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信任是一切的基礎
字數:8644 加入書籤
盒子打開。
裏麵是一盞銀、黑相間的太陽能電燈。
這種隻要曬太陽就能發光的燈,一直都是天下貴族最為喜愛的神物。
幾乎每一個買得起的大貴族,都會在家裏囤上許多,以防陰雨天時沒有燈可用。
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
“叔父,你家買的這種神燈,一個能用多久?”
“大約半年吧,怎麽了?”
“那這個王宮出來的呢?”
中年人沉默了一下:“這盞燈是國師出仕後大王賞賜給陽廷會的,至今還能用。”
很顯然,不僅六國貴族發現一些事,秦國的貴族也發現了。
從國師府商行裏買到的精品燈隻能用大概半年左右就失效或者壞了,但大王賞賜出來的卻能用到現在……
所有人都明白,怕不是國師製造這些東西時,特意進行了區別對待。
別說是王宮賞賜的,就是鹹陽城中那幾條主幹道旁的路燈,除了最開始有細作想著偷或者破壞而損毀的幾個以外,其他的都好好的用到現在還沒壞。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秦王的比我們好就算了,我們認了。
可那些放在街上方便平民的也比我們高價買到的要經用,這就太看不起人了!
男人看向叔父:“難道你們就沒提過嗎?我等又不是買不起!”
中年人看了他一眼,默默離開。
是啊,又不是買不起,現在這些也不是用不了,何必去觸這個黴頭呢?
國師給王宮特供的比拿出來賣的東西質量好,這不是正常嗎?
商行的東西都還分了平價版和精品版呢!
離開家,他立刻來到了廷會官陽沐的府邸,將剛才自己與侄兒的所有交談內容全部如實說出。
陽沐點了點頭。
“本官知曉了,待會本官就要進宮匯報,會替你說一下的。”
“多謝陽廷會!”
自從那新農種產量的事情被一些官員無意泄露出去之後,秦國官員現在都學乖了。
凡是和六國相牽連的,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不管對方是想幹什麽,先給上級打報告;和對方說了什麽話、幹了什麽事,還得報告。
沒有誰會為了那點所謂的親情和友情把自己家族的上升之路給堵死的。
王宮。
陽沐的報告沒讓嬴政多重視。
當初賣這些東西時李緣就說過了,雖然太陽能小型化技術在後世很普遍,但每一個產品都是有優劣之分的。
給自己的那些太陽能台燈,都是上百元一個的東西;而賣出去給貴族的那些大路貨色,都些售價隻有幾十的廉價東西,好像從什麽……並夕夕上買的?
“這是兩盞新的,陽愛卿拿回去吧。”
“多謝大王!”
如果沒有嬴政的授意,這種君王賞賜之物怎麽可能流通出去。
那你送出去的不是一盞燈,是你自己的前途……
而為什麽要讓六國貴族帶一個實物回去確認這一點嘛,那是因為秦國明年要準備加大對六國的收割力度了。
陽沐走後,嬴政又接見了財部部長隗林。
“國庫如今還有多少可動用的餘錢?”
隗林沉思了一下。
有一筆兩千萬錢的是不能動的,那是要準備應對突發事件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一千五百萬錢,是需要維持各部門運轉的資金,包括下月給官員和工人、將士們的工錢;能動用的大概隻有八百萬錢左右。
嬴政眉頭一皺。
李緣說過,什麽時候大秦的財政吃緊了,那才是大秦進入發展高峰期的時候——因為一個國家的高速發展必然伴隨著財政上的巨大缺口。
雖然現在剩的錢比較少,但至少還是正的。
眼下居然還沒到發展高峰期?
應該是民間流通得還不夠、參與發展的人還不夠多的緣故吧?
