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滿朝公卿,命有幾何?!

字數:8852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
    天黑時分。
    在千裏之外看了大半天的兩人終於回來了。
    樂行在熟悉過後,徹底投入到了對東胡的各項改造當中,而東胡王給了他絕對的支持。
    隨著夜色來臨,東胡王為樂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篝火酒宴。
    桌案旁,嬴政陷入了對該如何更好的攻取這天下的思考,因為東胡的崛起是一個能利用的點。
    和平演變六國的同時,該如何把東胡也加進來達到教育意義?
    隻有教育意義,因為沒有威脅。
    這時,一隻羊腿伸了過來,上麵還泛著一絲油光。
    “哪來的?”
    “東胡王讚助的。”
    嬴政歎了口氣。
    還是他好,啥都不用想……
    李緣打開了殿門,讓等候在外的錦隴拿來了小刀、案板、碗筷、調料,他又找機會去借了半隻羊——想必熱情好客的東胡王不會介意少了一點食物的。
    庭院裏,兩人正準備開吃,得到大王和國師一起出殿消息的李斯就趕過來了。
    嬴政招呼他一起入座。
    “大王,駐烏孫使館傳來消息:烏孫國使者帶著十六個小國的重要人物一起來秦,按照路程,他們大概會在三日後到大秦邊境。”
    嬴政想了想,輕笑一聲。
    烏孫國怕是借著大秦的影響力在西域大肆發展,如今帶著這些收了的小弟來大秦認大哥了,生怕秦國對此不滿。
    這恐怕又是那個陳京的主意,說服烏孫王時他可能會說:
    不過就是帶著使者去走一趟,順便讓那些小國安心,他們烏孫確實是得到大秦認可的小弟,有助於烏孫發展勢力,還能試探下月氏的底線等等借口……
    但不管有多少借口,這對大秦來說,都是提升影響力的一個好機會。
    影響力這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在許多國與國打交道的場合、甚至是兩國子民做生意的時候,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正常流程接待吧。”
    嬴政說:“不過這接待的人得考慮一下,烏孫使者是誰?”
    “烏孫王的長子為正使,陳京去之前烏孫處理內政最好的一個大臣為副使,同時還帶了一幫貴族子弟,說是讓他們提前來大秦熟悉情況、準備明年的學宮入學的。”李斯神情古怪:“這個長子在烏孫國內已經被內定為下一任烏孫王了,但烏孫王卻將他派了過來,倒還真是對我大秦放心得很。”
    今年的學宮入學已經結束了,明年的入學還有好幾個月呢,這麽早派過來?
    無非是用來當質子的。
    在之前烏孫和大秦的約定中,大秦並沒有要求烏孫派過質子——雖然那些在學宮裏的權貴子弟就是質子。
    李斯也曾經問過大王為何不要求,但嬴政回了一句:有月氏在,所有烏孫人皆可為質。
    但現在,烏孫王或許是心有不安,或許是陳京勸說了,導致烏孫國主動加派質子過來了。
    隻是派大王子當這使者……
    “正常對待就行。”
    嬴政語氣依舊淡定:“烏孫王和陳京都知道,大秦不需要對他們耍那些陰謀,這是大秦強大實力的自信。既然烏孫如此討好,那到時候,讓廷會官陽沐去城門口迎接一下吧。”
    你別管這廷會官是不是個具體管事的,你光看他等級就行了。
    廷會官來城門迎接,也算給他們臉了。
    李斯記下了,正準備說下一件事,錦隴卻將一盤削好的羊肉送到了他麵前。
    李斯趕忙接過,自己先吃了一片後才說:“另外,韓國那邊出事了。”
    “下午時分,玄衣衛報告,韓國南陽郡內發生了一起……鬥毆,一百多人衝擊了一個縣衙,似乎有不臣之心。”
    在玄衣衛的報告上,這就是以‘鬥毆’為名記載的。
    可誰家的鬥毆是一百多人打上縣衙的?
