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袖裏乾坤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這幾日的行程看似輕鬆愜意,實則每日都在緊鑼密鼓地趕路。清晨天剛蒙蒙亮便啟程,直到暮色四合才尋住處落腳。其中更有幾日,為了縮短行程,靖九給眾人貼上了甲馬符,雖能夠大大縮短時間,但對體力的消耗卻是實打實的透支。尋常人若是這般趕路,隻怕早就累得筋骨酸軟、腳步虛浮了。
然而,奇怪的是,四個徒弟不僅沒有感到特別疲倦,反而覺得精神愈發充沛,步履越發輕盈。尉烈背著那個裝滿法器、幹糧和應急藥品的巨大登山包,本該是最辛苦的一個,可他卻越走越精神,肌肉線條也越發分明;尉淨向來體力稍弱,可這幾日竟也能跟上隊伍,不再像從前那樣動不動就喊累;尉空和尉能更是神采奕奕,連膚色都透著一層健康的光澤。
這一切,自然歸功於靖九的暗中照拂。
每日清晨,他都會趁著眾人洗漱或收拾行囊時,不動聲色地在他們的早飯裏加入幾滴琥珀色的藥液。那藥液名為"九轉固元丹",是他家傳的秘方煉製而成,以百年靈芝、雪蓮為君藥,輔以朱砂、琥珀等靈材,再以真火熬煉七日方成。此丹藥性溫和,不顯山不露水,卻能潤物細無聲地滋養經脈、強健筋骨,尤其適合長途跋涉時固本培元。
靖九出身於一個隱世的煉器師家族,雖不似那些名門大派般威名赫赫,但在修行界也算小有名氣。他們這一脈世代鑽研煉器之道,從飛劍法寶到儲物法器,無一不精,隻是家族向來低調,從不主動摻和修行界的紛爭,故而名聲不顯。不過,但凡真正懂行的人,提起"許昌陳氏",多少都會給幾分薄麵。
這一路上,靖九特意帶著徒弟們繞了些路,專程去了一些修行者開設的飯館和旅店。這些地方外表看似尋常,實則內藏玄機——有的店家會在菜肴中加入靈藥,食之可增益修為;有的民宿房間內刻有聚靈陣,睡一覺便能消除疲憊;甚至還有一家茶館,老板以符籙煮茶,飲下後能短暫提升悟性。不過這些細節,靖九並未向徒弟們過多解釋,隻是任由他們自己去感受。
至於行李的問題,更是無需擔憂。尋常人長途旅行,免不了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可他們這一行人,除了尉烈固執地背著一個巨大的登山包(裏麵塞滿了各種他自認為必要的裝備,比如應急幹糧、繩索、匕首、火石等等),其餘幾人隻帶了一個輕便的小包,裝些貼身衣物和日常用品。
這倒不是他們輕裝簡行,而是因為靖九隨身攜帶了一件空間法器——一件看似普通的雲袖袍子。這雲袖內蘊乾坤,能裝下一切死物,無論是換洗衣物、幹糧飲水,還是沿途采購的藥材、法器,統統可以收納其中,取用時隻需心念一動,物品便會憑空出現在手中。
不過,即便有丹藥滋補、法器便利,連續多日的奔波終究還是讓眾人骨子裏透出一股疲憊。隻是這疲憊並非肉體上的倦怠,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沉澱——就像經過千錘百煉的鋼鐵,愈發堅韌。
寅時三刻,明月峽的晨霧尚未散去,嘉陵江的濤聲在峽穀間回蕩如遠古的歎息。師徒五人盤坐在臨江的懸空石台上,身下墊著用千年藤條編織的蒲團——這是昨夜店家特意送來的"聽濤墊",說是能助人感悟江流韻律。
靖九道長從懷中取出一方青銅匣,匣身刻著"有無相生"四字蟲鳥篆。當他開啟匣蓋時,十一枚玉簡自動飛出,在眾人頭頂排列成河圖洛書的陣型。晨光穿透玉簡,在地上投下變幻的光斑,隱約可見第十一章全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靖九突然從袖中甩出個殘缺的戰國車輪,那青銅輻條在石台上滾動時,竟自行修複如新。
"看這三十根輻條,"他指尖輕彈輪轂,發出編鍾般的清響,"若沒有中間的空洞,車輪便無法轉動。"說著將車輪拋向江麵,輪子在水上滑行時,每個輻條間隙都躍起一尾銀魚,組成動態的太極圖。
尉空若有所思"就像我們用的儲物法器,正因內部虛空,才能容納萬物?"
