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燃燒舊世界的火

字數:1881   加入書籤

A+A-


    1906年的明帝國在凜冬中點燃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焚向作坊主——《工價與工時管製法》規定"凡雇工超八小時者,每刻罰明元1分"。
    第二把火灼烤太醫院——根據德國的《醫療保險法》而編纂的《醫療救助法》。資本必須為手下工人提供醫療服務和疾病津貼,以保障工人在生病時能夠得到基本的醫療照顧,減輕其因疾病導致的經濟負擔;
    第三把火直接燒毀了史官的體麵——《江北見聞錄》被印進教科書時,編纂者特意在崇禎罪己詔旁批注:據《甲申紀事》載:崇禎十七年南京人市,幼童價不及一鬥米。
    滿清軍機處急遞的密奏裏寫滿了"自毀綱常",柏林方麵、維也納方麵、倫敦以及巴黎方麵卻為此爆發激烈辯論,至於聖彼得堡?他們正被手裏的革命鬧得根本沒有心情去看別的國家,又怎麽會注意到自己遠東最大的敵人也是盟友的改變呢?而應天府的茶館中,老匠人抿著茶沫笑道:"咱們陛下這是...把祖墳刨了給大夥種紅薯呢!"
    倫敦《經濟學人》驚呼這是"東方社會主義的誕生"
    此時遠在芬蘭庫奧卡拉的“瓦薩”別墅中,一個身材中等一頭淩亂深色頭發留著整齊的短胡須麵容消瘦的中年男人看著手中的《遠東通訊》中有關於遠東明帝國的改革不免笑了,他的手指下意識敲打桌麵。
    “這是戴著絲綢手套的鐵拳,資產階級的工時工價立法不過是為了更加高效地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就這點而言,朱氏家族要遠比羅曼諾夫家族聰明得多得多。”
    他這麽笑著放下了手中的《遠東通訊》。
    娜傑日達·康斯坦丁諾夫娜·克魯普斯卡婭聞言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將手中泡好的咖啡放到了男人麵前,“伊裏奇同誌,我想這是帝國主義向無產階級的讓步,我們需要多與遠東的同誌交流有關這方麵的事,雖然明帝國是最早立法準許工團存在的國家,但這樣的讓步並不能讓我們停下。”
    “克魯普斯卡婭同誌,你的說法並沒有錯,我想我們的下一站不再是倫敦,而是應天府了。”弗拉基米爾·伊裏奇·烏裏揚諾夫輕輕笑著,“看來我們必須要去遠東看看在那裏的同誌了。”
    窗外的芬蘭灣正泛起冰裂的脆響。"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麽嗎?"伊裏奇突然用鉛筆戳穿報紙上明帝的肖像,"這些改革就像是摻了鴉片的伏特加——能讓無產階級忘記革命的滋味,這會讓西歐工人覺得,不用革命也能過上好日子!"
    克魯普斯卡婭默默調暗煤油燈。光影搖曳間,報紙頭條"東方社會主義"的字樣在牆上投下巨大陰影,宛如1905年冬宮廣場上的騎兵輪廓。
    "但伊裏奇同誌,"她遞過糖罐時輕聲道,"如果連明帝國都能允許工團存在...或許我們該重新評估資產階級的韌性?"
    伊裏奇突然大笑,笑聲驚飛了窗外的寒鴉:"所以更要去應天府!去看看這個——"他抖了抖報紙,恰露出背麵滿清譴責的報道,"能把"祖墳變紅薯田"的帝國中到底藏了多少真家夥!"
    窗外,一隻寒鴉掠過冰麵。兩千公裏外,布隆施泰因的雪橇正碾過西伯利亞的凍土,他懷中報紙上"明帝國工團"的字樣,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中依然發燙。他聽著身邊和他同樣因沙皇政府鎮壓而被逮捕的蘇維埃同誌講著在遠東發生的改革,心裏產生了一絲異樣的感覺。
    我必須得去遠東看看這個古老的帝國,有關於無產者的改革。
    他因凍傷的手指攥緊報紙,他突然意識到——東方這座"活化石"的裂縫裏,或許藏著點燃整個舊世界的火種。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