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宏觀和私欲

字數:8834   加入書籤

A+A-


    “先生,你看我這孩子怎麽樣?”
    一處宅院裏,一個年輕貌美的婦人抱著繈褓中的嬰兒,眼神滿是喜愛。
    一旁,一個老者撫摸著胡子,點了點頭:“未來必是人傑!”
    “那不知先生可否教我這孩子?”
    “王後太看得起我了,我年事已高,早已提不動劍了。”
    “先生何必自謙?當初您教了我爹、我大哥,還有我,現在我成為了王後,您反倒不教了嗎?”婦人有些傷心:“難道您也聽了我爹要和我斷絕關係的話,因此不肯?”
    “在下豈敢啊!”老者一臉糾結。
    那個家夥也不知道怎麽了,自己女兒嫁給了大王成了王後,他反倒要斷絕關係……
    “王後,老朽實在是有心無力了,但我有一弟子深得我真傳,其劍術造詣未來必遠超於我,若王後不棄,不如讓公子拜我這弟子為師如何?”
    “真的會比你還厲害?”
    “那是自然。”
    “好。”
    於是,一樁師徒情在田建剛出生不久便已定下。
    後來的歲月顯得很是平靜。
    年老的劍術大師死去,他的弟子果然聲名鵲起,成為齊國首屈一指的劍術大師。
    而在田建成為太子之後,這個師傅也漸漸隱去了名聲。
    無他,太子需要他。
    後來,齊王去世,太子登基,君王後掌權。
    而這時的齊國,和他一樣,成為了蟄伏於這天下的一個隱士,空有一身實力,卻毫無動作。
    但所有人也都理解,六國中除了秦國當初因為太遠而沒有怎麽參與事情之外,其他五國都和齊國有仇。
    不僅君王後不想參與那些事,其他的齊國大臣們也不想。
    再後來,君王後去世。
    齊王建讓自己的舅舅後勝成為了相國,他終於可以行使王權了。
    可他依舊沒動。
    不僅是他也忘不了齊國的仇,更是因為君王後深知自己兒子隻是個平庸者,於是在死前,她告誡兒子隻求平安即可。
    於一個母親來說,期望自己的兒子平安是可以理解的。
    但對於掌權者來說,這並不明智。
    於是這幾年,眼看著秦國崛起,齊王建也在後勝的攛掇下起了些心思。
    隻可惜折騰了這麽久,國家卻毫無起色。
    反倒是朝中的熟悉麵孔一個個離開。
    直到那封信到來……
    除了那個沉寂了十幾年的劍術大師外,王宮中沒有人知道那封信裏寫了什麽。
    隻知道看完信後,他找了個借口,帶著他的佩劍離開了。
    最後一道消息,是在齊國邊境,他坐上了一個秦國商隊回國的馬車。
    ……
    齊王建從回憶中睜開眼。
    眼角不自覺的流下了兩行淚水。
    他想不通,為何自己的劍術師傅也會離開他去了秦國?他是母後留給自己唯一的親信了啊……
    要知道,這種劍術大師以個人武力見長,對刺殺之類的事很是精通,齊王建的王宮防禦、甚至偶爾出宮時的護衛,幾乎都是由他來負責的。
    他去了秦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等同於齊王宮對秦國透明了……
    齊王建能力平庸,但他很重感情。
    然而如今,母後留給他的最後一個親信都離開了,整個齊國,隻剩下後勝還是真心對他的了。
    忽然,側麵傳來了宮人的腳步聲。
    “大王,相國求見。”
    “可有說何事?”
    “未曾。”
    “那便不見了,讓相國自決政事。”
    說完,齊王建再次閉上眼。
    相比於這殘酷的現實,還是回憶更能讓他感到暖心。
    不遠處的屋簷上,嬴政也沒說話。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來治愈。
    齊王建至少家庭和睦,曾經還有母後可以依靠,可反觀寡人……
    “政哥,走不走?”
    嬴政看向身旁這個嚼著口香糖的家夥,笑了一下。
    “臥槽,你這什麽眼神?”
    李緣頓時遠離了嬴政,麵容驚恐!
    嬴政臉色一垮,他沒有龍陽之好……
    這家夥真是破壞氣氛的好手!
