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後話

字數:6868   加入書籤

A+A-


    "你是故意的吧。"楊破天背靠著一麵刻滿古老符籙的山壁,手指無意識地描摹著那些深深鐫刻在岩石上的紋路。他的語氣輕飄飄的,眼神卻銳利如刀,直直刺向站在不遠處的許紅豆。
    山風掠過,吹動許紅豆額前的碎發。她聞言抬起頭,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什麽?"她眨了眨那雙看似無辜的大眼睛,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衣角。
    楊破天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轉身麵向那麵刻滿符籙的山壁。他的手掌平貼在冰涼的岩石上,感受著那些凹凸有致的紋路。"我說,"他的聲音突然沉了下來,"其實你一早就認出來這山壁上的符籙了吧?"
    許紅豆的呼吸微不可察地一滯。
    "但你一開始隻是說發現了異常,引我們前來調查。"楊破天的手指順著符籙的紋路緩緩移動,"直到我們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調動了三個戰鬥小組,請來了各門派的符籙專家,終於解讀出這些符籙的含義時——"
    他猛地轉身,目光如電:"勢必會發生分歧。"
    許紅豆的嘴唇輕輕顫動,卻沒有發出聲音。她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在無法完全保密的情況下,"楊破天緩步走向她,靴子踩在落葉上發出細碎的聲響,"事情發展基本上就會到現在這個地步。"他指了指剛剛連接總部的那個通訊器,江好都把刀拿出來準備把白雲觀的老道長活劈了。
    許紅豆垂下眼簾,長睫毛在臉上投下一片陰影。
    "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楊破天突然湊近,壓低聲音,"剛才櫻花島的符籙突然顯現也是你的手段吧?然後你再眾目睽睽之下道出真相。"他的目光掃向山壁某處,那裏的符籙還殘留著微弱的熒光。
    "所以呢,"許紅豆抬起頭,眼神突然變得銳利,"那你現在要殺我嗎?"
    楊破天愣了一下,隨即爆發出一陣大笑:"哈哈哈哈,怎麽會。"他後退兩步,雙臂抱胸,"雖然這次有點可惜,沒呢直接讓小日本沉海裏,但是在我看來今後我們與他們必有一戰。"
    他的目光越過許紅豆,望向遠方的天際線:"到時候我自會親自上戰場,將過往的東西討回來。"說這話時,他臉上玩世不恭的表情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冰冷的決絕。
    "就為了這些渣滓殺死自己同胞,"他的聲音突然提高,"他們不配!"
    許紅豆靜靜地注視著他,山風吹動她的衣袂。許久,她輕聲說道:"你比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楊隊長。"
    楊破天聳了聳肩,又恢複了那副漫不經心的模樣:"彼此彼此,許小姐。"他轉身走向那麵刻滿符籙的山壁,"不過如果以後還有機會一起合作,希望你就不要把我們當外人了。"
    許紅豆的嘴角微微上揚:"假如說我當時是直接告訴你們有人要準備炸沉整個日本島而且大概率會成功,你們會怎麽對我?"
    “嗬嗬,我從來不做這種無謂的假設。”楊破天笑了笑說道。
    .....
    關掉通訊器之後,靖岩又繼續翻看書本開始,他此時看的是紫陽真人張伯端的故事。
    《紫陽真人與高僧神遊揚州賞瓊花》
    北宋年間,紫陽真人張伯端與一位禪宗高僧相交甚篤。二人時常論道,彼此印證修行境界。一日,談及揚州瓊花觀有一株奇花,潔白如玉,每逢盛開時香飄數裏,世人皆稱"仙葩"。二人雖遠在杭州,卻心生向往,於是約定以"神遊"之術前往觀賞。
    陰神出遊,陽神顯聖
    張伯端對高僧說道:"我修金丹大道,元神已成,可出陽神遨遊三界,瞬息千裏。不知禪師以何法前往?"