“大王,可是有何事?”隗林停頓了一下:“其實真要說的話,這八百萬錢也是有去處的,過些日子再次變冷後,大雪之下,許多道路都需要清理,諸如漢中通蜀郡的棧道、部分還未水泥化的重要土路等可能需要整修,若無緊急之事,這錢……臣覺得還是不動為好。”
“也沒什麽要緊之事。”
隗林略微鬆了一口氣。
“就是寡人想多製造一批火爐、加大開采煤炭,畢竟現在許多百姓還是寧願冒雪出去撿拾些柴火也不願意花錢買這些,寡人想擴大這方麵的產能,好讓更多百姓能用得上。”
隗林有些疑惑:“大王,各郡都有製造這些的工廠,臣沒聽說哪有缺口啊。”
“缺口不在工廠,在百姓的口袋裏。”
嬴政說:“如果有錢,誰願意冒著風雪和遇到野獸的危險出去撿柴?一家人坐在火爐邊不好嗎?隻可惜大秦的國家發展需要時間和資源的共同推動,寡人沒辦法短時間讓百姓手中的錢多起來,隻好想辦法讓此物多製造一些、價格低一些了。”
“這樣吧,國庫出五百萬,寡人再出五百萬,按照各郡人口比例,多分配一些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次連那點微薄的利潤都不要了,直接以製造的成本價賣出去,其中的運費損耗等等,由國師府承擔,盡量讓百姓過好這個冬天。”
“去年的冬天,大秦還是凍死了上百老弱,寡人心有不甘!”
隗林心裏其實想勸嬴政不要感情用事,但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長揖到底,算是替百姓給秦王的一禮。
隗林出宮後,這個消息從財部迅速向其他部門傳播,然後又由官府中人向民間傳播。
於是短時間,秦王在民間的威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秦王獲得百姓交口稱讚時。
趙王偃卻在麵對群臣的勸諫。
勸諫,隻是這幫大臣認為的;在趙王偃眼中,他們這是不懷好意。
理由也很簡單,和齊國的戰爭已經打完了,可郭開卻帶著大軍在趙燕邊境以演習的名義停留,這不好。
雖然隻有五萬、現在經過戰鬥之後,恐怕隻有四萬了。
但四萬大軍在外,後勤需要的糧草和民夫卻遠比四萬之數要高,這是一筆極其龐大的開支。
既然仗打完了,那還留那幹嘛呢?
現在又到了冬天,以燕國那菜雞水平,他們還敢在冬天來找打不成?
郭開對燕國的防備之舉,在這幫大臣眼中,完全就是沒必要的。
如果不是因為相國派的官員在朝堂中站穩了腳跟,否則這幫人恐怕就不止是勸趙偃下撤軍的令,而是直接控告郭開有不臣之心了。
可郭開忠不忠,他趙偃還能不知道呢?
秦國改革了兩年,他也想學了兩年。
老臣都死光了,李牧也被逼走了,現在僅剩下郭開這一個玩伴加好友,能救國啊……
“爾等不必再說了!”
趙偃這次異常的堅定,他不希望哪天郭開也被這幫傳統貴族官員逼得消失,那他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燕國之野心,天下有目共睹!趙齊之事開始之時,他們就對趙國不懷好意,現在正是趙國剛打完一場戰爭的虛弱之際,怎能不防著他們?難道你們希望那燕王真踩著趙國的顏麵崛起嗎?”
這番話聽上去很有道理。
但任何道理,都得顧及現實啊!
秦國是和趙國有三年和約,但如今兩年已過。
先是和秦國一起北上打匈奴,確實獲利頗豐,去年又和魏國打了一架,拿了三座城;然後又和四國聯軍打了一架,雖然是贏的卻毫無所獲。
今年又和齊國打了一架,眼看著今年快過完了,難道又要和燕國打一架?
秦國眼看著越來越好,我趙國卻年年打架?
那這和約簽了跟沒簽有什麽區別?
“當然有區別。”趙偃說:“與秦國交戰,趙國敗多勝少,然而近兩年你們看看,趙國可敗過一次?”
眾臣:“……”
你還驕傲上了?
“反正讓相國撤軍一事,絕不可行!”
趙偃斬釘截鐵道:“邊境安危,不能交給燕人,必須拿在自己手中!”
……
趙國東部。
郭開看著從國都發來的信函,心裏感動了幾秒。
然後就平靜如水了。
不如此拖垮趙國國力,我的功勞怎麽來?
他將信放下,帶著一個副將和一些親衛離開了大營,走進了城中。
這裏隻是一座小縣城,人口不多,但最近隨著大軍的到來,許多趙軍士卒給這裏增添了許多人氣。
郭開和親衛都換上了便服,但他們的眼中的便服,在其他百姓眼中也算是上等衣料了。
他走走停停,似乎是在閑逛。
直到看到了一個在街頭強買強賣的富家公子,對方攔下了一個正準備去集市的農人,想要以極低的價格將對方手上一隻狗買走。
“住手!”
