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占領區

字數:4513   加入書籤

A+A-


    各國戰線就這樣詭異的平穩了下來。
    在遠東明清兩國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明軍在朝鮮半島必須積攢力量為未來發動的徐州會戰做準備,而三秦地區也需要北山收複延安府、榆林、綏德洲三地,而清軍呢?一方麵是在依靠徐州以及黃河修築徐州黃河防線,也需要在召集更多的新兵來填補在黃州以及潼關戰役中損失的部隊。
    在歐洲,德軍和奧軍包圍住了俄軍在波蘭突出部整整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徹底吃下這一個集團軍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在巴爾幹地區,因為沙俄對德國戰略認知的錯誤俄國人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在法國)以及奧軍在德軍的幫助下,兵鋒已經抵在了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在歐洲西線,法國人的進攻在德軍防線上幾乎可以視作什麽都沒發生,而法國人卻為此賠進去近一個集團軍的兵力,這直接宣布了法軍17號計劃的失敗。
    在這場戰爭的迷霧中,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正在悄然醞釀——華沙,這塊德軍充滿期待的地方,其道路交通與拿破侖時期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德軍的補給線在泥濘的波蘭土地上艱難延伸,德軍不得不放棄通過鐵路來運輸補給轉為最為原始的方法,即通過人力畜力來保證在維斯瓦河東岸的德軍補給,一旦這些補給送不到這些德軍的手中那麽整個維斯瓦河東岸將被俄軍形成一個反包圍網。
    與在歐洲的德軍一樣,遠東的明軍也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當地民眾,特別是他們拿下的安徽以及部分河南地區反對明帝國的統治。
    這樣反對的聲音主要來自於當地的士紳集團,特別是那些僥幸活下來的當地富豪——他們本以為自己被“回歸”明帝國後將會向那些江南的資本巨頭一樣,區別隻不過是換個政府交稅而已,而明帝國要的卻是他們最為核心的工廠與土地,這些他們祖祖輩輩傳下的東西。
    “韃子走,漢匪來~”
    民間傳出了這樣的民謠。
    民間百姓很快就認可了這樣的謠言,即便明軍並沒有對他們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但清廷長期的仇南教育還是給他們帶來了影響。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應天府的國家議會大樓,鄭清璿看著手中的報告以及前兩天錦衣衛遞交上來的報告發愁著,殺了這些人?那麽接下來整個中原怎麽辦?總不可能明軍到哪兒就把那些士紳全都掛在路燈上吧?如果是托洛茨基坐在這,那麽他一定支持鄭清璿現在的想法,但這是不可能的。
    先不談這是否會引起那些中原士紳的反彈導致明軍將來的進軍更加難受,就單說要處置這些人就不得不將大量的部隊收回這些土地上成為憲兵。
    鄭清璿將報告扔在桌上,站起身來走到窗前。不過這個煩惱倒是沒有困擾他很久,因為他找到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士紳並不能代表百姓的最終想法,這些百姓想要的無非是一個更好的政府。
    “柔嘉,應天府大學能出多少學生?”
    鄭清璿思索片刻還是決定動用這些學生的積極性,不是將他們派上戰場而是將他們送進那些被明軍收複的土地上向那些大字不識的百姓講解明帝國的製度與明軍到這兒來不是壓榨他們而是解放。
    慕容柔嘉在書架上找了一會,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學生名冊,“應天府大學現有學生兩千餘人,若是加上帝國高等師範以及其他幾所學校,總數能達到五千人左右。”
    鄭清璿點了點頭,在桌前來回踱步:"讓這些學生組成宣講團,每個縣派遣五到十人不等。他們年輕有活力,又受過新式教育,最適合做這項工作。"
    "大人,這些學生大多來自江南富庶之地,讓他們去那些偏僻的鄉村......"柔嘉有些擔憂。