    而且玄衣衛送來這情報,本身就表明他們認為這事很重要,隻是這稱呼……估計是玄衣衛的特例吧。
    至於南陽郡。
    其實在戰國時期,被稱為南陽的地方有很多。
    魯國有個南陽在泰山以南,晉國時有個南陽在太行以南,魏國也有個南陽,而韓國和楚國也有個南陽……
    但楚國的南陽被秦國於昭王時期打下來了,並且設置了南陽郡、治所宛縣今河南南陽)——這個南陽也是自此後大部分朝代認可的南陽。
    韓國這個南陽郡,是韓國現在僅剩下的兩個郡之一,這個郡要是出問題了……
    “具體情報說說。”
    嬴政本想暫時放下吃食看下情報,但看了眼一旁專心吃飯的李緣,他忽然就改了主意讓李斯說。
    李斯暫時停止了吃,但也沒有去翻文件。
    作為一個合格的廷會官,所有需要匯報的情況早在來之前他就記在腦子裏了。
    “與韓王新製定的稅收製度有關,由於一律改為收錢,且韓王特令韓幣與秦幣價值等同,但所有人包括官吏和貴族也知道秦幣更為值錢,於是一些地方官吏就起心思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往往在民間收稅時要求百姓交秦幣,但往上交時又換成韓幣,以此來中飽私囊。”
    “兩日前,那一縣的官吏去民間收稅,得知有個百姓去年在我秦國賺了些錢,便要求他全數上交,哪怕那百姓已經花錢給家人置辦了些東西,但官吏卻依舊認為他私藏錢財不肯交稅。”
    “在爭吵間,一個官員放話要以其家人性命相威脅;當晚,這個百姓就糾結了周圍許多同樣對官府有怨氣的人,準備報複那個官員。”
    “但不知為何,他們的報複沒有展開,直到昨日清晨,他們居然直接趁亂打下了縣衙,人數也發展到了一百多人。”
    “具體信息沒有流傳出來,但有句口號傳出來了。”
    “滿朝公卿,命有幾何?”
    “……”
    說到這,李斯滿是感慨。
    而嬴政滿臉震驚。
    李緣也呆呆的抬頭,嘴裏的半塊羊肉還沒吞下去。
    下一秒,他不顧手中的油脂,直接從李斯懷中找出了那一份文件。
    他沒有認全那八個字,但他已經認得‘滿朝’和‘命’這三個字的小篆。
    當翻到那一頁看到這單獨圈出來的八個字時,嬴政也湊了過來,滿臉凝重。
    ……
    “滿朝公卿,命有幾何?!”
    韓國南陽郡。
    舉寧縣。
    縣衙裏,一個中年男人站在大堂外,看著滿天繁星的夜空,愣愣出神。
    外麵還能隱約聽到一些喧鬧聲,以及一些……哭喊。
    在他身後,大堂內已經懸掛了一塊木板,上方寫的正是秦文的這八個字,他甚至連標點符號都用上了。
    很顯然,這是一個有一定學識的人,至少接觸到了秦國公開的一些信息。
    門口,一個大漢提著刀走了進來:“老大,幾個首惡帶來了!”
    中年男人回過神,臉色漸漸變得冷漠。
    “帶進來。”
    不一會,幾個被捆綁起來的人被押了進來,一邊還破口大罵著。
    “你們這幫反賊!居然敢殺官起事,你們不要命了?”
    “你們殺官就殺官,不想著快跑,還來抓我們幹什麽?我們與你們何幹?”
    “一幫賤民,不知道老爺我的身份嗎?老爺我的女婿可是……”
    當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之後,所有人安靜了。
    中年男子走了下來:“你們的身份我不在乎,但我很好奇,你們有幾條命?腦袋掉了,會不會死?”
    他語氣平靜,但話語中卻有著徹骨的寒意。
    在脖子上的刀光威脅下,幾個明顯是貴族身份的人瞬間被嚇到了。
    還幾條命?
    是人被殺都會死啊!
    “這位壯士,我等可與你們無冤無仇啊,你們如今已犯下死罪,應該趕緊逃命啊,為何要……”
    “無冤無仇?”
    中年男人還沒說話,一旁一個漢子就走了出來:“我家的地去年被你兒子強行收走,我想報官卻被你兒子上門威脅,還強行按著我畫了手印,說是我自願賣給你們的,最後給了一個銅錢就打發了,然後我爹就餓死在了去年冬天!”
    要不是老大還沒發話,這個漢子估計已經舉刀砍人了。
    那個人立刻說道:“我這就把你家的地還給你,你們也……”
    “地能還,我爹的命呢?”
    這話沒人回答。
    中年男子看著他們的醜樣,笑了笑:“我還以為你們有多了不起呢,原來也會怕啊?”
