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德國人

字數:2422   加入書籤

A+A-


    應天府
    “陛下,德意誌的使臣請見。”
    “嗯,讓他們進來吧。”
    朱仲淵坐在書房裏,手裏拿著今日內閣遞交上來的奏折。
    自1809年改革以後,明國皇帝不再對國家的所有事務具有絕對的主導權,所有國家事務必須在內閣商議通過以後上交到皇帝手中,經由皇帝批複蓋章後轉交內閣,內閣在得到皇帝的意見後再進行一次討論,最後內閣第二次蓋章通過此事。
    不過如果此事與戰爭有關,那麽就另當別論了......
    “拜見明國大皇帝!”沒過一會,書房裏一個高直的鼻子、長型的臉龐、深陷的眼窩的男人像中世紀的騎士一樣單膝跪地,腦袋向朱仲淵微微垂下。
    “貴使不必如此,快快請起。”朱仲淵的臉上浮現了出來一絲“商業假笑”,“萊因哈德先生貴國此次可是有要事相求?”
    “不瞞明國大皇帝,我國對於近日明國所在執行的‘魚鷹’計劃抱有著極大的興趣,我國希望能與明國一起來更深入地探究科學界的奧秘。當然,研究成果歸兩國共有。”
    近日萊因哈德收到了來自柏林方麵的消息:德皇想要他在明國收獲到更多的關於其“魚鷹”計劃的細節,如果能夠讓德意誌人參與到其中那麽就再好不過了。不過僅僅隻是因為這個,萊因哈德也不會親自來找朱仲淵,因為在《遠東共同防禦協定》中白紙黑字寫好了的:德意誌帝國與明帝國在國際科研中有必要向對方無遮攔的顯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並與對方分享。
    這種事,萊因哈德隻需要向明國的禮部發出外交要求即可得到關於“魚鷹”計劃的大部分情況,而這種情況也足夠其拿去到國內交差了,但是時間越是拖得久,萊因哈德以及一些從德意誌調派到明國的軍官的內心中隱隱感到了一絲不對勁:
    明國對於這個“魚鷹”計劃的保密性實在是太好了,如果不是出於《遠東共同防禦協定》導致明國不得不對德意誌人提前說明了這件事,否則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發生。
    隻見朱仲淵微皺眉頭,右手捏著下巴,眼神有些飄忽不定,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麽,並未立刻回應萊因哈德的話語。而萊因哈德則一臉期待地望著他,稍作停頓後便接著說道:“尊敬明國大皇帝,我國對於能與明國建立起長久且穩固的合作關係可謂是翹首以盼!尤其是在科學領域這一方麵,我國更是期望能夠與明國攜手並肩,共同站在人類探索未知的最前列。”
    聽到這話,朱仲淵先是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但那笑容很快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陣幹笑。隻聽得他“嗬嗬”兩聲之後,邁步向前走去,伸手輕輕地將依舊單膝跪地的萊因哈德拉了起來,並開口說道:“嗬嗬,貴使您可真是會開玩笑!想我大明帝國與貴國向來都是親密無間的盟友之邦嘛。既然身為盟友,若彼此之間不能做到坦誠相待、知根知底的話,那又怎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盟友呢?”說罷,朱仲淵微笑著拍了拍萊因哈德的肩膀,目光中透露出一種意味深長的神色。
    “明國大皇帝說的是。”
    想要在19世紀末手搓出一台俯衝轟炸機的難度不亞於怎麽在21世紀手搓出一發火箭。當然前提是得有那些資源供你揮霍。
    在送走工部那群老瘋子後,鄭清璿終於是有時間閑下來了。
    他將剛剛胡亂放在桌上的草稿紙捏成一團丟進了垃圾桶裏,開始收拾起因為剛剛的討論導致一團亂的桌麵。
    說句實在話,當麵臨選擇時,鄭清璿腦海裏率先浮現出來的並非是俯衝轟炸機,反倒是想著能否仿照“蚊”式轟炸機那般模樣,造出一架以木頭作為基礎架構的轟炸機來。畢竟,這種木製結構的飛機有著獨特的優勢,不僅輕便靈活,而且原材料相對容易獲取。然而,要想真正實現這一構想卻絕非易事。盡管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去解決諸如飛機發動機、材料以及無線電等一係列棘手難題,但接下來還有一個更為關鍵且難以攻克的問題擺在麵前——怎樣才能確保投放出去的炸彈精準無誤地落在預定位置並成功引爆呢?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投彈器了。對於鄭清璿而言,這玩意兒他僅僅隻是在前世瀏覽貼吧的時候偶然間瞥見那麽一眼而已。僅憑著如此短暫而模糊的記憶就要將其完整地仿製出來,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難度之大超乎想象,幾乎等同於讓一個從未接觸過高等數學的人立刻去解一道複雜的微積分方程一樣不切實際。因此,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鄭清璿最終還是無奈地在內心深處否決掉了這個看似誘人實則充滿荊棘的念頭。
    這麽一對比,優勢就很明顯了。
    但是即便如此,想要手搓出來這麽一台俯衝轟炸機的難度也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就能解決的。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