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明無藥可救一)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A+A-


    夜幕沉沉,書房的琉璃瓦簷角挑著幾縷殘月的清輝,屋內卻自成一方暖融天地。八盞仿宮燈造型的電燈垂墜而下,琥珀色玻璃罩將光線暈染得溫潤柔和,恰似冬日裏裹著蜜糖的暖陽。紫檀木博古架上,宣德爐正吞吐著龍腦香與檀香交織的雲霧,嫋嫋煙縷纏繞著青銅鶴形香插,在壁紙上勾勒出若隱若現的遊龍暗影。
    嵌著掐絲琺琅的銅火盆裏,銀絲紋木炭燒得通紅,時不時迸出幾粒火星,在鎏金火箸上濺起細碎的光。暖意順著青磚地麵蒸騰而上,將室內熏得如同春日午後的花房,連空氣都變得濃稠而慵懶。朱仲淵倚著湘妃竹榻,玄色龍紋便袍鬆鬆垮垮地籠著身子,右手夾著的雪茄正簌簌落灰,左手捏著的金黃奏書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寂靜如蛛網般在屋內蔓延,唯有火盆裏木炭的劈啪聲時斷時續。鄭清璿垂手立在蟠龍柱旁,金絲楠木的涼意透過衣料沁入肌膚,讓他不自覺攥緊了袖中的拳頭。朱仲淵翻奏書的指尖突然一頓,檀木案幾被叩出清脆聲響:"小子,你覺得如今的大明,和你想象中的大明一樣嗎?"
    鄭清璿猛地抬頭,撞進帝王鷹隼般銳利的目光裏。"啊?陛下您這話是?" 喉結不安地滾動著,他瞥見朱仲淵指間的雪茄明明滅滅,在龍紋袖擺投下跳動的暗影。
    "但說無妨,你的底細,朕早已了如指掌,恐怕就連你父母,都沒有朕知道得多。" 朱仲淵將奏書隨意甩在案上,起身時袍角帶起一陣勁風,案頭鎮紙壓著的密折被掀起一角,露出 "鎮國公府" 的朱批。
    “陛下是何時知道的?”
    鄭清璿看向了朱仲淵,印入他眼簾的是與之前別無二致的朱仲淵,這皇帝老兒依舊和剛才一樣動作神態沒有一絲變化。
    鄭清璿感覺後背已被冷汗浸透,貼在蟠龍柱上的掌心也濕漉漉的:"陛下是何時知曉的?"
    "大概是幾年前。" 朱仲淵踱步至落地長窗前,推開嵌著螺鈿的窗欞,夜風卷著桂花香灌入屋內,將檀香攪得支離破碎,"錦衣衛的折子寫得有趣 —— 你周歲抓周,不碰筆墨算盤,獨獨攥著個鐵皮打火機不放。" 他突然轉身,燭火在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昭宗皇帝臨終前,總在病榻上呢喃 " 內燃機 "" 互聯網 ",說什麽 " 後世子孫要開著鐵鳥飛上天 "。"
    鄭清璿的瞳孔猛地收縮,隻聽朱仲淵輕笑一聲,指腹摩挲著窗欞上的螭龍紋:"從懿宗起,錦衣衛尋了一萬零三百二十一人,有人能背《天工開物》,有人會算圓周率。可唯有你......" 帝王突然逼近,雪茄的辛辣氣息撲麵而來,"會畫連工部那群老頑固都看不懂的圖紙。"
    鄭清璿後退半步,後腰撞上案幾,青瓷筆洗裏的狼毫被震得簌簌作響:"陛下,小子確實來自昭宗所言的二十一世紀。"這位穿越老前輩還真是夠折磨人的,自己死了也不讓後人安生,如今的狀況即便是他想“猥瑣發育”,但一天之內被兩個人認出自己是穿越者這回事,留給他的選擇也隻剩下來坦白二字。
    “果然如此,不枉朕派人從倭地將你拉到京城來。如何這個大明和你認識的大明有何區別?”