    “走吧。”
    ……
    新鄭城。
    一個中年男子跟隨著車隊來到了這裏,但也隻是到這裏,之後他就帶著自己的五把劍離開了車隊。
    一個客棧門前,有人已經等在了這裏。
    “真沒想到,你居然會和他們走在一起。”中年劍客看著麵前的人,麵無表情的說道。
    當他在王宮接到老友來信時,他才知道自己這位老友,不僅隻是接到了縱橫家的來信,還早就得到了秦國玄衣衛的招攬。
    他不僅給自己寫了信,還給了一份王宮的布防圖。
    沒錯,就是經過他查漏補缺後自以為沒有刺客可以攻入的齊國王宮布防圖,上麵甚至連哪座宮牆旁哪一刻會有暗哨都一清二楚。
    與其說是被勸來的,還不如說是被威脅來的。
    “因為我知道你重情義,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等在這的文士說道:“而且你真的來了,還沒給齊王打任何招呼,你也認同信中所言,不是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信中,他直言天下大勢已經如此,他沒必要為齊國陪葬。
    相反,若他真的想保住齊王建的命,那還不如提前去秦國建立一番功業,到時候再以自身之功去向秦王求情,以秦王的大度,齊王建極有可能不會死。
    如果他不認同,那他怎麽會來呢?
    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人懂得感情。
    這在許多時候是缺點,但也是人類最大的優點。
    劍客沒說話。
    也不知道是認同還是不想回答。
    將自己帶著的劍放到了客棧的房間裏後,他在城中閑逛起來。
    前方有兩個青年,衣著華貴,正一邊散步著一邊對著周圍指指點點。
    “兩位小友,不知這新鄭城的招賢館在哪?”
    兩人似乎是愣了一下。
    隨即,一個看上去孟浪些的青年才說:“秦國各郡城的招賢館都在郡守府衙門一側,你去了郡守府門口就能看見了,郡守府在城北。”
    “多謝!”
    他正準備離開,那個青年卻再次開口了:“你現在就要去招賢館?”
    “正是。”
    “按照秦國製度,郡一級的招賢館,哪怕通過也隻能在本郡內分配,最開始一年的小吏考核或者為官考試,範圍也隻能在本郡。”青年看向了他的手:“觀你之手,你應當有足夠武藝在身,大可以去試著從軍,或者去鹹陽的招賢館、三大行總部,三大行如今正大力開拓其他異域商道,護衛工錢很高的。”
    中年劍客笑了笑,看到兩人也和自己一樣要去往城北,不由得說了起來。
    “我不適合為官,至於從軍……”
    “如今秦國的武器,已經不適合我這種人了,秦軍已遠非昔日可比。”
    “至於去鹹陽,那倒是不必,我閑雲野鶴慣了,還不如就在鹹陽當一小吏度過餘生。”
    青年頓時目光讚許,仿佛對他這種躺平的態度很是理解。
    “是啊,人生如此,何必去大城市擠呢?”
    身旁,另一個青年眉頭一皺,對這種言辭很是不喜。
    “哎,你是哪國來的?”
    “齊國,山野閑人而已,比不得兩位身份。”
    “我們也隻是大戶人家而已,又不是什麽高高在上的大人物。”
    “總歸是秦國的,比我這種外來者要好。”
    話音剛落,另一個青年忽然略顯嚴肅的說道:“你對這種身份之見很在意?”
    中年劍客停頓了一下:“也不是說在意吧,隻是秦國朝廷雖然對我等一視同仁,但秦國民間許多人還是有些瞧不起我們的。”
    “比如?”青年來了興趣,追問道。
    “比如我來時的路上那個秦人商隊,最近不是秦國年節嗎?秦國因為放假之日缺人,他們就從齊國調了一些人手來,然後事情變多了許多、加班工錢也省了許多。”
    “更有甚者,我聽說一些商行特意從五國招攬人手在秦國邊境駐地,由於秦國律法規定的工錢差異,使用五國人可比秦人自己便宜多了。”
    兩個青年對視了一眼,一人目光深沉,一人無所屌謂。
    “還有別的事嗎?”個頭稍高、麵容較嚴肅的青年再次問道。
    中年劍客想了想:“不知道辭工之事算不算。”
    “什麽辭工之事?”