    “抓你們,就是因為你們都做過惡事,比縣令他們還多;叫你們來,我也隻是想看下你們現在還有沒有欺壓百姓時的勇氣。”
    “看來你們也是欺軟怕硬。”
    中年男子揮了揮手,隨後這些人就被周圍幾個大漢圍上去一頓暴打。
    等慘叫聲漸漸停息後,才有人終結了這些人的命。
    “老大,城中所有幹過壞事的大戶都被我們殺了,我們還在這縣城裏等嗎?”
    聽到這句問話,中年男人沉默了。
    是啊,接下來該去哪呢?
    他原本隻是個村裏的教書先生,對韓國的現狀早已失望的他,卻在那日見到官吏欺壓百姓時還是忍不住憤慨。
    為什麽?
    明明那個人都去秦國努力賺錢回來就為了好好生活了,官吏卻還是不放過他?
    當晚,他本來想去看下那戶人家,同時也想勸他們趕緊跑算了,大不了去秦國——他知道,那些官吏一定會說到做到,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反正不過幾個賤民而已。
    可聽到他們密謀反殺官吏後,他一時改了想法。
    殺了一個壞官,能救多少人?
    一個人都救不了。
    因為官位還在那。
    還會有人前來繼續魚肉百姓。
    而且他也不希望那些敢於奮鬥的人就這麽慘死在之後的圍剿中……
    於是,他也加了進去,並且成為了老大。
    他都不知道那晚的他為何會如此衝動,也許是夜晚本就不適合做決定。
    他們殺了當地縣衙裏的所有官吏——全殺了或許有殺錯的,但放過一個興許都有漏網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後趕在消息傳出之前,他帶著人連夜跑到了這個縣裏,再一次殺起了官。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把縣中大戶們中作惡多端的抓出來,殺其全家,將糧食、錢財全部分給縣中的百姓。
    他知道,哪怕如今隊伍已經發展到五百多人,也絕對頂不住韓國大軍的圍剿。
    他要渾水摸魚。
    犯罪?
    縣城中大部分百姓都拿了那些糧食和錢財,韓王難不成要把這全縣的百姓也給治罪嗎?
    而且有了這次的前車之鑒,等消息傳開後,周圍其他百姓或許就會對他們有一絲好感,至少不至於站在他們對立麵……吧?
    其實他也不確定。
    再加上寫這幾個字時他特意用的秦國文字,會不會讓韓王投鼠忌器?
    “集合,準備趁夜出城。”
    他思考了一會後下令道。
    搶劫了兩個縣的縣衙,至少在武器上已經人手都有了,接下來隻要有時間供他訓練、發展,生存機會就一定會變大、哪怕逃到其他國家去都行。
    等其他人走後,
    中年男人回頭看了看大堂中的那塊木板。
    恍惚間,他好像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那時的自己剛剛從齊國的夫子那歸來,心中熱血未涼,試圖改變韓國。
    可隨著時間過去,熱血終究被冰冷的現實同化,隻剩下一些微不足道的才學,供他在鄉野間當一個教書先生。
    “你也會支持我的,對吧?”
    英任喃喃自語道。
    隨即輕笑一聲,轉身離開。
    這木板就留在這,當做給貴族的宣告:百姓也有活的權力。
    出了縣衙,他來到了大街上。
    手下漸漸地趕過來集合了,遠處還有一些看熱鬧的百姓——得益於分發錢財和糧食的舉動,一些膽大的百姓已經不怕他們殺人了。
    而且不知為何,縣中另外幾戶家財較多、但沒怎麽幹過壞事的人家,好像也在分發錢財和糧食?
    莫不是為了洗刷“嫌疑”。
    當所有人都到齊了之後,英任帶著他們朝著城外走去。
    路上,他們還在喊著一些口號。
    “滿朝公卿,命有幾何?”
    “不為錢財,隻為活著!”
    “一切為了勝利!”
    ……
    一處屋頂上。
    李緣看著這幫沒有隊形、沒有中心思想、沒有堅定目標、甚至沒有行動方案的‘烏合之眾’,心情複雜。
    他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曆史問題:請分析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
    有人長篇大論,從秦朝統一後的製度、社會問題,到當時生產力和秦始皇個人因素等等各方麵分析,條條是道。
    而有人的回答隻有五個字,卻概括了一切答案:
    他們快死了。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