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亂局
字數:2903 加入書籤
1913年12月16日 早10點
距離清軍的上一條消息才過去十天的時間,下一條消息就隨之而來:
叛軍已經占領了整塊東北,永寧調遣了部分江北駐守的八旗師北上與叛軍作戰。
這個消息對於明帝國來說毋庸置疑是致命的,主戰派軍官列如陸軍總司令戚雲川不止一次向內閣請示:現在是發動北伐最好的時機。而主和派例如:中立發展黨與保守黨也因此瘋狂了,他們表示可以適當的在江北發動一些進攻,但要在英法的容許條件之下,以此來避免一場全麵戰爭。
鄭清璿聽著這些爭論,嘴角微微上揚。他站起身,走到牆上掛著的地圖前,手指輕輕劃過江北地區。窗外的寒風呼嘯,吹得窗欞作響。
“長江水電站已經於去年四月完工...”鄭清璿的手指微微劃過長江,一路順著長江往下,“這場戰爭...我準備了這麽多年的戰爭距離開始隻剩下了幾個月時間...”
就在這時慕容柔嘉拿著一份急電闖入了房間內,她的發鬢因為著急而流出的汗水站在了她的額頭上,“少爺!江北急電!叛軍已經入關了!”
鄭清璿接過電報,目光如炬。電報上的字跡清晰可見:山海關門大開,叛軍主力正向京城方向推進。
他將電報輕輕放在桌上,眼中閃過一絲冷意。窗外的寒風更加凜冽,吹得窗欞發出"咯吱"的響聲。
“德國人那邊呢?”鄭清璿語氣冰冷,恰如外麵的冬雪。
慕容柔嘉點了點頭,其腦袋後麵的馬尾在空中劃過一個漂亮的痕跡。“德國人派遣了其北海艦隊來協同我們的演習。”
鄭清璿點了點頭便沒有再說話。
北海艦隊嗎?威廉二世好大的手筆。
鄭清璿正要開口說些什麽時便被門外的敲門聲打斷了。
1913年12月16日 早8點 英國倫敦
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爵士站在窗前,望著倫敦陰沉的天空。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份來自遠東的急報,那是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發來的電文。
"叛軍入關..."格雷爵士喃喃自語,隨手拿起桌上的雪茄,卻遲遲沒有點燃。遠東的局勢正在急劇惡化,這讓他感到不安。清廷的軟弱無能在意料之中,但明帝國的態度卻讓他捉摸不透,最讓他在意的俄國態度也未免有些太曖昧了。
俄國人...他們到底想要什麽?
1913年12月16日 早9點 法國巴黎
法國總理路易·巴爾圖正在愛麗舍宮的會議室裏來回踱步。他的麵前擺著一份來自遠東的電報,上麵詳細記錄了清廷與叛軍的最新動態。房間裏彌漫著濃鬱的雪茄煙味,幾位內閣大臣正襟危坐,神情凝重。
"諸位,"巴爾圖停下腳步,轉身麵對眾人,"明帝國的態度令人費解。根據我們駐應天府的情報人員傳回的消息,他們似乎在為一場大規模戰爭做準備,但是又不像是一場大規模戰爭,更像是一場大規模軍事演習。"
率先開口的是外交部部長泰奧菲勒?德爾卡塞,"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德國因素。"德爾卡塞站起身,走到掛在牆上的歐洲地圖前,“德國人的北海艦隊現在怕是已經駛出了蘇伊士運河朝著遠東而去,英國人的態度也很曖昧。”
巴爾圖深吸一口氣,煙霧在他周圍形成一圈淡淡的霧氣。“諸位,我們現在或許將不得不考慮最差的情況,即戰爭。”
1913年12月16日下午2點 德國柏林
德皇威廉二世站在禦花園的陽台上,凝視著遠處灰蒙蒙的天際線。他的獨臂搭在大理石欄杆上,手中握著一份來自遠東的電報。寒風吹動他的軍裝,金色的肩章在暗淡的天光下閃爍。
"有趣,真是有趣。"他輕聲自語,嘴角浮現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位霍亨索倫家族的繼承人轉身走進溫暖的會議室,普魯士軍部的將領們已經等候多時。
法國人和英國人都還沒弄清楚現在的遠東局勢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但是德國人作為明帝國的盟友卻是已經拿到了第一手的消息:明帝國還不準備發動一場戰爭,他們隻是想軍事演習,並隆重邀請了德國。
威廉二世的目光掃過了在座將領的臉龐最後落在了總參謀長法金漢的臉上。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我的帝國總參謀長,您對遠東局勢是怎麽看的?我們的盟友有十足的把握擊敗他們的宿敵嗎?”
法金漢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陛下,從軍事角度來看,明帝國的準備工作確實做得很充分。他們這些年在軍備上的投入,我們都看在眼裏。但是..."
“英法俄大態度在這次遠東局勢中也很重要,他們不得不考慮這些因素。”法金漢不緊不慢的說著,“當然,除非英法俄已經做好了像1890年那樣重新打斷我們盟友收複故土的脊柱。”
這樣的話明顯逗笑了在座的高級軍官。
威廉二世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他走到掛著世界地圖的牆前,目光在遠東和歐洲之間來回遊移。“我親愛的將軍們,我們必須要準備好一場戰爭,一場為我們的盟友而戰的戰爭。”
“我們不能期待他們為我們而戰,隻有我們為他們而戰時,才能期待他們在戰爭中為我們爆發出的戰鬥力。”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