"善!"靖九突然將車輪召回,輪轂中心的無用之地竟湧出清泉,"修行之人常執著於"有",卻不知"無"才是妙用之源。"
講到"埏埴以為器"時,靖九取來明月峽特有的紫砂泥,當場塑成陶坯。令人稱奇的是,他製器時雙手始終離泥坯三寸,僅憑真氣塑形。
"尋常陶工隻關注器形,"靖九將未燒製的泥坯傳給眾人觀摩,"而大道在於器中之空。"尉淨接過時,泥坯突然顯出一道裂痕,靖九卻笑"裂得好!這正是"無"在示現。"
最震撼的是燒製過程——靖九直接將泥坯投入晨霧中,霧氣竟化作窯火,片刻後取出個流光溢彩的冰裂紋花瓶。瓶中自動生出支帶露的野梅,正是"無中生有"的具象演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戶牖之喻更妙。"靖九突然拔劍劃向崖壁,劍氣所過之處,堅硬的岩石上憑空出現門窗輪廓。他推開通往虛空的"石門"時,眾人竟看見裏麵是間雅致的書房,架上擺滿竹簡。
尉烈好奇地伸手,卻發現穿透了"牆壁"——原來這隻是光學幻象。靖九撫須微笑"你們現在明白了嗎?房屋的用處不在牆壁,而在於牆壁圍出的空間。"說著突然拍手,幻象書房裏所有竹簡同時展開,每卷都寫著"無之以為用"。
早課後的太極拳教學別開生麵。靖九要求眾人
起勢時想象自己是個空碗
雲手時要如清風穿堂
單鞭勢需存"門軸轉動"之意
尉能做得最妙,她的動作越來越輕靈,到最後幾乎像透明的水母在空氣中漂浮。靖九道長突然往她背上貼了張符紙,符紙竟懸空不落——原來她周身已自然形成"無"的氣場。
練五禽戲時更顯玄機
虎撲要求雙掌間存三寸虛空
鹿奔脊柱要如空竹筒般通透
熊晃丹田需似空穀回響
尉烈起初不解其意,直到靖九在他胸口放了片羽毛。當他做到"熊晃"時,羽毛竟隨呼吸節奏懸浮不動——這正是"實中存虛"的明證。
而後眾人簡單用了早齋(明月峽特產的岩蜜糍粑和雪芽茶),便沿著古蜀道向中子鎮進發。這五十裏路特意不施甲馬,要眾人用雙腳體悟"有無相生"。
途中經過個破敗茶亭,靖九卻讓徒弟們在此休憩。當尉淨抱怨凳子殘缺時,靖九拂塵一掃,那些破損處竟成了最舒適的靠背。"你們看,"他指著亭柱的裂縫,"正是這些"無",讓穿堂風如此愜意。"
午時路過一片桑田,靖九突然拔起株病弱的桑樹。眾人這才發現,樹幹中空處竟住著一窩金絲燕。"枯桑無用?"靖九輕笑,"對春燕而言卻是瓊樓玉宇。"
申時將至,中子鎮的青瓦屋頂已在天際線上浮現。夕陽將眾人的影子拉長投在古道上,靖九忽然讓徒弟們觀察影子中心——那些最黑暗的"無"處,反而讓輪廓清晰可辨。
"記住,"靖九的聲音混著歸巢鴉鳴,"我們修的不是"有",而是"有"中的"無"。就像這趟旅程,重要的不是走了多遠,而是每一步留下的虛空。"
暮色中,鎮口的老槐樹垂下氣根,恰好構成個天然的"無"字。夜風拂過時,那"字"隨風搖擺,仿佛在書寫天地至理。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