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大道之母,天地之始

字數:3860   加入書籤

A+A-


    寅時末刻,渭河平原的晨霧尚未散去,河畔的蘆葦蕩裏傳來早鶯啼鳴。靖九盤坐在一方青石之上,背後的葫蘆裏新泡的決明子茶泛著琥珀色微光。四位弟子圍坐成半圓——尉烈紅發間沾著露水,尉能指尖無意識地在膝上畫著卦象,尉空的金絲眼鏡倒映著漸亮的天光,尉淨則偷偷揉著被蚊子叮咬的腳踝。
    "今日講《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靖九展開泛黃的竹簡,河風掠過時,簡上墨字如遊魚浮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一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靖九突然抓起一把河沙任其流瀉,沙粒在晨光中形成一道金色瀑布。"可見混成之象否?"他指向沙流中糾纏的細碎石英,"非沙非石,非水非風,卻含造化之機。"
    尉能若有所思"就像八極拳的"混沌勁"?"
    "善!"靖九袖中突然抖出個陶罐,罐中水墨交融成太極圖案,"未分陰陽時,方見真道。"
    第二句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遠處渭河渡口傳來晨鍾,餘韻在霧中層層蕩開。靖九閉目靜聽,直到最後一聲鍾鳴消散"鍾聲滅處,可還聽得?"見眾人茫然,他忽然拍打身旁古槐,震落無數露珠。
    尉淨驚呼"露裏有鍾聲!"
    "寂非無聲,寥非無形。"靖九接住一滴露水,"道如這滴水,縱使墜入渭河,不改其性。"
    第三句周行不殆,天下母
    朝陽躍出地平線時,靖九解下腰間草繩,屈指彈成個首尾相銜的圓環。"看!"他將草環拋向蘆葦叢,驚起的白鷺恰好組成環形隊列飛過天際。
    尉空猛然站起"就像我們昨日練的周天搬運!"
    靖九頷首,忽然將草環套在尉烈腕上"氣血運行,天道循環,皆在此中。"
    第四句強字之曰道
    講至此,靖九突然沉默,隻是用樹枝在沙地上畫了個"道"字。一陣怪風掠過,沙粒自動填補筆畫凹陷處,形成立體字形。
    尉能倒吸涼氣"這"
    "名可名,非常名。"靖九抹去沙字,露出底下蟻群組成的相同字形,"強名之時,已失其真。"
    第五句域中四大
    正午烈日下,靖九讓四人背靠背站立"爾等影子交匯處是何物?"地上黑影交融成個完美圓形。
    尉淨蹦跳著踩影子"是我們又不是我們!"
    "人居四大,卻在道中。"靖九突然將葫蘆裏的茶水潑向眾人,水珠懸停空中,每滴都映出完整的華山倒影。
    講經畢,眾人收拾行裝時,發現青石上凝結的露水竟自發排成經文。靖九頭也不回地向華山走去,道袍下擺掃過處,野花次第綻放。尉空突然發現,師父每一步的間距,恰好是昨日渭河波浪的平均波長。
    在八百裏秦川東端,華陰城如一枚被黃河與華山合力摩挲千年的玉璜,沉澱著華夏文明最原始的基因密碼。此地南依華山絕壁,北瞰渭河平原,東望潼關天險,地理的褶皺裏藏著半部中國史的草蛇灰線。
    華山在此拔地而起,花崗岩山體如青銅鼎般泛著冷冽青光。玉泉院前的"五龍橋"石刻上,陳摶老祖與趙匡胤對弈的棋局仍隱約可辨;青柯坪的摩崖題記裏,李白"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的詩句與當代登山者的塗鴉形成荒誕對話。
    最奇絕的是"華山峪"古道。那些在崖壁上鑿出的石窩,自秦漢沿用至民國,累計踩踏形成的凹陷竟深達寸餘。采藥人說,暴雨後石窩會滲出淡紅色水珠,相傳是曆代墜崖者的血淚結晶——這或許解釋了為何當地"朝華山"習俗中,總要在峪口撒一把朱砂。
