上一個來秦後回不去的韓國使者,就是自己叔父……
“叔父,不可啊,如此一來你在韓國豈不是……”
“無妨,韓國與……與我無關。”
“……”
韓非神色落寞。
嬴政麵容緊繃,生怕自己笑出聲來……
孟子確實說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但這一句話所在的那一段中,最後還有一句並不出名、興許是被各國君王刻意忽視的話。
“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諸侯危害國家、不好好祭祀土穀之神,就另外改立他人為君。祭品豐盛,祭品潔淨,祭掃按時舉行,但仍然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神穀神。
既然韓王無法給韓國百姓帶來安寧,那就換一個王朝。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