    高僧合十微笑:"老衲修禪定功夫,可出陰神,雖亦能神遊,但不及陽神自在。今日正好與真人同遊,印證境界。"
    於是,二人各自入定。
    那高僧盤坐蒲團,閉目凝神,漸漸氣息微弱,如入涅盤。忽然,一道淡淡的虛影從他頭頂飄出,若有若無,如煙似霧——此乃"陰神"。陰神無形無質,凡人不可見,唯有修行者或通靈之人方能察覺。
    而張伯端則不同,他運轉金丹,泥丸宮中紫氣升騰,忽見一道金光自頂門衝出,化作一個與他一模一樣的身影,周身光華流轉,宛如真人——此乃"陽神"。陽神凝實如肉身,可觸物、可顯形,甚至能攝物而歸。
    神遊揚州,瓊花顯異
    二人元神離體,瞬息千裏,轉眼已至揚州瓊花觀。時值深夜,觀中寂靜無人,唯有那株瓊花在月下綻放,瑩白如玉,清香四溢。
    高僧的陰神無形無相,隻能以神念觀花,無法觸碰實物。而張伯端的陽神卻如真人一般,伸手輕撫花瓣,讚歎道:"果然仙品!"一時興起,竟折下一枝瓊花,笑道:"當攜歸共賞。"
    就在此時,觀中守夜的道童忽覺異樣,隱約見瓊花無風自動,竟有一枝憑空折斷,飄浮於空,不由大驚,高呼:"有鬼!"然而四下查看,卻不見人影。原來,道童雖能隱約感應陰神的存在,卻無法真正看見;而張伯端的陽神雖能顯形,但若不想讓人看見,凡俗之人亦難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攜花而歸,道法印證
    賞玩已畢,二人元神歸位。張伯端睜開雙眼,手中竟真握著一枝瓊花,露珠猶存,清香未散。高僧見狀,不由讚歎:"陽神果然玄妙,能攝物而歸,老衲陰神卻無此能。"
    張伯端笑道:"陰神無質,來去無礙;陽神凝實,卻可幹涉現世。二者各有玄妙,未分高下。"
    數日後,揚州傳來奇聞,說瓊花觀中瓊花無故自折一枝,疑為仙人所取。眾人皆驚,唯有那高僧與張伯端相視而笑,心照不宣。
    ——
    按:《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原文記載此事,以證陰神、陽神之別。陰神無形,隻能神遊觀察;陽神凝練,可觸物顯聖。張伯端折花而歸,正是陽神成就之證。)
    《神遊瓊花證道錄》
    歲在壬辰,紫陽真人張伯端與天台宗大德圓照禪師,會於錢塘天聖觀。是夜星河垂野,月華浸庭,二人論道至"形神俱妙"之旨,忽聞揚州瓊花盛放之訊。真人撫掌而笑:"曷共遊之?"禪師目含深意:"願觀真人陽神之妙。"
    真人遂閉目凝神,頂門現九彩祥光,紫氣氤氳間,一尊金身法相飄然而出——此乃純陽之體,聚則成形,散則為炁,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禪師則入甚深禪定,泥丸宮升起縷縷青煙,化作透明虛影——此陰神之相,來不知其所始,去不知其所終,惟覺者能見其微光。
    二真破空而行,但見:
    真人陽神所過,星鬥移位,雲霞開闔,足下生金蓮,衣袂帶天香;
    禪師陰神所經,月影微漾,露珠輕顫,草木知寒意,潭水現空明。
    及至瓊花觀,正值子夜。那株千年瓊花通體晶瑩,十二玉瓣承北鬥之精,九重金蕊納太陰之華。真人陽神伸手撫之,花枝竟簌簌作響,露凝仙掌;禪師陰神繞樹三匝,唯見月影穿花,地湧青蓮。
    忽有真童值夜,見:
    東側瓊花無風自動,一枝竟自折入虛空;
    西畔古鏡不照而明,分明映出僧道影。
    歸途遇天門守將,陽神現紫金玉相,得禮敬而過;陰神化青煙一縷,任查驗無痕。及至東方既白,真人掌中瓊花猶帶月露,禪師袖裏暗藏一縷天香。相視而笑間,忽聞揚州飛馬來報——瓊花觀千年奇卉,昨夜忽現並蒂雙花,一實一虛,一顯一隱。
    後人有詩證曰:
    "陽神攝物月華凝,陰神過處潭影清。
    不是瓊花分形跡,安知大道有重玄?"