    西嶽廟外的老街上,明代藥鋪"德壽堂"仍用黃裱紙包草藥。掌櫃抓藥時念的"十八反歌",音調與元代《飲膳正要》記載的如出一轍。對麵打鐵鋪的火星飛濺中,鐵砧的凹痕與《天工開物》裏的鍛鐵圖驚人相似。
    城隍廟巷的早市堪稱活化石。賣"麻食菜"的老嫗用牛角刀將麵團掐成貓耳朵,動作與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紋飾同源;"華陰水晶餅"的油紙包裝上,還印著光緒年間的商號戳記。最妙的是剃頭挑子,銅盆沿上那道凹槽,據說是專為清代辮子設計的排水口。
    "華陰褲帶麵"的寬度精確對應關中漢子的腰圍標準,三根麵就能盛滿老碗。和麵時要加入華山北麓的堿土,使麵條呈現微黃膚色,嚼勁中帶著礦物質的後調。
    "仙峪豆腐"用山泉點製,在青石板上壓成形。切片後與野韭菜同炒,能嚐出花崗岩風化物特有的金屬感。老饕們說,配著太華湖產的"黃辣丁"小魚幹,便是陳摶隱居時的養生方。
    隱藏菜單是"玉泉院素齋"。用鬆針熏製的素火腿,肌理紋路幾可亂真;"雪蓮羹"實為華山特產石耳燉豆腐,湯色乳白如峰頂積雪。用齋者需先飲"洗心泉"一瓢,這眼唐代古井的水,至今帶著《道藏》記載的"金石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二月二的"老子會"上,人們戴著紙糊的青牛麵具巡遊。隊伍最後總有個赤腳道士,邊走邊撒"五行沙"——實際是五種顏色的礦砂,對應華山五峰。圍觀孩童若撿到黑色磁鐵礦砂,會被認為有"道緣"。
    "華山祈雨"儀式更為玄妙。選取酷暑午時,九位寡婦在蒼龍嶺下反穿蓑衣起舞。奇特的是,她們踩踏出的塵土軌跡,竟與山頂氣象站測量的氣流走向完全吻合。科學家解釋這是巧合,老道們卻說"山神認得出苦命人的腳印"。
    西嶽廟的"灝靈殿"藏著詭異建築密碼——重簷歇山頂的唐風骨架,包裹著元代增修的琉璃螭吻,而柱礎卻是漢代遺物。1949年解放軍過境時,又在照壁上留下"打過長江去"的標語。四個時代的印記在此和解,如同華山地質層中的四次造山運動。
    更耐人尋味的是"華陰老腔"。藝人敲擊條凳的"驚堂木"技法,據考源自漢代軍陣樂;唱本裏"太陽圓月亮彎都在天上轉"的歌詞,竟與《周髀算經》的宇宙觀暗合。當非遺傳承人張喜民吼出"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時,分明是《詩經》"豈無居人?不如叔也"的關中版變奏。
    在華山醫院(原教會醫院)的檔案室,1938年的病曆顯示某次日軍轟炸後,受傷道童的血型檢測結果標注為"rh陰性道家型"。而華山氣象站的數據則記載每年農曆七月七,海拔101novel.com00米處會出現異常的離子風暴,當地人稱這是"牛女銀河墜落的星屑"。
    最動人的細節藏在民間。老郵差李長勝三十年來堅持徒步送信至北峰道觀,他背包裏總裝著幾塊"鎮嶽宮"的香灰。問及緣由,隻答"山上的道士說,這是幫迷路的信蓋郵戳。"
    這座小城的魔幻在於當你在政府廣場跳廣場舞時,腳下可能踩著漢代鑄錢作坊的陶範;當你在網吧通宵時,窗外掠過的夜風裏,或許混著唐代隱士服食的五石散粉末。華山與華陰,如同dna雙螺旋結構的兩條鏈——前者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圖騰,後者是持續變異的文明載體,共同編織著中國人關於"險"與"安"的永恒辯證。
    喜歡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