    "正因為如此才要派他們去。"鄭清璿停下腳步,“他們自詡愛國,現在到他們證明自己的時候了。”
    鄭清璿的決定很快付諸實施。幾天後,數千名年輕學生滿懷激情地踏上了前往中原各地的旅程。然而,現實遠比他們想象的要殘酷。
    在六安洲的某個偏遠山村裏,出身於帝國高等師範學校的薛明和幾個同學正艱難地向村民們解釋明帝國的政策。
    薛明站在破舊的祠堂前,麵對著一群神情冷漠的村民,喉嚨已經沙啞。身後的泥牆上,還留著"抗擊南寇"的陳舊標語。這是他第三次試圖解釋明帝國的土地政策,卻被一個老農打斷。
    "你們這些南邊來的娃娃,懂什麽?"老農咧嘴露出滿口黃牙,“你們這些明賊都是吃人不吐骨頭鬼!”
    人群中發出零星的附和聲。薛明注意到幾個年輕人正悄悄往祠堂外撤,他們的眼神中帶著明顯的敵意。他的同學王德全低聲道:"薛兄,我們今天還是先回去吧。"
    薛明雖然還想說什麽,事已至此他也沒有辦法。他知道今天這件事背後一定是有當地士紳的影子,但是薛明還想做最後一次努力:他伸手朝王德的手中接過了白糊與刷子,轉身將背後舊祠堂的“抗擊南寇”的標語糊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村民剛要為薛明的做法做出反應時,薛明從懷裏拿出來一張巨大的大字報貼在了牆麵上,考慮到當地的村民看不懂薛明轉身大聲說道:“因為戰爭帝國實行配給製,所有農產品需要上交隨後由再分配到大家手上!但戰爭結束後,凡帝國治下,所有農民皆可自由耕種土地,不再受地主盤剝!土地為國家公有不再自由買賣,若需要買賣土地需在上交材料後在政府公證下進行!所有農民稅收根據其自身經濟條件計算後於每年年底向本地國家銀行分行自行交稅,其中的稅收會保證每一個人的手裏都留有餘錢過年和未來一年的生活......”
    沒等薛明把話說完,人群中便爆發了一陣陣唏噓聲隨後便是謾罵。
    “滾回南邊!”
    薛明感到一陣寒意襲來,他意識到情況比預想的還要糟糕。村民們的臉上寫滿了憤怒和不信任,有人甚至開始撿起地上的石頭。
    就在這時,薛明身邊的憲兵朝著天空放了一槍。槍聲在山穀中回蕩,驚起一片飛鳥。村民們下意識地後退了幾步,但眼中的怒火並未熄滅。
    “老子倒要看看你們那些個地主頭子的拳頭硬還是老子的子彈硬。”那名憲兵明顯是從前線被調下來的,手上沾過血,“不怕死的可以試試。”
    村民們麵麵相覷,漸漸散開了。
    那憲兵見人群沒有那麽激進撇了撇嘴,“媽的,這群軟骨頭就知道欺負你們這群學生,要老子說就要拿著槍指著他們,要麽交稅,要麽槍斃。前線將士奮力拚殺,這群蛀蟲在這兒和我們玩起捉迷藏了。”
    在六安洲,這些學生還算是克製的,無論再怎麽吵也並沒有爆發流血事件,但是在泗洲就不一樣了,泗洲才在上個月收複,其旁邊就是淮安城。
    泗洲城外幾個被戴上黑頭套的地主被憲兵強壓在地上跪成一排,在每一名地主的背後是一個持槍對準其後腦勺的憲兵。
    “打開保險!”
    "哢嗒"聲此起彼伏,憲兵們整齊劃一地打開了槍支保險。
    這些地主死的冤嗎?非要說的話冤,因為帝國要拿走他們的身家性命,但不冤嗎?那幾個被活活打死的學生算什麽呢?
    "準備!"憲兵隊長的聲音劃破了凝重的空氣。
    憲兵隊長的手高高舉起,幾個地主已經開始瑟瑟發抖,其中一個地主已經嚇得尿濕了褲子,在冒著熱氣。
    “砰!”
    聲音比那些黑頭罩上的血色更快映入台下觀眾的知覺當中,槍聲過後,一片死寂,血腥味混著火藥的氣息撲麵而來。民眾看著那幾具倒在地上的屍體,胃裏一陣翻湧。
    憲兵隊長收起手槍,轉身對著周圍的民眾高聲道:“這就是對抗帝國的下場,要是誰覺得自己腦袋比槍子硬的,可以試試,帝國不介意把前線的部隊調回來和你們玩捉迷藏。”
    憲兵隊長那句“要是誰覺得自己腦袋比槍子硬的,可以試試”像塊冰砣子一樣砸進圍觀民眾的心坎裏。
    沒人敢說話,更沒人敢亂動,一個個跟泥雕似的杵在那兒,有幾個膽小的,或者胃淺的,已經彎腰扶著牆角吐得稀裏嘩啦了。
    “老子最後好心和你們說一句,農民把糧食交上來,帝國會保留能夠保證你們生存的餘糧,戰後土地歸國家所有,任何土地買賣都需要在政府的見證下進行,你們對土地隻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憲兵隊長沒好氣的擺了擺手示意憲兵將那幾具屍體掛在城門口,“投敵者,格殺勿論,膽敢像這幾個亂臣賊子殘害國家人員的一律槍斃。”
    喜歡明1914請大家收藏:()明191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