郭開走了過來,義正言辭道:“別說這裏不是集市,哪怕是集市上,也沒有這麽低的價格,你這是欺負人。”
“哪來的管閑事的家夥?”
富家公子看了他一眼,滿臉不屑:“知道家父是誰嗎?”
郭開還真知道。
臉色一冷,一伸手就提著他的衣領朝著前方走去;他或許打不贏那些軍中將領,但欺負這麽一個家夥還是可以的。
兩個仆人正準備上前,卻被郭開的護衛以同樣提雞崽的方式提走了。
當天傍晚,郭開就以相國身份對邊境的十幾座城全部下達了命令,要求各地官府嚴查強買強賣之事。
郭開白天的經曆,也不知為何流傳了出來。
於是百姓頓時叫好,一些腦子靈活的人忽然就想到了失蹤的前大將軍李牧,當初武安君在南邊那三城……
當消息傳開後,一些傳統貴族頓時就緊張了起來。
趙王偃也來信詢問。
他不懷疑郭開的忠心,但此時實在不適合再來一次,因為己方的勢力還不夠大。
“請大王相信臣,臣隻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至於影響大局。”
趙偃放心了。
他放心了,其他人不放心。
由於郭開暫時隻是下了這一道令,也沒有其他動作,再加上他身邊掌握著大軍以及相國之位,明麵上是不好動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他們也怕郭開是在溫水煮青蛙,於是許多人開始趕赴那些城市,暗地裏盯著郭開。
一時間,郭開想幹什麽的猜測吸引了趙國大部分權貴的注意力,也沒人勸諫撤兵了。
“你看看,這就是現實。”
郭開坐在軍中大營的主帳內,將一些情報遞給了自己的玄衣衛副手金能。
“本相隻是下了這麽一道令,就讓這些人緊張起來。”
“因為趙國君臣之間、本相和他們之間,甚至是百姓和權貴們之間,早就沒有了信任。”
“他們生怕我和李牧一樣學習你們,生怕趙偃又想來一次改變,生怕我借打仗的名義做其他事。”
“可這又是何必呢?”
“他們但凡收斂一點,讓百姓有條活路,都不至於這麽擔驚受怕。”
與國中權貴們對郭開的警惕不同,郭開在趙國民間的名聲卻是一次好過一次,甚至在個人品行方麵還要超過趙偃——趙偃那王後的出身,實在是有些難以啟齒。
同時,郭開對如何經營和趙偃的關係,也深有心得。
這就導致現在,郭開哪怕受到了其他許多權貴的敵視,但本身就是相國的他,在趙偃的支持下依舊有本事在趙國攪弄風雨。
……
“時諳王以尊屬擁重兵,多不法。帝納齊泰、黃子澄謀,欲因事以次削除之。憚燕王強,未發,乃先廢周王橚,欲以牽引燕。於是告訐四起,湘、代、齊、岷皆以罪廢……”
秦王宮。
李緣正給嬴政念著《明史》。
《明史》中的記載在成化帝之前還是相對公平客觀的,犁庭掃穴之後的嘛……
嬴政閉著眼睛,試圖在腦海裏勾勒出那幕削藩之景。
當聽到李景隆居然打不下朱高熾守的北平城、然後又接連打了好幾場敗仗時,嬴政忽然叫停了他。
“這個李景隆,跟朱棣有沒有關係?”
李緣停頓了一下。
怎麽說呢,反正他是覺得有關係的,關係還不是一般的……
說完兩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後世的猜測後,嬴政更不解了:“那朱允炆就如此信任他?”
李緣還沒來得及回,錦隴就出現在了門口。
“大王,國師。”
“黑冰台消息,郭開言及之後半年可以在趙國再次騰出些官位,請求秦國派暗子提前進入趙國。”
“知道了。”李緣點了點頭。
等錦隴再次離開後,他看向嬴政:“郭開兩年前在趙國還有奸臣之名,可你看看現在。”
嬴政沉默了,忽然就理解了朱棣。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