    “就是對一些長久雇傭的人,尤其是對在五國招攬的人,秦商若想提前開除他們,會先把他們調回秦國國內,然後再開除,這樣可以免去一筆工錢、不用提前通告,當天開除。”
    “這樣一來,五國人在秦國內人生地不熟,而秦商又能和當地官員打招呼,他們舉報也沒什麽用,當地官員不會為了這種小事而影響政績;但如果是在五國,他們可能會跑到最近的秦人使館,當地秦使為了政績很可能會把事情往嚴重了寫以增加他們的功勞,所以……”
    三人間一時陷入了沉默。
    嬴政心裏升起一股憤怒,特麽的這才多久,官商勾結就開始到這地步了?
    至於李緣,他很淡定。
    這種事在後世見多了……
    華夏互聯網上總會有一種聲音,說外企待遇多麽多麽好、製度多麽多麽規範,極遵守勞動法,甚至一時讓他們分不清到底誰是誰家的。
    然後上一次李緣回去時恰好看到了一個新聞:某個山姆國頂尖企業,要把在華夏的一批員工帶去美國,不願去的給高額賠償,願意去的他們安排好簽證和‘單程’路費。
    因為他們去了之後就被開除了……
    毫無賠償,毫無後續保障的那種。
    那些人在美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回國又回不來,工作又失去了,怎一個慘字了得。
    其實許多人隻是對各國的律法和國情不夠了解,才會被一些表麵現象所迷惑。
    外企在華夏守規矩,是因為華夏法律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不守規矩的曾經也有,然後麵臨的就是華夏的頂格處罰,他們要麽被罰得老慘了、要麽滾得老快了。
    而同樣的,華夏的企業出了國也會守規矩,因為那些國家也盯著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大外企有錢,自己有市場,一旦有事,他們必須老實接受,不然一旦鬧起來、有律法糾紛的他們連在自己這賺的錢都拿不回去——這就是為什麽各個國家內的外企都很守規矩的原因。
    可反過來,一旦回了自己的國家……
    不好意思,你要不聽話我就讓你看看什麽叫以勢壓人!
    山姆國企業對他們自己人好,是因為一旦對那些人不好,他們會鬧事然後引出政客們,政客為了政績和選票就會給企業施壓;但華夏人過去了……華夏裔的選票才幾張?你鬧又能鬧成什麽樣?你再跳又能如何?
    如果外企真的那麽好,那外國許多底層工人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也不會有了……
    在華夏國內,其實道理也都大同小異。
    許多華夏人感覺隻有大企業守規矩,是因為華夏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都活得很艱難,如果按照對外企那種頂格處罰的方式來幹,那些企業幾乎全得死。
    而華夏民間七成的人,都是靠著小微企業活著的。
    不是大企業才守法,是許多小企業守不了;或者說有些“路燈掛件”,知道自己不守也沒事,反正牛馬多得是,法不則‘眾’嘛!
    小利益,為大政局讓路;
    是宏觀的無奈。
    高尚法,被卑鄙者拿捏;
    是私欲的悲哀。
    這很冷血,但卻是無比現實……
    隻是讓李緣想不到的是,秦國如今的商業發展還遠沒有多麽繁榮,這種事居然就出現了。
    秦國哪怕農閑時節,大部分人們依舊圍繞在秦國朝廷機構之下,他們所得到的也自然是秦國朝廷給他們的公平。
    長久雇傭者或者專職工人,要被開除不僅可以額外得到一個月工錢,雇傭方還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他——也正因為如此,許多秦商在這方麵都極其小心。
    可那是對秦人自己的,對五國人嘛……
    不好意思,這裏是秦國。
    有本事你去告啊!
    你看官員是願意冒著挨批和政績降低的風險幫你出頭,還是敷衍了事。
    看到兩個青年都不說話了,中年劍客有些疑惑。
    這兩個小友這麽關心政事的嗎?
    “為何無人去鹹陽告狀呢?”嬴政問了句。
    中年劍客笑著搖了搖頭:“哪有那麽容易啊,遭到不公待遇的五國人在總人數中能占多少?一旦把事情鬧大,秦商固然討不了好,可之後他們又能幹什麽?你以為有誰能擋得住秦國不成?”
    是啊,因為沒有誰能擋住秦國,所以他們明知道這是不公,卻也不敢把路走絕。
    不然事情一傳開,還有誰敢用他?
    要知道如今的天下商業,可都是秦人的天下啊……
    嬴政暗自握拳,他雖不是聖母,但這種明明律法上很公平、但執行在民間卻出了偏差的感覺讓他很不爽!
    喜歡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請大家收藏:()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