    鄭清璿在自己心裏歎了口氣,“陛下這個大明與小子認識的那個大明不同,小子認識的大明應該早就亡在昭宗皇帝時期才對,清人入關後先後滅了大順與大明統一了神州,隨後於1840年被英吉利人用炮彈轟開了國門,開起來神州持續了一百餘年的黑暗曆史......”說到這鄭清璿皺了皺眉,內心不覺一痛。
    “陛下的大明很好,比小子認識中同時期的滿清要好上許多。”
    “小公子還真是實話實說啊,可以詳細說說小公子口中的那黑暗的一百餘年嗎?”
    “清軍於1644年入關後頒發第一次的“ 剃發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 剃發令”,遂趁勢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發令”,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進行剃頭,削發垂辮,不從者斬。這便是所謂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後剃發令還是遭到江南的百姓們繼續抵抗,於是清軍對嘉定的老百姓進行三次屠殺,就是嘉定三屠。此外,文字獄古來有之可以追溯到曹魏時期,而清朝時期文字獄尤為興盛。文字獄是打擊異己分子,鎮壓對自己統治不利的思想言論而製造的一些因言論而獲罪的案件。縱觀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順治,乾隆時期最甚。順治帝施文字獄7次,康熙帝施文字獄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獄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獄130多次。”鄭清璿頓了頓,搖了搖頭想要將那些複雜的心情甩出腦海卻怎麽也甩不出去。
    “1931年倭人發動了侵華戰爭,占領了東三省,1937年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麵爆發,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戰,倭人在大規模的屠殺,連婦女兒童和老人都不放過,甚至是發動了旅順、南京等地的大屠殺事件,震驚世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豈有此理!”
    朱仲淵打斷了鄭清璿想要繼續說下去的話,他手裏夾著的那根雪茄此刻早就被他扔在地上,臉上一陣紅一陣綠。
    “他滿清,何來的膽子?他倭人何來的勇氣?朕明日便要下旨,屠!他們屠了朕的百姓,朕也要屠了他們的百姓!當初武宗就不該心軟!就該殺光那群倭人!”
    “陛下......小子認為,如今這個世界已經不可能發生那樣的事情了。”鄭清璿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冷汗,古人說的沒錯,天子一怒浮屍百萬流血千裏。
    “說!”
    “如今明清劃江而治,倭地更是變為了大明的屬地,自然不可能出現像小子認識的倭人入侵了。”
    朱仲淵來回反複深呼吸了好幾遍才好轉一些,“小公子是在勸朕不要對倭人動手?”
    看著朱仲淵那張被氣的像煮熟的豬肝一樣的臉,鄭清璿的腦海裏閃過了美和子的臉。
    倭人有罪嗎?毫無疑問他們是有罪的,但是在這個時空的他們真的有罪嗎?在明國本土,民族歧視或許存在但是已經幾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倭地這種情況卻截然相反,在倭地生活的明人看不起這些比自己低一個頭“黃皮野豬”,倭人即使願意與明人相互協作得到的也隻是明人的欺壓,久而久之倭人也開始覺得明人自大妄為不願與明人生活。
    想要倭人爆發出戰鬥力,就必須要倭人對大明產生國家認同感。這是必要條件,如果倭人不對大明產生歸屬感,沒有對大明產生國家認同感,倭人永遠隻會是倭人,永遠也無法融入大明的版圖。
    “依小公子之見,朕應該怎麽做?”
    朱仲淵的手指來回敲擊著桌子,眼睛死死盯著鄭清璿。
    “小子認為,現如今對倭地最好的管理方式,第一、約束部署在倭地的軍隊。第二鼓勵倭人與明人通婚。第三、結束對倭地的商品傾銷,與軍事化管理,將倭人與明人視為同等存在看待。第四、允許倭人參政但主導地位依舊掌握在明人手裏。”
    說著鄭清璿咽了咽口水,長時間講話導致其喉嚨此刻有些微微的疼痛感。
    “嗬嗬,那朕問你,若是倭人反叛該如何處理?若是倭人趁機奪取政權,導致大明丟失倭地,又該如何?鄭小公子,你還是太年輕了。”
    “陛下!小子確實年輕,但風險與機會同等啊!”
    “此事不得再提!”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