    此段公案,載於《曆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四》,後世丹經每論形神之辨,必引此為圭臬。蓋陰神止能通靈,陽神則可化物;陰神如鏡照影,陽神似筆繪真。紫陽一折,非僅瓊花,實折破三界樊籠;禪師無跡,非真無跡,乃顯不二法門。至今揚州瓊花觀尚存"神遊碑",晴日觀之,可見一實一虛兩道指痕。
    靖岩目前就正在修行出陽神一法。
    陽神成就:超凡入聖的終極證悟
    在道家修煉體係中,"出陽神"被視為金丹大道的最高成就之一,是修行者超越凡俗、步入仙真的關鍵標誌。所謂陽神,乃純陽之體,是修煉者經過長期性命雙修,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後,所成就的"神形俱妙"之聖胎。與陰神不同,陽神具有實質化的能量形態,可顯化於物質世界,具備觸物、移山、分身等諸多神通,是真正"形神俱妙"的體現。
    陽神的本質:純陽無陰的先天一炁
    陽神並非虛幻的精神體,而是由先天一炁凝結而成的純陽之體。《黃庭經》雲:"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修煉者通過內丹功法,將後天精氣煉化為先天元炁,再以元神溫養,最終凝結成不壞法身。此身無質而有象,聚則成形,散則成炁,不受五行束縛,可逍遙於三界之外。
    張伯端在《悟真篇》中闡述:"群陰剝盡丹成熟,跳出凡籠壽萬年。"陽神的成就,意味著修煉者已徹底煉化體內陰質,純陽獨顯,故而能脫離肉身桎梏,自由顯化於天地之間。
    陽神的特征:形神俱妙的超凡境界
    顯化自在
    陽神可隨意顯隱,或現莊嚴法相,或化普通身形,甚至能同時分身千萬,遍遊十方世界。如《鍾呂傳道集》所載,呂洞賓陽神成就後,可同時顯化於多地講經說法,世人皆見其真形。
    觸物無礙
    陽神並非虛幻影像,而是具有實質能量的法身,可觸碰、持物、甚至改變物質世界。如張伯端神遊揚州折瓊花,攜歸後花枝猶帶露水,此即陽神攝物之證。
    神通廣大
    陽神成就者,可瞬息千裏、穿山入海、調遣鬼神,乃至逆知未來。葛洪《神仙傳》中描述,左慈陽神出遊,能於宴席間遙取鬆江鱸魚,曹操令武士圍捕,卻見其化身千萬,無從捉拿。
    陽神的修煉:金丹大道的終極目標
    陽神的成就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曆經數十年乃至畢生苦修。其核心步驟包括:
    築基煉己:通過調息、守一、導引等法,穩固身心,積累精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煉精化炁:將後天精氣轉化為先天元炁,結為金丹。
    煉炁化神:以元神溫養金丹,使神炁相融,孕育聖胎。
    煉神還虛:聖胎成熟,破頂而出,成就純陽之神。
    整個過程如同十月懷胎,需謹防"魔障"幹擾,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故曆代真人皆強調"性命雙修",既修心性以定慧,又煉精氣以固形。
    陽神與陰神的根本區別
    許多修行者誤將"陰神出竅"當作陽神成就,實則二者天差地別:
    陰神為陰靈之體,無形無質,隻能旁觀感應,不能幹涉物質世界,且易受鬼神侵擾。
    陽神乃純陽之體,形神兼備,可顯化萬物,具有創造與改變現實的能力。
    正如《道門十規》所言:"陰神止能通靈,陽神則可化物。"陰神如鏡中花、水中月,雖能神遊太虛,終是幻影;陽神則似金玉之體,真實不虛,與道合真。
    陽神成就的終極意義
    陽神的修成,標誌著修行者已超越生死輪回,達到"與道合真"的至高境界。《莊子》所謂"逍遙遊",正是陽神無拘無束、自在遨遊的狀態。此時,修煉者既可選擇飛升上界,亦可駐世濟人,如呂祖所言:"度盡眾生,方證菩提。"
    曆代成道者,如張伯端、呂洞賓、張三豐等,皆以陽神顯化於世,留下無數濟世渡人的事跡。他們的存在,不僅印證了道家修煉的真實性,更為後世修行者指明了終極方向。
    結語:陽神之道,人類潛能的終極開發
    陽神的成就,絕非神話傳說,而是人體潛能徹底開發的實證。在科技昌明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道家內丹學,試圖從科學角度解讀"元神"、"炁"等概念。或許有一天,陽神的奧秘將被完全揭示,而那時,人類文明或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維度。
    正如《周易參同契》所言:"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陽神之道,終究是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的終極智慧。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